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8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1周期新辅助化疗,参照组实施2周期新辅助化疗,两组化疗结束后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1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强放射治疗的方法可能更有利于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且此种方法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院就诊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入选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麻醉,常规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不同时段镇静、疼痛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T2、T3、T4、T5同期,研究组Ramsay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MAP和HR水平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0.54%(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且兼具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安全性可靠,值得作为椎体后凸成形术常规麻醉方案予以普及。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D2根治术淋巴结获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收治的319例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00例未行新辅助治疗、直接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设为直接手术组,88例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设为新辅助化疗组,31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设为新辅助放化疗组。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3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比较。肿瘤分期参照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指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精确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结果:3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比较:直接手术组患者术后病理学T分期中T0期、T1a期、T1b期、T2期、T3期、T4a期、T4b期例数分别为0、2、10、24、99、58、7例,新辅助化疗组分别为5、1、2、11、41、26、2例,新辅助放化疗组分别为5、1、2、8、10、4、1例。直接手术组患者术后病理学N分期中N0期、N1期、N2期、N3a期、N3b期例数分别为56、41、34、47、22例,新辅助化疗组分别为29、17、27、10、5例,新辅助放化疗组分别为18、10、2、1、0例。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新辅助放化疗组患者有脉管癌栓分别为124、43、6例,无脉管癌栓分别为76、45、25例;淋巴结检出总数分别为31枚(15-87枚)、30枚(15-62枚)、21枚(15-36枚);淋巴结转移数目分别为3枚(0-39枚)、2枚(0-37枚)、0(0-7枚);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2%(0-91.3%)、7.7%(0-78.7%)、0(0-30.4%)。3组患者术后病理学T分期、术后病理学N分期、脉管癌栓情况、淋巴结检出总数、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多西他赛和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分析该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计50例,2015年6月~2016年6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区域,并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多西他赛和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同步调强适形放疗。分析组间患者的化疗前后GTVnx、CTVnd体积变化、近一年患者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化疗后GTVnx、CTVnd体积变化与近一年患者总生存率数据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但研究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予以多西他赛和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施以同步放化疗的效果,并比对应用序贯化放疗方案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10月筛选样本,入选60例,为我院收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盲选抽签法分组后,对照组(30例)施以序贯化放疗,实验组(30例)施以同步放化疗,比对组间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0.00%)相比对照组(66.67%)要高(P<0.05)。实验组的FEV1(2.12±0.26)L、FEV1/FVC(63.45±5.27)%、FVC水平(2.45±0.36)L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方案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可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