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全区有人口约489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0万;陆地面积23.67km^2,耕地面积264.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8hm^2(1.2亩);全区有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然而,就这样一个“三沿”大省区,区农业厅2000年12月在河池召开了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了广西桑蚕业的“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桑蚕强省区的目标,重点发展河池、南宁、柳州等石山地区和贫困地区。“十五”期间,全区把桑蚕业确定为农业的“第一产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广西桑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仅有桑园面积2万hm^2,年产鲜茧2.95万t,蚕茧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六;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发展到9.4万hm。,蚕茧产量14.86万t,跃居全国第一名。5年时间增加了近5倍,平均年增长率38%以上。2006年发放蚕种约500万张,产茧18.5万t。是什么原因使广西蚕业在5年内突飞猛进地增长呢?2006年10月下旬,我们随由市蚕桑站牵头部分蚕种场同仁组成的考察团,深入广西重点蚕区和部分蚕种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深感广西蚕业生产发展经验值得重庆学习和借鉴。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教学现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增强实践教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旨在提高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关键词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教学改革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是蚕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其内容丰富,涉及到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肥料学、土壤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组织培养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它分为栽培学篇和育种学篇,栽培学篇是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等基础上,掌握和研究桑树生长发育的特性和规律,弄清桑树与其它作物协调发展的关系;
简介:目前,世界家蚕遗传资源主要集中保存在中国和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农学研究院基因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家蚕基因开发部门和本研究室,是国际上进行突变系统保存研究的两大机构,二者所保存的家蚕突变系统综合计覆盖世界现存突变系统的90%以上.两方的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本室基因库先期的奠基人蒋同庆教授30年代即在九大留学深造多年.但二战后的近半个世纪,交流不幸被中断.其间,两者通过独自发展,逐步形成了在系统保存、遗传分析、开发利用等方面各有特色的格局.随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两方的交流合作得以继续.尤其是双方1997年实施大学间国际学术合作研究项目,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者的互访和研究情报的交流等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动.现在,强化双方有关研究者、技术人员的交流,特别是青年主力人才的培养,对于妥善保存世界现存的贵重的家蚕遗传资源,以及确保其在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研究上的利用,促进家蚕遗传学、蚕丝学和蚕丝业的发展,无疑是当前极其重要的措施和面对未来最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