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治疗中,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会经历一段恢复期,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中医康护护理服务,本研究主要探讨这一护理模式的实际使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手术,且处于恢复阶段,人数50人,起止时间是2021年5月-2022年5月。确定研究对象后,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划分两组,第一组是优化组,第二组是普通组,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第一组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第二组应用常规护理,然后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将护理后的抑郁焦虑改善程度、疼痛程度、并发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标明,接受中医康复护理的患者这三项指标均优于另一组。结论:医院要认真研究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护理措施应用方法,合理对接受手术的恢复期阶段患者进行护理,使其拥有更加愉悦的心情,避免其始终被剧烈的疼痛所困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低体温的相关护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起始阶段为2021年,结束时间节点为2022年,时间段均卡在当年3月份,研究开始前将全麻手术患者作为分析目标,从中选取有完整资料的90例患者,并使用计算机录入相关数据完成编号排列,参照组纳入单号患者,研究组纳入双数患者,分别使用常规保暖护理、针对性的保暖措施,各组获得的患者数量均为45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所发生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做好统计和记录,总结结果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统计两组拔管、苏醒时间以及复温速度、核心温度和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以此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体温恢复护理,能够有效且快速地恢复患者的体温,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广泛子宫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措施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选择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 138 例作为对象,手术后麻醉恢复期测定患者心率、体温、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根据 麻醉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 分为波动组与稳定组,查阅两组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术前 AST 、术后 镇痛、催醒药物使用、拔管时机、术后并发症等并完成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 结果: 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手术后心率高于手术前( P<0.05 );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手术前( P<0.05 ); 138 例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 36 例麻醉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占 26.09% 。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发生率与年龄、 催醒药物使用、术前 AST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术后镇痛、拔管时机、术后并发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影响因素较多,且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加强患者麻醉恢复期干预能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于本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出58例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麻醉恢复期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期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低体温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麻醉恢复期的低体温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麻醉复苏室观察时间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低体温事件发生,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病人骨科术后恢复期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骨科接诊老年手术病人(n=8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1人,前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试验组数据只有(6.73±1.58)d、(2.36±0.48)d,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0.57±2.34)d、(5.04±0.79)d,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44%,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7.07%,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老年骨科病人术后恢复期用中医康复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病情恢复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