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黄海在《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撰文认为,毛泽东领导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马克主义教育活动——延安整风运动,由此开创了我党开展马克主义教育活动的先河。他开创的以马克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教育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法、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教育目的是对我党马克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历史性贡献,为党内马克主义教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党的马克主义教育活动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活动 历史贡献 毛泽东 哲学社会科学版 批评与自我批评
  • 简介:方法一般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它是解决问题的条件。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就是指马克主义中国化主体为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进程所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毛泽东是讲求做事方式和方法的领导人,他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延安时期 方法论 行为方式 方法问题
  • 简介:马克主义理论话语体系是中国话语体系的引领,但相关研究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研究需要完成规模浩大的文献研读与梳理,传统方法难以胜任。通过大数据方法可以对巨量的马克主义理论文献等话语资料进行'数据化文本研读',高效地挖掘出隐含其中的话语体系的构成和结构;进而可以通过大数据方法,便利地发现、分析和比较其分话语体系的构成和结构,找出马克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生成、演化的基本规律,以便于更好地制定当代中国的马克主义话语策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话语体系 大数据方法 文本研读
  • 简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且在理论上进行了许多创新,特别是对什么是马克主义、怎样正确对待马克主义以及马克主义的发展前景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回答,从而为其后我们党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重大理论问题
  • 简介:马克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相似相融是中国选择和接受马克主义的基本原因,它增进了中国人对马克主义的心理相容、情感共鸣,而关注这种相似相融的宗旨却在于以马克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深刻改造和现代提升。马克主义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确立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也在价值观层面上直接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价值观,赋予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内涵、先进性和无产阶级属性,促进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从传统走向现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传统价值观 现代转换
  • 简介:为进一步完善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破除制约马克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服务、支撑、互动中存在的瓶颈,由全国高校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全国民族院校马克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新疆师范大学马克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5次学科论坛暨第四届全国民族(地区)院校马克主义理论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课程建设
  • 简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之际,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提升对推进21世纪马克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的认识,2017年《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高层论坛于8月25—27日在素有'天下英雄城'美誉的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江西师范大学马克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

  • 标签: 21世纪 马克思主义发展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 简介: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屈辱的一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挽救危亡前赴后继,各色各样的救亡学说都在历史舞台一一展现。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马克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在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使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肩负起了赋予马克主义基本理论以民族特色、中国特色,推进马克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使命。毛泽东思想是马克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第~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马克主义中国化民族特色论思想。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族历史 毛泽东思想 特色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简介:不同于以往的见解,马克通常将资本主义以后的新社会称为“联合体”(Association),并且在资本主义自身中发现了它的萌芽。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马克是如何理解“联合体”的核心内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又是怎样孕育了“联合体”的要素。本文首先从基础理论层面论述了联合体的概念。马克认为联合体社会的“主体”不是“资本”或“国家权力”等外在力量,而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和生产者”。另外,联合体本质上是以相互主体地、能动地、有意识地联合在一起的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这才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怎样产生了联合体的要素(主体及物质条件),马克又是怎样理解的?本文从此问题出发,并试图阐明这一问题的基本点。

  • 标签: 资本主义社会 新社会 联合体 联合劳动 合作工厂
  • 简介: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马克主义基本理论,需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邓小平的马克主义观不仅包含他对马克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积累了如何有效学习、自觉运用和不断推进马克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邓小平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即“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马克主义的问题;“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离开了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主义没有意义”-解决了如何学习马克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的马克主义观对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学习型政党
  • 简介:“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独特的思想理论,无论其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都与马克的思想理论有着显著不同,体现着恩格斯对马克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然而,长久以来恩格斯的这种独特贡献一直处于被低估,甚至被忽略的状态。基于此,本文从揭示“自然辩证法”的真实含义、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最终目的出发,重新审视恩格斯在马克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 标签: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独特贡献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主题,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基本范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学界对马克主义中国化主题进行直接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已有研究成果多为间接论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既始终牢牢把握马克主义的主题,又根据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不断明确马克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学界在对马克主义中国化主题的研究过程中,还分别使用过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阶段性主题等相关概念。深入了解马克主义中国化主题转换的基本脉络,是揭示马克主义中国化规律的关键环节。确立和把握马克主义中国化主题,必须遵循科学对待马克主义,准确判断时代主题及其基本特征,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及其历史特点等基本原则。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 概念界定 主题转换 基本原则
  • 简介:曾荣在《马克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撰文认为,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马克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为主线的思想理论体系。抗战全面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从思想政治工作人手解决“马克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问题。而根据抗战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毛泽东在思想政治理论创新的基础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理论体系 中国革命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努力构建马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路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包括组建宣传网络,建构马克主义传播的话语路径;创作、改编电影戏曲作品,建构马克主义传播的文艺路径;翻译出版经典著作,建构马克主义传播的文本路径;运用大众传媒,建构马克主义传播的媒体路径。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主义传播的路径建构对当代中国马克主义传播具有现实启示:加强马克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建设;借助大众文艺表达方式宣传思想理论;加快马克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和通俗理论读物的发行;推进传统与新型传播媒介的深度融合。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 传播 路径建构
  • 简介:全国重点马院建设是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意在通过重点马院建设,不仅打造在我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马克主义研究和宣传的“重镇”和“高地”,同时,引领和示范国内非重点马院建设,以提升高校马院的整体水平。全国重点马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至少应从五个方面考量:准确定位马克主义理论学科,推进学科发展;务实推进政课改革,完善课程建设;对标马克主义理论人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回应社会问题与关切,强化社会服务;畅通合作与交流渠道,落实精准支援。

  • 标签: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设 示范 引领
  • 简介:意识形态往往以观念的形式出现,因此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批判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念批判或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对马克思来说,这种意识形态批判不过是意识形态批判的形式或形式的意识形态批判,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恰恰不是观念的,而是实存的、现实的和实践的。这构成马克《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部分地被柯尔施在《马克主义与哲学》一书所捕捉,在柯尔施看来,马克从来都是“把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而不是空洞的幻想来对待”。因此,意识形态批判就主要不是观念的批判而是现实的批判,这才是意识形态批判的本质,其他统统只是形式。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也同时被特别地忽视了,那就是,这正好为后来第二国际的一些马克主义者轻视理论特别是哲学提供了借口,然而正是在这里,隐含着意识形态批判的另一深层本质:意识形态本身内在实践结构。因此,为了实现意识形态的实践的和本质的批判,坚持和创新意识形态就不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柯尔施问题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的本质
  • 简介:2016年10月21—23日,由全国高校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扬州大学马克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6次学科会议在扬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四个自信’与马克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主题,从“四个自信”的背景、涵义,“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四个自信”的实现路径以及“四个自信”的哲学思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

  • 标签: 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创性
  • 简介:从马克主义哲学政治哲学视角看,现代政治哲学中的身份政治理论侧重于研究少数弱势群体在文化承认、分配公平以及平等参与等方面的身份诉求。农村女性环保参与因身份政治诉求没有得到充分实现而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只有在身份政治诉求得到真正认同的情况下,农村女性才能走出困境并在农村环保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身份政治 农村女性 环保
  • 简介:深入研究马克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是马克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环节。中国马克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主义的经典之作,体现着中国马克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中国马克主义经典著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理解中国马克主义的科学内涵,把握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主义科学信仰。学习与研究中国马克主义经典著作,既要坚持科学的立场和态度,也要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 简介:马克的政治哲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原则吗?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回应十分流行,它们分别是以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来重新解释马克的政治哲学(特别是正义原则)。但这两种回应都忽视了如下问题:其一,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本身并非是可靠的,前者甚至不一定适用于规范性命题(包括涵盖政治原则的各类命题),后者并非真正的平衡;其二,马克政治哲学的自身特点要求一种敏于事实(总体性事实)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与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有着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分析法 反思平衡法 敏于事实的方法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