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明朝初叶,以朱元璋—朱棣为首的统治集团一直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为了稳固边疆,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他们一方面频频出兵塞外,打击蒙古贵族的势力,一方面又与以帖木儿帝国为代表的中亚各国修好,发展贸易交往。而中亚地区的霸主帖木儿帝国则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出发,对明王朝时卑时亢,软硬交施,意欲摆脱藩属关系,并进而征服中国。14世纪初期,有两支成吉思汗后裔势力(即东西察哈台)活跃在中亚地带。东察哈台占据了今中国新疆一带,西察哈台占据了阿姆河及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在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错综复杂,斗争异常尖锐。就在朱元璋宣布建立明朝后的第三年,即公元1370年,一个叫帖木儿的崭露头角,成为西察哈台的最高统治者。

  • 标签: 帖木儿帝国 明王朝 撒马儿罕 统治集团 蒙古贵族 贸易交往
  • 简介:这份大字报标题为:《揭露敌人,战而胜之——寸比判“打倒陈毅”的反动口号》。然而广而传知的却是《外交部“91人大字报”》。一提起“91人大字报”,就知道是那份由外交部91名中高层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保卫陈毅的署名大字报。在“文化大革命”“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像外交部这样重要的部门,91名中高层干部联合署名,态度鲜明地支持与保护已被“中央文革小组”定性为“二月逆流”黑干将的陈毅,这种逆潮流而上是当时罕有的事情。

  • 标签: 大字报 外交部 “文化大革命” “二月逆流” 陈毅 干部
  • 简介:长江流域交通与经济格局的历史变迁谢元鲁在历史的长时段变迁中,长江流域交通路线的空间分布及运输效率变化,是影响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江流域在秦汉以后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其干流黄金水道的效益,由于古代航运的落后,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形成...

  • 标签: 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 明清时期 长江上游 经济格局 经济发展水平
  • 简介:中国历史上的“华夷”格局主要由于受到汉族和诸少数民族力量对比的影响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弱和周边多民族兴起为标志,传统的“华夷”格局受到破坏,儒家“华夷”观念和正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这折射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曲折进程和儒家民族关系学说的嬗变轨迹。

  • 标签: 唐朝中叶 “华夷”格局 “华夷”观念 历史
  • 简介:明清易代之际,战乱频仍,各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绞杀。做为明军主要战略方向之一的辽东战场,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其矛盾更显尖锐、复杂,而以皮岛为中心的东江军镇又恰处于各方矛盾聚焦之处,其虽处于辽东战场的侧翼,但其重要性毫不逊色,并曾引起各方的反复博弈。

  • 标签: 东江 后金 朝鲜 毛文龙
  • 简介:中国史学界对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介绍往往是与'史汀生主义'相提并论的,而事实上'不承认主义'并不等于'史汀生主义',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史汀生主义'的使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1932年'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华使用'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早在1915年,美国就在对华问题上使用过'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了.

  • 标签: 美国 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 简介:19.俄国驻伦敦大使致俄国外交大臣电①第802号1915年11月25日[12日]此电已抄转巴黎.尊电第5794号②敬悉.日本大使馆公然敌视的态度愈来愈强烈.格雷认为,在接到日本答复以前,在北京采取行动注定要失败,并使人感到极为难堪.他以坚定的口吻向康邦和我说明了这一点,要改变他的观点是不可能的③.他对库朋斯齐可能单独行动感到极为不安.

  • 标签: 外交文书 选译 俄国 参战 中国 列强
  • 简介:唐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日本向封建社会迈进一步加强的日本,为了不使自己在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低于新罗,就与其位次孰高孰低的问题向唐提出了异议.这个事件既反映出了唐、日、新三国之间微妙的外交关系,也反映出了日本的民族性.

  • 标签: 日本 天宝争长
  • 简介:在一书的序言中,戴维·莱姆伯顿特别提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发现自己需要系统阐述关于‘中国的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是如何制定的'这样一本书."该书的出版使莱姆伯顿梦想成真,其圆满成功得益于下述三个因素:首先,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政策程序已达到了可以被评述及分析的成熟程度.改革时代的机构最早可在多克·巴涅特(DoakBarnett)的(1985)一书中瞥见,然而这些机构当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至于巴涅特该书的中文译本被用作北京外交学院的教材.其次,莱姆伯顿能够依赖一些专家,他们几乎代表了一代在广泛领域内与中国有紧密相互影响的美国人.同时他还可以利用对机构和程序的内部运转富有经验的中国学者.最后,史密斯·理查德基金会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慷慨援助使该项目得以展开,通过数次工作会议的调整,该书变成了一件协调的杰作,而非若通常意义上的针对一个总方向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一组论文.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书将成为理解中国对外政策机制的要旨.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家安全政策 十年 首先 时代 制定
  • 简介: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一向对苏恭顺的新疆盛世才变脸反苏,国民政府乘机利用以收回新疆主权,避免了分离祖国的危险倾向,是关乎国家民族利益的重大收获;另一方面由于中苏之间隔阂益深,福兮祸之所伏,其后苏联制造的种种难堪,国民政府只得一一领教了。抗战中后期中苏关系复杂多变,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也备受考验和煎熬。

  • 标签: 新疆问题 盛世才 国民政府 中苏关系
  • 简介:金代契丹族官员以其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多次奉命出使宋、西夏、高丽、蒙古等周边政权,或接待外国使臣,他们在外交活动中为维护金朝的外交秩序和宗主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金代 契丹人 外交 高丽 西夏
  • 简介:本文试图将日本经济外交的缘起置于战后初期东亚的整体政治格局中林以考察。认为随着中国成为美国在东亚的主要对手,美国东亚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最终形成。阻止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传统贸易往来,同时促使日本经济与东南亚经济进行整合,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政策的核心环节之一。美国东亚政策的这一转型影响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及贸易模式,并推动了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

  • 标签: 美国 东亚遏制战略 日本 东南亚 经济外交 东亚政治格局
  • 简介: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中国国内自发涌现了许多国民外交团体,北京各团体国民外交联合会即为其中之一.该会通过举行集会、发表通电等方式宣传国民外交主张,联合全国公私各团体在上海发起全国国民外交联合大会,在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国民外交 联合会 团体 北京 纪事 1919年
  • 简介:<正>本组史料选自馆藏档案蒋廷黻个人全宗,较详尽地反映了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驻苏大使蒋延黻在苏争取苏联援华抗日的经过,对研究抗战初期的中苏关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特予公布。另,原件为蒋氏亲笔,有标点,公布时未加改动。

  • 标签: 蒋廷黻 大使馆 外交官员 苏联外交 新疆省政府 抗战初期
  • 简介:走进位于桂林西山风景区的桂林博物馆三楼,人们就会发现一个在国内不多见的“国际友人礼品馆”。这些展品都是从博物馆珍藏的2600多件国际礼品中精选出来的。我曾多次来到这里参观,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展品,品味着其中的文化内涵,联想起有关展品后面蕴藏着的桂林“外交”故事。

  • 标签: 桂林博物馆 国际友人 “外交” 礼品 故事 西山风景区
  • 简介:对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增进和大量新史料的公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无论是对事实的梳理还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有明显改观,外交史研究在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民国外交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 标签: 中华民国外交史 近代中外关系
  • 简介: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主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作了精辟有力的论述。十八大报告的外交部分准确分析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确定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勾画出中国外交战略的新蓝图,为正在稳步发展的中国外交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标签: 十八大 外交 外交理念 外交战略 公共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