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藏山南农区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西藏山南农区围绝经期女性150例,采用专业人员编制的女性围绝经期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总结分析调查结果,统计西藏山南农区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同时对比不同年龄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病率。结果所有调查对象中,112例女性至少存在1种或以上的相关症状,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为74.67%。常见症状有头痛(33.33%)、失眠(28.00%)、月经紊乱(23.33%)、心悸(23.33%)、肥胖(21.33%)、潮热(16.67%)、抑郁(16.67%)、多汗(16.00)、易怒(15.33%)等。不同年龄段中,46-50岁女性症状发生率为81.11%,高于51-55岁女性的65.00%(P<0.05)。结论西藏山南农区女性围绝经期出现相关症状的机率较高,其中46-50岁的围绝经期女性,比51-5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出现相关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从本角度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的运动强度。方法随机抽取移居拉萨(海拔3658m)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和世居拉萨健康藏族人各120名。汉族和藏族各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8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10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进行平板运动实验。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结果移居汉族8分钟4级运动、10分钟3、4级运动前后相比较P<0.05,其余运动时间、级别相比较均为P>0.05。讨论实验的各个级别无论P<0.05或者是P>0.05均不会对心肌造成伤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全部新发及复治的368例患者,进行5种抗结核药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初治组270例中耐1种抗TB药物者占87例(322%),耐≥1种以上药物者占28例(104%);复治组98例中耐1种抗TB药物者占53例(541%),耐≥1种以上药物者占34例(347%),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初治组结核杆菌对5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复治组,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地区结核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结核的卫生宣教,严格执行肺结核病全程督导化疗(DOTS)方案,有效控制传染源,减少复治率,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尾加亚素(Urotensin,UⅡ)的变化,从本角度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的运动强度。方法随机抽取移居拉萨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120名。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进行平板运动实验。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移居汉族8分钟3、4级别运动和10分钟3、4级别运动前后UⅡ相比较均为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各个运动级别、时间下UⅡ相比较均为P<0.05,且为运动后小于运动前,结合UⅡ在人体内的作用可以看出,运动对血液循环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益处。
简介:目的探讨援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护理效果.方法甄选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筹建血液透析室、建立血液透析室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血液透析室护理培训、落实针对性血液透析室措施.结果完成了血液透析室的组建,培养当地血液透析护理骨干7名;共收治患者72例,完成血液透析5218例次,7名血液透析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96分、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31%,未发生一例护理差错,无血液透析相关不良事件,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99.00%.结论护理援建的血液透析室建立了组织管理制度,规范了血液透析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实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管理,对对口援建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伤害发生现状,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对2017年西藏自治区伤害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西藏自治区共收集伤害病例4097例,男性病例人数(68.86%,2821/4097)多于女性病例人数(31.14%,1276/4097),病例年龄多集中在25-44岁组(44.40%,1819/4097)。伤害发生原因前五位分别是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动物伤、钝器伤、刀/锐器伤;不同人群伤害发生的地点前五位是公路/街道、家中、公共居住场所、贸易和服务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伤害性质分类中前五位是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骨折、扭伤/拉伤、脑震荡/脑挫裂伤;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以驾乘交通工具和体育活动为主;伤害部位以下肢和头部为主。结论2017年西藏自治区伤害事件发生数量较多,高危人群是25-44岁年龄组男性人群,高危原因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高危地点为公路/街道,高危活动为驾乘交通工具。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我区伤害事件发生数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地区唇腭裂畸形的特点和修复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援藏期间所治疗的唇腭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对患者进行麻醉风险评估,主要采用Millard Ⅱ式结合唇鼻肌肉张力系统构建术对唇裂畸形进行修复,采用改良Von Langenbeck法对腭裂畸形进行修复。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如血肿、感染、伤口裂开、皮瓣血运障碍、腭瘘等发生情况。术后进行随访,由患者根据Likert 5分量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分(1~5分),1分为非常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通过听音评价方法对腭裂语音进行评分,满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手术前、后腭裂语音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男26例,女20例,年龄2~57岁,中位数为32岁。46例中唇裂及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36例,其中28例为初次修复,8例为继发畸形的修复;腭裂畸形10例,均为初次修复手术。46例中ASA Ⅰ级39例,ASA Ⅱ级5例,ASA Ⅲ级2例。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2例,卵圆孔未闭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8例。唇裂和腭裂畸形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0 ml和50 ml,术后未发生上述并发症。术后随访6~24周,平均8周,唇裂畸形修复患者患侧唇峰下降充分,与健侧基本对称,双侧鼻孔对称性较术前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腭裂患者裂隙封闭,软腭活动度改善。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较为满意,满意度评分平均为4.5分。腭裂术后语音评分为(4.3 ± 0.5)分,明显高于术前的(1.4 ± 0.5)分(t=16.16,P<0.001)。结论西藏地区唇腭裂畸形患者具有治疗时机延误、畸形程度复杂、多合并其他器官先天性畸形等特点,术前要仔细评估患者全麻风险,采用经典术式对唇腭裂进行修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