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脾两虚型失寐症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和8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隔药灸脐法结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06-2022.12我院针灸科就诊的心肾不交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隔药灸脐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结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睡眠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疗法,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压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治疗方案满意度。结果: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杵针联合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归脾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杵针联合归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杵针联合归脾汤对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失眠情况,提高患者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黄连温胆汤对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4例本院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研究组(n=47),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分析两组睡眠质量、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睡眠质量、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睡眠质量,又可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上应用不同的针刺治疗取得的不同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完善相关检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了不同的中医针刺治疗,按照所选择针刺手法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化的分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保持为60例,将选择常规体针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研究组的60例患者则采取腹针联合梅花针叩刺,在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治疗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其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高于研究组,上述所有数据的比较在临床上具备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上,以腹针、梅花针叩刺为代表的中医诊疗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定更欣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价值。方法:此次要求以9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限,借助双盲法进行组间划分,以45例/组标准均分两组,分别定义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同时将不同治疗方案应用其中,前者:施以西药佐匹克隆治疗方案,后者:施以更欣汤中药颗粒治疗策略,而后详细记录相关数据,针对临床疗效展开比对分析,比对范围涉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Kupperman量表、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经统计学评估后可知,两组在上述指标的比对上,存在明显优劣差异,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在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更欣汤治疗策略,一方面能切实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睡眠症状、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同时还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综合症状,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痰火扰心型心悸病采取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在2019年4月-2020年8月,将该时间段内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6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率变化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率两组均降低,而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火扰心型心悸病采取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火亢盛肝火亢盛脾虚型焦虑症患者应用清肝健脾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60例肝火亢盛脾虚型焦虑症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清肝健脾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0%,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厌食,有2例出现头晕,有2例出现失眠,不良反应率为16.67%,两者不良反应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肝火亢盛脾虚型焦虑症患者应用清肝健脾法治疗具有临床治疗率高,对患者毒副作用低等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配合耳穴揿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针灸配合耳穴揿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7(96.61)例,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42(71.18)例,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针灸配合耳穴揿针应用于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