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颅内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血流动力学和免疫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研究。IA的神经影像检查能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IA(AIA)。IA的神经影像检查是IA诊断的主要手段,也决定着采用何种治疗方案。IA的神经影像检查对减轻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及预防再破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广泛地开展IA的神经影像检查,尤其是在有IA家族史的人群中。IA的神经影像检查项目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选择。CTA具有无创、简捷、诊断率高等特点,应成为选择的重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易感基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除了对患者的危险性和住院等行使同意的“决策能力”评估外,精神卫生法对未来司法精神病领域的重要影响还包括对医疗决定争议的鉴定,以及监狱精神卫生服务。我们以目前全国人大审议中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相关规定为例加以梳理。

  • 标签: 精神卫生立法 司法鉴定 精神障碍评估 监狱精神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海绵窦上壁和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为手术提供解剖参数。方法16例(32侧)湿性成人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测。结果(1)93.75%眼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床突的气化率为12.50%,颈动脉床突孔和床突间骨桥的出现率分别为21.88%和9.38%。(2)颈内动脉沿垂体下1/3走行的情况最常见,占43.75%,垂体有15.63%的情况出现侧突。(3)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壁上的隆起率分别为53.13%和81.25%。结论(1)经上壁入路可暴露海绵窦内绝大部分结构,对颅神经损伤的危险较小,同时应注意该区域的骨质变异。(2)在经内侧壁的手术中,颈内动脉的显露、移动和保护十分重要。

  • 标签: 海绵窦 上壁 内侧壁
  • 简介:近年来,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和心脏疾病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干细胞的存活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干细胞活体示踪成为可能,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临床和实验中常用的分子影像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本文即对以上成像方法在干细胞活体示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 标签: 分子影像学 干细胞移植 荧光抗体技术
  • 简介:在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学术思想指导下,经过近二十年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和临床实践,发现花生叶"昼开夜合"――与人体寤寐有共同物质基础,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立从肝论治法新观点,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康复、预防,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新经验,树立正确对待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疾病治疗、康复和预防的科学观点。

  • 标签: 天人相应理论 昼开夜合现象 失眠症
  • 简介:目的:探讨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联性。方法:将137例失眠患者辨证分型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5种证候类型,采集一般资料并评定HAMA、HAMD,分析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出现频次最多,占38.0%;肝郁化火型及心虚胆怯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高;肝郁化火型与心脾两虚型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失眠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失眠症 中医证候 焦虑 抑郁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Livin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分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在41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Livin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41例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7.8%(P〈0.01)。Livin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与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否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Livin与胶质瘤病程发展、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胶质瘤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的,瞄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成人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急性梗死病灶的分布特征。结果八组27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7.1±11.9)岁(49~84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67.5±18.5)g/L(55~107g/L)。该组患者具有如下特点:15例(48.1%)患者卒中危险因素≤1,15例(48.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16例(59.5%)患者表现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cutemultiplebraininfarction,AMBI),12例(75%)的AMBI累及1个以上循环。13例(48.1%)在2周内有卒中复发并加重。结论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卒中危险因素少,但急性期内复发率高,出现意识障碍及AM引患者比例较高,累及^个以上循环的AMBI多见。

  • 标签: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贫血 磁共振弥散成像
  • 简介: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系由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血管错构畸形,其间无常脑实质组织。大量尸体解部研究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发病率为0.10%-0.50%.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癎发作和脑出血,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脑出血病史,出血范围随累及血管数量的增加而逐渐扩大。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出血 遗传学机制 家族性 分子 细胞构成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期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形成,基底节区和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大量缺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记忆力减退,致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记 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质类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20例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照相。方法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等。小脑上动脉主干尾袢及其分叉部附近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的上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展神经、面听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小脑下前动脉常呈折叠状凸入内耳,在折叠端及其附近常发出内听动脉入内耳。下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延髓、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等。结论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根,压迫点可能不止一处,详尽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血管神经复合体 解剖
  • 简介:近年来有关脑胶质瘤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对胶质瘤的分类及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对脑胶质瘤分子遗传异常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这些肿瘤生物特点的理解。目前认为即使组织学分型完全相同的脑胶质瘤,其分子遗传特点及其临床进展也是不同的.这对于改进现有的组织学分类方法和开发更为有效的、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方案是十分有用的。一些新的实验性的治疗方法的设计往往是针对这些肿瘤的分子标志,而不是它们的组织差异。这篇综述在论述胶质瘤分子遗传改变的基础上,探讨本文这些肿瘤的分子遗传学分类方法及其治疗策略。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分子遗传学
  • 简介:2012年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络病大会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吴以岭、陈灏珠、杨胜利、陈可冀、陈凯先、高润霖、张运、郝希山、张伯礼、于金明等10位院士及来自美国、英国等学者近2000人参会。

  • 标签: 络病学 国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排尿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卒中后排尿障碍的影像表现进行概述。通过对其影像特征的学习,从而对卒中后排尿障碍有更深刻的理解。

  • 标签: 卒中 排尿障碍 影像学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总结46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探讨术前影像学分析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经血管内途径,采用可脱性弹簧圈对46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治疗,术中8例患者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动脉瘤栓塞,2例采用支架辅助栓塞。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2例栓塞程度〉95%,11例栓塞程度95%,2例栓塞程度90%,1例栓塞程度约80%。4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神经功能缺失。1例患者术后一侧大脑前动脉栓塞,1例术后呈植物生存状态。术后死亡2例。结论通过术前的影像评估分析来指导前交通动脉瘤的栓塞,避免了盲目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本组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效果满意。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disease,LDD)的病理和影像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D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MRI表现为病灶多呈T1WI等低信号相间的条纹状或层状结构,T2WI为高信号区域内有低信号的条纹状。病理学检查:小脑叶片增大,板层结构异常,分子层增宽,蒲肯野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内散在分布形态异常、发育不良的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NSE、Syn、NeuN、CsA阳性,GFAP阳性,Ki-67增殖指数<1。手术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结论LDD的影像特征为,MRI上病灶呈条纹状或层状结构的“虎斑纹征”;病理特点为肿瘤与正常组织呈层状结构,发育不良的神经节细胞取代颗粒细胞,使分子层增厚,浦肯野细胞减少或消失。治疗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患者的预后良好,术后无需放化疗。

  • 标签: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 MRI 病理学 免疫组化 Cowden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测经鼻入路颅前窝手术通道上的重要解剖标志。方法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和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人尸颅标本各1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蝶窦、筛窦、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及视神经等结构及毗邻关系,测量两眼眶内侧壁在鸡冠中部和筛前动脉管、筛后动脉管及视神经管颅口处的宽度。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新鲜成人尸颅标本3例,在新鲜尸颅上模拟手术入路,分析解剖标志与手术通道的关系。结果经鼻入路切除钩突,经筛窦和颅前窝骨质即可进入颅腔。两眼眶内侧壁在鸡冠中部和筛前动脉管、筛后动脉管及视神经管颅口处的宽度分别为(22.3±3.1)mm、(23.0±2.9)mm、(26.2±2.9)mm、(14.7±3.8)mm。结论经鼻入路颅前窝手术是治疗颅前窝病变有价值的选择。术中合理扩展手术通道,控制筛动脉出血,早期确定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走行,保护纸样板及保持中线操作是手术安全开展的关键。

  • 标签: 经鼻入路 颅前 筛动脉 神经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