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缩短PICC门诊患者维护等候时间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围绕‘缩短PICC门诊患者维护等候时间’制定方案,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关措施,对实施前后缩短PICC门诊患者维护等候时间进行比较,并对实施前后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维护等候时间、门诊预约率以及维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有利于缩短PICC门诊患者维护等候时间,提高患者门诊预约率以及对维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PICC 门诊患者 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收取的96份标本进行离心,后采用干化学法检测浓度。将所有标本式两份,分别置于在室温和3℃冷藏条件下。观察对比室温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和180min状态下的血氨浓度。结果室温状态下放置30min,溶液浓度与0h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放置30min以上,溶液浓度数值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与0h浓度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冷藏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的血氨浓度与0h血氨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120min以上检测的血氨浓度数值与0h浓度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在30min内完成检测。如不能及时检测,可放置于3℃冰箱内冷藏,于120min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温度 血氨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血糖检验中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清晨空腹抽血,选择最佳的血标本,测定血标本在放置1h、2h、3h、4h与5h的变化情况。结果2h后,血标本的检测值开始持续降低,放置时间越长,血糖下降浓度的百分比越小。结论血糖检验中,血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准确血糖检测数据出现的时间为2h。

  • 标签: 血糖检验 血标本 放置时间 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留居高原不同时间官兵胆红素、血脂和酶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将140名官兵按留居高原时间分为组1(0.5-1年,n=50)、组2(2-4年,n=30)、组3(5-10年,n=30)、组4(>10年,n=30)。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结果:组1和组2比较,组3和组4T-Bil显著下降(P<0.01)、TC增高(P<0.05);与组4比较,组1CK显著增高(P<0.01);与组1比较,组4AST增高(P<0.05)。D-Bil、TG、HDL-c、LDL-c、LDH、ALP、γ-GT和ALT在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Bil减低和TC及AST增高,可能与留居高原罹患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CK增高可能与新进高原乏氧及体能训练强度有关。

  • 标签: 高海拔 胆红素 血脂 血液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检验仪器进行校准后,随机抽取5支血常规标本标准品将其编号1——5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匀后分别静置0秒、10秒、20秒、30秒、40秒,并分别进行10次检验,对5份血常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混匀后静置时间为0秒的血常规标本RBC、Hb、WBC及PLT检验结果均值最低、变异系数最大并且与靶值的偏差最大;混匀后静置时间为10秒和20秒的血常规标本,其RBC、Hb与靶值最为接近,偏差最小并且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混匀后静置时间为30秒和40秒的血常规标本,其RBC、Hb均值增加,同时与靶值偏差增加;WBC及PLT在血常规标本混匀后静置时间为10秒至40秒之间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与靶值的偏差均不存在明显变化。结论将血常规标本混匀后静置时间10秒或20秒,RBC、Hb、WBC及PLT参数最稳定,其变异系数和偏差最小,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推荐将血常规标本进行混匀后静置10秒至20秒再进行检验。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临检前 混匀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且使用缩宫素引产孕妇21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时间引产将孕妇分为四组,A组(破膜后≤6h缩宫素引产)56例、B组(破膜后7~12h缩宫素引产)54例、C组(破膜后13~24h缩宫素引产)53例、D组(破膜后>24h缩宫素引产)52例,比较引产效果。结果随着引产时间延长,顺产率、引产成功率和用药宫颈Bishop评分逐渐降低,其中D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A、B、C三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引产时间延长,剖宫产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和产程时间逐渐增加,其中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A、B、C三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不同时间引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破膜后24h内引产有助于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减少临产、分娩及其产程时间

  • 标签: 足月妊娠 胎膜早破 引产 宫缩素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手术诊疗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康复,在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股骨间粗隆骨折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髁骨折应用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8例肱骨髁骨折患者。参照组应用中医手法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7.96%比参照组77.55%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参照组18.3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Mayo以及ROM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髁骨折应用中医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用的方法,效果理想,对机体产生的并发症较少,而且利于患处愈合,降低经济费用,缓解肿痛。

  • 标签: 中医手法 肱骨髁间骨折 中药内服外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早期护理。方法选择32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做好术后早期护理及相关记录与分析。结果31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0岁,术后3~5d,患肢肌力接近健侧,术后7-14d无负重站立。住院时间9~22d,平均15d,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红肿。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经PFNA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效果明显,能早期获得较好的功能锻炼,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胺碘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015年在本科室接受腹部手术后罹患胃瘫综合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护理组(n=15)以及对照组(n=15)。心理干预护理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鼓励,心理辅导,音乐及腹部按摩等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则仅接受包括留置胃管,禁食水,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在内的常规治疗。评估两组护理措施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恢复胃功能的时间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组的抑郁得分明显减少,通过护理措施干预的变化心理干预组也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的胃功能恢复时间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术后胃瘫综合症患者抑郁状态,同时缩短了胃功能恢复的时间

  • 标签: 胃瘫综合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情况,从而指导血站科学动态库存,保障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40名健康献血者,以采血顺序为依据将所选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分成Ⅰ、Ⅱ、Ⅲ、Ⅳ四组,Ⅰ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1天进行检测,Ⅱ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二周14天进行检测,Ⅲ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三周21天进行检测,Ⅳ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第四周28天进行检测,对三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的RBC-C3b水平、RBC-SOD水平低于Ⅰ组,而RBC-IC水平、IL-8水平更高(P<0.05)高于Ⅰ组;与Ⅱ组相比,Ⅲ组RBC-C3b水平、RBC-SOD水平更低,而RBC-IC水平、IL-8水平更高(P<0.05),Ⅳ组与Ⅲ组相比,RBC-C3b水平、RBC-SOD水平降低更明显,而RBC-IC水平、IL-8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伴随血液储存时间延长血液中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将会降低,且随着保存期的延长,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下降速度更快。因此为保障临床输血治疗的效果,血站应在保障有充足血液供应的同时做好动态库存监测与采集补充,尽可能控制血液库存运转周期在3周以内。临床输血也需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对输血治疗的要求,选择比较合理存储时间的血液,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储存时间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缩短眼科住院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病患87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住院治疗的4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比离院等待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离院等待平均时间明确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大幅缩短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医院整体更加满意。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离院等待时间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RRT在治疗重要脏器衰竭中延长滤器使用时间的作用。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收治的80例重要脏器衰竭患者,每组40例,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接受CRR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肝肾功能、滤器使用时间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滤器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且P<0.05。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CRRT在治疗重要脏器衰竭中其优势更为突出,患者肾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可延长滤器使用时间,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脏器衰竭 CRRT 滤器使用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在不同时间米索前列醇,对二次剖宫产病人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之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病人118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38人(术中、术后使用缩宫素);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手术之后在病人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病人在手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甲、乙、丙三组病人术中、术中、术后2小内、术后天内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概率。结果丙组术中、术后2小内、术后天内的出血量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病人术中和术后2小内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P<0.05);乙组病人术后2小内、术后天内出血量明显低于甲组(P<0.05)。丙组病人产后发生出血率为5.00%,明显低于甲组23.68%(P<0.05)。结论手术中给予二次剖宫产病人服用米索前列醇的防治出血效果强于术后放置米索前列醇和常规使用缩宫素的用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术中 术后 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间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仅滴注时间不同。甲组每日次,每次60min,乙组每次120min,丙组每次180min。连续治疗5天为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丙组患儿症状缓解更快,其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与甲组和乙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乙组为6.67%,丙组为13.33%,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上,阿奇霉素静滴速度过快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速度过慢,临床症状缓解较慢,效果不明显。故认为滴注时间为2小为最佳。

  • 标签: 阿奇霉素 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突型壁子宫肌瘤治疗中宫腔镜联合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内突型壁子宫肌瘤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行宫腔镜联合超声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给予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选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手段治疗内突型壁子宫肌瘤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 标签: 宫腔镜 超声 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60例并经过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0组患者手术时间在30~9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50±8.2)min,手术切口大小在5~7cm之间,术中出血量在45~100ml之间,住院时间11~15d,平均住院时间(13.2±1.2)d;此外,通过出院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在出院后5个月内均痊愈,愈合时间在12~18周,恢复期间均无深静脉血栓、髋内翻、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通过Harris评分发现,本组60例患者中,优33例,良22例,可5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在临床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方式的实施,具有着突出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具有着优异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7年6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依次行内固定治疗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总疗效优于A组,并发症及出血量少于A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内固定治疗相比,人工关节置换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建议进步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老年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