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大豆秸秆是木聚糖含量较高的一种农业纤维废弃物,采用碱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条件(包括预煮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对大豆秸秆中不溶性木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煮温度80℃,碱液浓度15%,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h时,大豆秸杆中不溶性木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34.3%。低聚木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嗜热踝节菌木聚糖酶为低聚木糖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在嗜热踝节菌木聚糖酶的催化作用下,大豆秸秆木聚糖水解的最佳条件,大豆秸秆在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实验结果显示:底物浓度为1.0%,酶添加量为30U/mL,温度设定为60℃,水解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低聚木糖的得率最高,为24.2%,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大豆秸秆 木聚糖 碱法提取 水不溶性木聚糖 低聚木糖
  • 简介: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静态热炉对脱墨污泥的热行为及热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脱墨污泥热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热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热失重过程可分为水分析出、挥发物质析出、固定碳燃尽和碳酸钙热分解4个阶段,其热反应动力学为3个三级反应。从利用电子探针显微技术、气相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分析方法对热裂解产物进行表征的结果来看,造纸脱墨污泥具有很好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前景。

  • 标签: 脱墨污泥 热解 动力学 TG-DTG
  • 简介:主要研究不同水解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酶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对分子量逐渐减小,其平均粒径、黏度、持水性分别由89.3gm、540mPa·S、699.3%降低至10.2μm、3.07mPa·S、231.1%;而溶解性和持油性显著提高,分别由32.55%、112.7%增加至67.85%、174.7%;乳化性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水解度2%时乳化性达到最高为0.462,乳化稳定性无显著变化;起泡性显著增加,在水解度2%时达到最大为107.3%。大豆分离蛋白酶产物具有与原大豆分离蛋白显著不同的理化性质,为其作为新型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可能,拓宽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理化性质 碱性蛋白酶
  • 简介:采用GC-MS、电子鼻、感官评价方法,探讨Maillard反应对豆粕酶物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SM-AR中富含醛类、含硫化合物、糠醛等与肉香味有关的Maillard反应产物,其种类和含量明显比样品SM-EH和样品SM-UAR的丰富;电子鼻检测结果发现,样品SM-AR的电子鼻响应值明显比其他2个样品的高,且7号、9号传感器比其他传感器有更高的响应值,说明样品SM-AR的挥发性成分中含硫化合物的气体较多;从PCA分析、LDA分析和感官评价均可看出样品SM-AR与其他样品间存在很大差异。

  • 标签: 豆粕 酶解液 MAILLARD反应 挥发性风味
  • 简介:阐述利用最新提出的同伦分析方法求解有正阻尼的强非线性振动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六阶近似解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结果与多尺度法、混合近似法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而且同伦近似提供了一个辅助参数可以方便地调节的收敛区域。比较结果显示同伦分析法在求解正阻尼的强非线性振动问题时,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正阻尼 强非线性 同伦分析法 解析解
  • 简介:采用生物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基于游离氨基酸含量对胶原蛋白胰酶酶进程的预测模型,以实现对酶进程的在线监控,获得最大量的目标活性肽。以大马哈鱼皮为原料制备胶原蛋白,对其酶,建立不同条件下的酶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酶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胶原蛋白的水解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酶浓度、底物浓度、游离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为输入参数,水解度DH为输出参数,建立基于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以及谷氨酸赖氨酸含量的蛋白酶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3个模型的水解度样本值与拟合值进行比较分析,R2分别为0.98,0.9805和0.981,对样本值拟合度很高。利用模型进行独立试验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相符合,水解度实验的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404%~6.45%,0.76%~2.27%和1.67%~2.72%。3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仿真监控,可用来在线预测水解反应的动态进程。

  • 标签: 大马哈鱼皮 胶原蛋白 酶解进程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 简介:以果胶结构单元D-半乳糖醛酸和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为原料,在多种生物酶的协同作用下合成了半乳糖醛酸-木素脱氢聚合物复合体(GDHPC),并分别用酶(果胶酶)和碱法(1mol/L的NaOH)对GDHPC进行处理。FT-IR和13C-NMR分析表明,D-半乳糖醛酸和木素脱氢聚合物之间形成了以苯甲醚键和酯键2种形式连接的木素-碳水化合物连接键;酶和碱法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D-半乳糖醛酸的特征峰;碱法处理能降解酯键,但对苯甲醚键的降解作用并不明显;酶对酯键和苯甲醚键的降解效果均较差。

  • 标签: 半乳糖醛酸-木素脱氢聚合物复合体 果胶酶 漆酶 13C-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