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概括归纳了20世纪下半期美国内亚史学者傅礼初(1934--1984)的研究贡献和治学学风,指出其在战后西方内亚史研究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和产生的后续影响,以凸现出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欧美相关学术领域中所发生的显著学风变异,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观察国外内亚史研究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所经历的学术转型的轨迹。

  • 标签: 西方 20世纪 学术领域 学术转型 50年代 学风
  • 简介:本文据汉代出入宫廷的门籍制度,分析史料,推断西汉後期,御史大夫寺已不在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内,并改称御史府。外迁时间在昭帝朝,起因是元凤元年(前80)九月,御史大夫桑弘羊卷入燕王旦、盖主以及上宫桀父子的谋反。平息此事後,霍光借机将御史大夫寺迁到宫外,并在宫中与诸卿中大力安插自己的亲信故吏,乃至子弟。这一事件成为霍光独揽大权的关键。御史及御史大夫原先的重要职责是制定律令草案、保管律令与监督律令的执行。随着西汉政权百余年来律令建设的积累,以及统治思想的变化,制定律令的任务逐渐弱化。御史府的外迁是其外朝官化的起点,这进一步使之成为丞相的辅佐,参与日常事务的处理,留在宫中的中丞与侍御史则转为以监察为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所述乃是转变後的职掌与设置。

  • 标签: 西汉 门籍 御史大夫寺 位置变迁 职掌 律令
  • 简介:<正>西解仰韶遗址是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和山西运城地区文化局的同志,于1979年7月在万荣县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并于同年11月进行了试掘。遗址位于万荣县万荣公社西解村以西约200米处的第二阶地上,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保存状况良好,既有居住址,又有墓葬

  • 标签: 半坡类型 仰韶文化 遗存 出土 彩陶盆 弦纹
  • 简介:我从未到过纳雍县,但三十五年前纳雍就给我一个难忘的印象,那时上山下乡和“疏散下放”搅得人心惶惶,人们既急切于知道哪些地方出产丰富、交通便利,能让下乡之人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也想了解哪些地方属于地瘠民贫,以求自己的亲人下去少“吃苦”,而纳雍就是当时社会上谈虎色变的几个地方:“威、纳、赫”,“黎,从、榕”之一。然而,纳雍地方怎样苦,怎样穷却没有感性认识。

  • 标签: 西部开发 《纳雍县志》 中国 贵州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专家学者和原雁北文物工作站的前辈们就爬山涉水,在相当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忘我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先后在晋北地区发现确认了西汉雁门郡所辖十四县中的九个县的故城遗址,列表如下:

  • 标签: 战国古城 始建年代 地理位置 雁门 阳城 汉代
  • 简介: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地理座标东经95°20’、北纬40°20’。平均海拔高度1700米。隶属敦煌市,地处安西县与敦煌市之间,位于安(西)敦(煌)公路58公里以南1.5公里三危山余脉火焰山北侧的山前冲积扇上,周围有晋、唐至明清的历代烽隧分布,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

  • 标签: 悬泉置遗址 汉代 地理位置 交通驿站 档案文书
  • 简介:考证认为先秦的巴子江州城应该在今渝中半岛,秦张仪所筑江州城相沿巴子江州城,西汉相承,东汉曾一度迁到江北嘴一带,后称为北府城,故将渝中半岛的旧城称为南城,可能是在东汉末年江州城还迁南城。三国以前的江州城大小范围难以确定,但三国李严所筑的城围16里,应该在今大小梁子下半城从朝天嘴到南纪门间,城围大约在6640米左右,里面有郡城、县城、仓城三个小城,总共面积在3.5平方公里左右。宋代彭大雅所筑城范围与后来明洪武戴鼎所筑城相当,城围大约在7000米左右,城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南北已经面临长江、嘉陵江一线,形成东门薰风门、西门镇西门、南门太平门、北门千斯门四个开门,今临江门、校场口、南纪门一线以西可能最初并不在城墙内,宋镇西门应该在这个线上。但明洪武以后的城墙要比彭大雅所筑宋城和明初戴鼎所筑城围长1000多米左右,面积约5平方公里,可能与明洪武以后的历次增修拓展有关。宋代渝州城可能仍是夯土城,故才记载戴鼎"因旧址筑石城",故发现的西水门到朝天门的城墙,高处应该为清代城墙,包裹的城墙应该是明洪武初包裹宋代夯土形成的明初石墙。三国李严大城至少有两个城门,宋代重庆城门四开门,闭门多少待考,闭门只留有洪崖门之名。明清以后城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门,城门名称变化较少,只是明代将人和门称仁和门,太安门称为大安门、金紫门称为金子门、西水门称为福兴门、储奇门称为出奇门。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要重视考古材料,但要认识到考古学材料的局限,尽可能尽全空间点,更要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知考古材料。

  • 标签: 古代 重庆 主城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