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展性卒是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广义上包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卒,狭义上仅包括临床较多见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临床上进展性卒是指在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仍进展恶化的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往往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和理解住院治疗后卒仍然不断恶化,经常导致医疗纠纷,处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成为最令临床医务人员头痛的棘手情况之一.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损害 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进行性加重
  • 简介:在我国卒已成第二位致死性疾病,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升高[1]。人类对卒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中卒后发生尿便障碍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卒患者多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卒后可出现排尿中枢的损伤,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因病情需要或肢体瘫痪而卧床、制动,这些都是发生排尿障碍的原因。下面介绍一例卒后反复尿潴留的病例。

  • 标签: 卒中 反复尿潴留
  • 简介:好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研究显示青年人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年卒病因复杂繁多,主要的病因有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颈部动脉夹层、心源性脑栓塞、免疫性疾病等。现就青年卒的病因、危险因素予以综述。

  • 标签: 卒中 青年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报道:我国现有卒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200万人,即每12s新发1例卒;而每年因卒致死达165万人,即每21s就有一人死于卒,每年因卒致死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2.45%。

  • 标签: 卒中后认知障碍 疾病管理
  • 简介:目前正在进行的卒神经保护策略研究主要有白蛋白、镁和低温治疗等;一些有前景的神经保护剂如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Rd,GSRd)、突触后膜密95蛋白阻断剂NA-1(a20-aminoacidpeptide,Tat-NR2B9c)等的研究还在探索。神经保护研究的30年经历了由高潮到低谷再到新高潮的发展阶段,而未来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需注重:动物实验的严格设计,研究对象应从龋齿动物向灵长类动物转化,评价方法由行为评估向影像学评估转变;而整体研究范式应扩展到血管神经网络。

  • 标签: 卒中 神经保护策略 人参皂苷RD
  • 简介: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栓塞性卒(embolicstrokeofundeterminedsource,ESUS)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检索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患者,筛选其中符合ESUS诊断标准的为ESUS组,其他卒中亚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结果共检出初发急性缺血性卒1296例,筛选完成诊断ESUS必须检查项目患者200例,其中ESUS占46.5%(93/200例),大动脉硬化性卒26%(52/200例),心源性卒25%(50/200例),腔隙性脑梗死2.5%(5/200例),隐源性卒(cryptogenicstroke,CS)0例;ESUS患者卒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基本一致;ESUS患者94.6%(88/93例)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二级预防应用抗血小板治疗,而5.4%患者(5/93例)因梗死后渗血未应用抗栓治疗,所有入选ESUS的患者均未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抗凝治疗。结论ESUS作为新的卒中亚型在临床工作并不少见,临床应完善诊断ESUS所需的检查项目,提高其诊断率,进一步细化卒中亚型,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 诊断标准 筛查方法
  • 简介: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2010年会已于2010年2月23至26日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召开。会上来自波士顿的Polak教授在其最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族研究(Multi—EthnicStudyofAtherosclerosis,MESA)中报告了关于颈动脉内膜-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与卒的关系。

  • 标签: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美国心脏病协会 卒中协会 国际 无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  在美国,卒是男性也是女性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但性别差异究竟缘起何处至今还悬而未决.女性卒的发生一般要晚于男性,某些性别差异可能与此有关,但是,即使经过年龄因素调整,我们仍发现女性卒的预后要比男性差,如:女性较男性有更高的卒致残率,比男性更有可能在卒后需要护理和照料,在精神和智力方面功能缺损更严重.女性的特异卒危险因素包括:妊娠、口服避孕药以及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标签: 女性卒中 卒中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美国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将急性卒患者的血压控制在较高水平还是较低水平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急性卒时的脑血流与血压变化入手,参考2009年最新高血压及卒诊治指南的相关内容,结合近期循证医学证据,就急性卒早期降压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 血压 循证医学
  • 简介:肌电图(EMG)系临床诊断神经肌肉疾病所必需的检查手段,最常用的是针电极肌电图,有时还需进行以下较少使用的特殊方法,如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可记录单个肌纤维的电活动,通常可以记录到1~2条肌纤维的动作电位(AP);巨肌电图(macro-EMG),可记录肌肉轻收缩时整个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定量肌电图(qEMG),即去除多相波后计算平均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参数以获取更为准确的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从而提高肌肉疾病肌电图检查呈肌源性损害的阳性率。

  • 标签: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诊断 炎性肌病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肌肉 动作电位
  • 简介: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系指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的炎性反应。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抽搐、瘫痪等。病毒性脑炎常见,为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也可以是病毒感染诱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变态反应的结果。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电图 精神行为异常 自身免疫系统
  • 简介:  脑保护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特别是上个世纪后叶,随着各种脑损伤机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卒损伤机制的逐渐明了,给脑保护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卒是一类病因复杂的疾病,其损伤机制也十分复杂,而且往往是多种病因并存,这样机制的复杂化程度更高.这就给研究带来极为复杂的问题,例如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许多脑保护药物非常有效,而临床研究往往效果不尽人意.……

  • 标签: 卒中 神经保护 联合治疗
  • 简介:赫尔辛基青年卒中注册研究者对1008例15~49岁的首发卒患者进行的分析提示,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在40岁时明显增加,男性和44岁以上患者的卒危险因素明显较多。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卒中患者 青年卒中 危险因素 发生率
  • 简介:勃林格殷格翰卒研究奖设立的目的是鼓励青年医生从临床实践发现科学问题,并开展有助于促进未来卒治疗的研究项目(转化型研究)。资助的研究项目同时涵盖体内和体外的实验性研究.包括一些小型的临床研究,不接受大型的临床试验。本奖项要求各申请人能在一年期间取得有意义的成果.如果研究时间延长至2年,项目组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 标签: 卒中 实验性研究 发现科学 临床实践 青年医生 临床研究
  • 简介: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卒的一种重要病因。最常见的颈动脉狭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这种损害的发病机制包括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纤维蛋白,血小板和凝血酶。根据研究人群的不同,颈动脉窄占脑梗死病例的10%-20%。尽管经过选择的急性缺血性卒患者能够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成功的治疗并且其他实验性疗法已经展现出希望,但预防始终是降低缺血性卒中影响的最佳途径。高危或易卒患者能够被识别并以其为目标进行特异性干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明确的治疗靶点和座预防的支柱,有2种主要策略可以用于干预动脉狭窄的治疗。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纠正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来稳定或阻止预动脉斑块进展。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和高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和卒紧密相关,控制这些因素可能会降低斑块形成和进展的危险。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消除或减轻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重度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主要措施,但不属于本文的范围。在颈动脉狭窄的内科治疗,抗凝药即使有作用。业已证实,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减少危险因素能够导致颈动脉狭窄减少,颈动脉狭窄的内科治疗应该以减少危险因素,患者教育和应用抗血栓药物。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 药物疗法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
  • 简介:1我国卒疾病负担:形势严峻卒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且有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

  • 标签: 卒中 区域性 急救网络
  • 简介:20~40%的脑卒中患者,无论其此前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均可在卒中发生后出现高血糖,称为卒后高血糖(poststrokehyperglycemia,PSH)。PSH是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PSH能预测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卒中后高血糖 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卒患者康复如识知晓和接受康复治疗状况,为制订适宜的康复知识教育和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和成都5个城市社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964例卒患者康复知识知晓、接受康复治疗情况以及康复需求的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964例卒患者,325例(35.7%)社区卒患者表示接受过康复知识教育,仅有100例(10.4%)表示对康复治疗比较了解和很了解。714例(74.1%)患病后进行了住院治疗,294例(30.4%)住院期间接受过康复治疗,其中198例(20.5%)只接受过针灸治疗和按摩、推拿治疗,178例(18.5%)接受过运动疗法治疗。出院后,仅有250例患者继续接受康复治疗。不接受康复治疗的原因,“从来就不知道康复治疗”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5.2%。74.j%的患者表示如果社区医院能够提供康复治疗服务,愿意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现实却只有8,3%的患者出院后在社区接受继续康复治疗。结论我国城市社区卒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的状况总体较差。在社区人群建立康复宣传措施以及康复治疗计划非常必要。

  • 标签: 卒中 康复 社区 需求
  • 简介:手术操作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正常与不可逆损伤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神经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的区域。而在此区域内,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通常都是可以监测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损伤神经系统的操作或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可以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基于这种认识与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术神经监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系统功能 手术中 脊髓 神经外科患者 手术操作
  • 简介:目的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卒后癫痫发作及其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22例卒后癫痫发作患者分组:单次癫痫发作(随访至少6个月只出现1次癫痫发作)组26例,癫痫发作复发(卒后出现≥2次癫痫发作)组96例。观察患者的基础情况、卒的危险因素、卒的类型、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频次、治疗等情况与复发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卒的类型、卒危险因素、卒的部位以及脑电图改变在两组间无差异。晚发性癫痫发作、部分性癫痫发作以及接受治疗情况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Logistic多元回归提示晚发性癫痫发作是癫痫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比值比为5.628;95%置信区间为1.237-10.658,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较全面性癫痫发作患者更易复发,比值比为10.50,95%置信区间为1.55~81.97。结论晚发性癫痫发作是癫痫发作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倾向于复发。

  • 标签: 卒中 癫 危险因素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