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物保护是对原真性的保护。文物保护不仅是对外在形态的保护,也是对内在真意的保护。太仓、南京两地的天妃宫,是中华妈祖文化传播的产物,文物价值极其珍贵。但昔日天妃宫的民俗活动和文博展示场馆,已蜕变为今日的佛道宗教道场。这是对天妃宫文物原真性的叛离,构成了对其特定的价值系统的突破。原真性保护应该成为新时期两地天妃宫保护工作的重点,而对其文化意义上的合理利用,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题中之义。合理利用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文博展示,二是扬弃性恢复其传统社会功能。文化工作者更应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职业操守,自觉超越不同文化的门户偏见,承担起提升珍贵文物价值的使命。
简介:本文从记载孙权二子夺嫡事件的基本文献《三国志·吴书》及裴松之注引殷基《通语》人手,首先分析二子夺嫡事件的历史记载与文献依据,探明对二宫夺嫡事件的政治结论在孙皓即位之前并无定论,此后褒扬太子党而贬斥鲁王的主流评论是从孙皓即位后才逐渐确定的。进而对太子、鲁王党争两派各自结党原因进行溯源,太子党主是以顾、陆子弟为首的,具有一定操守与传承的吴郡士人群体,鲁王党则是以全琮为首的以共同利益为枢纽的临时政治集团。由此认为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实际早已存在矛盾,即以陆逊、顾谭为核心的吴郡士人与全琮、步骘等或因军功,或因孙权出于限制陆逊等人权力的目的,而在建国后大力奖拔的后起官僚的矛盾,这种矛盾因“二宫并阙”而公开化,最终以二党皆败,孙权改立孙亮而告终。笔者认为,不应将二子夺嫡及党争简单归咎于孙权晚年昏聩,而应从孙吴君臣内部矛盾的发展人手,从而探明孙吴中后期政局变动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