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24小时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入室时、切皮时、取出胎儿时、术后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剖产疼痛感,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2月10日,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腰背疼痛缓解时间(6.21±1.25)d、住院时间(10.15±2.01)d优于对照组患者腰背疼痛缓解时间(10.45±0.26)d、住院时间(12.45±2.11)d(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综合干预在血吸虫病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血吸虫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4例单号者)与参照组(44例双号者),参照组在院期间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方案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较比参照组的25.00%有显著性下降,实验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血吸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相关并发症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划分成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有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但剂量不同,A组剂量为12.5mg,B组剂量为25.0mg,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血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子宫肌瘤体积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孕酮、血清促卵泡速、雌二醇以及促黄体生成素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即P>0.05;和A组比较,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小剂量和大剂量所获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小剂量明显要低,故在临床实践时尽量以小剂量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盆腔炎采用综合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对照组的盆腔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盆腔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波以及消炎栓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盆腔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方案的方法,在治疗妇科盆腔炎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之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94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依次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观察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2±5.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5.5分(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66.9±2.4分,高于对照组的46.5±2.7分(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可降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月1月收治的产妇73例,按照随机方法分成37例实验组和36例对照组,两组产妇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基于此配合产后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泌乳达标率和泌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护理后催乳疗效更好,且实验组产妇泌乳质量、产后泌乳时间和乳房肿胀疼痛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泌乳达标率91.89%,对照组产妇泌乳达标率72.22%,两组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对产后产妇进行产后乳房按摩,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改善产妇乳房的疼痛情况,提高乳汁的质量,可以加大临床推广应用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占62.5%;有效14例,占35.0%;无效1例,占2.5%;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6例,占4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4例,占35.0%;临床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值(13.1±8.5)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值(25.6±4.3)mmHg和心率下降值(16.98±9.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占62.5%;有效14例,占35.0%;无效1例,占2.5%;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6例,占4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4例,占35.0%;临床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值(13.1±8.5)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值(25.6±4.3)mmHg和心率下降值(16.98±9.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min步行距离、血压、心率及超声心电图指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无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佳;治疗后研究组6min步行距离、LVEF、FS、SV四项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早期治疗可显著缓解心衰、肺部感染症状,改善心功能,提升预后,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占62.5%;有效14例,占35.0%;无效1例,占2.5%;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6例,占4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4例,占35.0%;临床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值(13.1±8.5)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值(25.6±4.3)mmHg和心率下降值(16.98±9.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合并末梢神经炎病人应用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80例DIAB合并末梢神经炎病人,将80例病人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病人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40例病人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未实行治疗前两组病人血糖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实行相关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实行相关治疗后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DIAB合并末梢神经炎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能够防止疾病恶化。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取先后顺序,将前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剩下的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ST段下降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包括治疗显效率50.0%和治疗有效率45.0%),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包括治疗显效率35.0%和治疗有效率4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ST段下降次数和持续下降时间分别为(103.74±13.26)次和(265.04±14.74)s,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ST段下降次数和持续下降时间分别为(104.12±13.34)次和(266.87±14.28)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下降次数和持续下降时间分别为(37.82±4.78)次和(113.25±6.74)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下降次数和持续下降时间分别为(95.76±12.86)次和(203.34±13.56)s,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补气活血疗法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肌缺血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