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AnkYlos与xive种植体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前牙美学区中美学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GBR技术.随机选取应用Ankylos或Xive种植体行前牙美学区单牙修复的患者各30例,相应为Ankylos组与xive组,均于二期术后6、12、24个月复查,以红色白色美学标准(PES/WES)评分对二期术后6、12、24个月进行美学效果评价,并记录两组二期术后24个月的种植成功率。结果(1)种植成功率:xive组和Ankylos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P〉0.05)。(2)美学效果:P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在Xive组显著高于Anky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5),二期术后12个月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二期术后24个月Ankylos组PES评分显著高于Xj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P〈0.05);W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在Xive组与Ankyl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0.15,P均〉0.05),24个月Ankylos组WES评分显著高于X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结论前牙区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Ankylos与xive种植体均可获得高成功率与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鉴于本研究未对骨量不足及GBR难度进行分类.难以均衡这一因素影响.GBR同期行Ankylos与xive种植体植入的美学效果差异评估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简介:目的评价脉冲Nd:YA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4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例患者至少有4个以上≥6mm的牙周袋并且分布在2个以上口腔区域内,在接受基础检查和龈上洁治术后,随机分成3组。A组(15例):单纯接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治疗;B组(15例):SRP+1次激光照射治疗(Nd:YAG激光,输出功率2W,照射时间40s);C组(15例):SRP+2次激光照射治疗(Nd:YAG激光,第1次照射输出功率2W,照射时间40s;第2次照射输出功率1W,照射时间20s)。每组各选择40个位点。统计在基础检查,治疗2、4和12周时各组的PD和AL。结果从第2周时,3组的PD均明显减小。而AL的改善在第4周时可以明显观察到,且C组的效果最为明显,并一直延续到12周。结论SRP基础上辅助2次不同能量的激光治疗对慢性牙周炎PD和AL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独SRP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机用PathfileTM镍钛锉联合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在磨牙狭窄根管的预备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需行根管治疗的磨牙根管狭窄患者125例(患牙125颗),采用PathfileTM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处理,以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完成根管预备,侧向加压技术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125颗患牙的419个根管中,409个形态好,7个未能完全疏通,无台阶、根尖堵塞、根管偏移及侧壁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有3根器械折断于根尖段.恰填403个根管,10个根管因未完全疏通、无法到达根尖孔或断针而欠填,6个根管超填.结论采用机用PathfileTM镍钛锉疏通狭窄根管的根尖段后再以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完成根管预备,可获得良好的成形效果且较少出现并发症.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苏醒期拔管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困难气道患者(Mallampati分级≥Ⅲ级)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NS组)或右美托咪定0.5μg/kg(DEX组),推注时间为10min。比较2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拔管期间患者呛咳和躁动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拔管事件的回忆情况;观察HR、SBP、DBP、RR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AS9.13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期间DEX组呛咳评分和躁动评分显著低于NS组(P〈0.01);Ramsay评分和回忆度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1)。与诱导前相比,用药后DEX组HR、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拔管时HR、SBP略上升,拔管后1、5、10min时HR、SBP、DBP、RR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NS组HR、SBP、DBP在苏醒拔管期间均显著高于诱导前,且高于DEX组(P〈0.01)。NS组寒颤发生率高于DEX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苏醒期拔管,能明显减少患者呛咳和躁动,产生良好的遗忘作用,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简介:目的:评价并比较3shapeTrios口内印模技术与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在全瓷高嵌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行全瓷高嵌体修复的80颗患牙随机分为直接组和间接组(40颗/组)。直接组采用3shapeTrios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模型,间接组采用硅橡胶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后,再从石膏模型上制取光学模型,分别记录取模时间、患者舒适度。修复体试戴时记录修复体调改时间,修复完成后2个月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直接组取模时间和修复体调改时间显著短于间接组(P〈0.05);取模时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间接组(P〈0.05);制作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及颜色显著优于间接组(P〈0.05);两组间修复体外形和质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硅橡胶印模相比较,3shapeTrios口内印模技术在全瓷高嵌体临床应用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同期结合引导性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修复缺失的单颗上颌中切牙,评价其软硬组织的增量效果。方法纳入于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单颗上颌中切牙缺失而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种植同期行GBR,并接受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最终修复7~24个月后,记录患者上颌前牙区牙周状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定量测量种植体唇侧骨高度及骨壁厚度,利用标准化临床照片,定量测量种植体与对照牙牙龈顶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种植体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和充满程度,并应用粉色美学评分(pinkestheticscore,PES)评价美学效果。结果所有种植体在复查时均处于健康稳定的牙周状态。5颗种植体在复查时可观察到垂直向及水平向骨增量,种植体唇侧中央肩台根方2、4、6mm处平均骨壁厚度分别为(1.7±1.1)mm、(2.3±1.1)mm、(2.2±1.3)mm。种植体牙龈顶点相比对照牙(同颌对侧中切牙)平均更偏向远中(1.0±0.6)mm,偏向根方(0.4±0.8)mm;远中龈乳头平均高度(2.8±0.5)mm和充满程度(76.9±19.2)%低于近中龈乳头[(4.2±0.7)mm,(89.8±11.1)%],平均PES为(11.5±1.4)分。结论对于缺牙区存在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上颌中切牙种植同期结合GBR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可获得较为充足的骨增量效果及与对照牙相对协调的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学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面颈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22例面颈部动静脉畸形病例,应用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进行治疗。其中15例患者给予单纯经皮穿刺直接注射治疗,2例患者除原发灶区经皮穿刺直接注射外,同时行面动脉注射治疗,6例患者栓塞硬化治疗完成后,手术切除病变区增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及残余病变。治疗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CTA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74岁(平均28岁)。18例(81.8%)患者病变消退率大于90%,4例(18.2%)病变消退率大于50%。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发白或青紫色改变,提示组织缺血或回流受阻。1例患者额部出现皮肤浅层坏死,局部形成薄痂;2例患者出现唇黏膜浅溃疡,均自行愈合。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变继续生长。结论: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用于治疗面颈部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尤其对局限性扩张型动静脉畸形效果较好。
简介:目的:观察高蛋白肠内营养液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面部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高蛋白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均衡肠内营养液,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7天检测人体测量指标、营养指标、记录术后肠内营养液耐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体重、TSF、ACM、体重丢失率下降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清中的总白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前清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LY)、转铁蛋白(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耐受肠内营养液,并发症无差异。结论: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可耐受高蛋白肠内营养液,早期应用有效减轻体重下降,改善其营养状况。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术室护士针刺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改进防针刺伤的硬件设施,加强医护沟通和医护锐器操作规范培训,用χ2检验的方法比较改进前、后两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士针刺伤发生次数由2013年的11.8%下降至2014年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8,P=0.005),使用锐器规范,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结论通过QCC管理活动,解决针刺伤发生的要因,显著降低了手术室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并提高了手术护士职业安全感及团队的互助能力。
简介:目的探讨Benex牵引器在微创拔牙中的应用方法、护理配合、清洗消毒与养护。方法回顾总结应用Benex牵引器对64例患者93颗患牙进行拔牙术的护理配合、消毒灭菌和养护。结果采用Benex牵引器拔牙不扩大牙槽窝,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效果满意。在Benex牵引器使用的护理配合中,护士不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及时检查器械的性能,随时关注医生的操作进度,掌握传递器械的时间,及时配合,还要作好心理护理。结论在应用Benex牵引器进行微创拔牙术过程中实施良好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真正体现的微创拔牙理念,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简介:目的:总结牙源性感染累及前纵隔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护理经验。方法:14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感染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牙源性感染。其中,前上纵隔感染9例,整个前纵隔感染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根据引流管位置,做好双套管冲洗及胸腔冲洗.确保引流通畅。结果:除1例患者早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死亡率为8.3%,发生肺部感染6例.ARDS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需根据感染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通畅的引流及科学的呼吸道护理.是控制病情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简介:目的比较初学者应用两种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Hero642预备树脂弯曲根管的效果。方法选取仿制单弯树脂根管32个,15名初学者分别用两种机用镍钛系统Protaper和Hero642进行根管预备,2个仿制单弯树脂根管为阴性对照。分别从推出根尖碎屑量、根尖偏移量及根管弯曲度变化等方面评价两种器械系统的根管预备效果。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otaper组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平均减小6.77°,Hero642组减小5.48°,Protaper组减小根管弯曲度较Hero642组明显。Protaper组成形后的根管宽度均值均大于Hero642组,且根管口、根中1/3成形后的根管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管预备过程中Protaper器械折断3支,Hero642器械折断1支。结论对于初次使用机用镍钛器械的操作者,尽管Protaper具有良好根管成形的优点,但Hero642系统操作技术简单容易掌握、高效、安全,更适合初学者在临床上使用。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短冠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老年患者40颗伴牙体缺损的短冠磨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制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A组)和钴铬合金髓腔固位冠(B组),在修复完成后1周、1年、2年、3年及5年随访,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估,采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修复1年及2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1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3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5年后,2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3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1例患牙出现邻接过松(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在所观察期限内,均未出现冠折裂、脱落及牙折现象。B组在修复1年及2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3年后,2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5年后,3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1例患牙出现邻接过松(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1例患牙出现牙折。A组与B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