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的近期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22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2例接受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手术修复(abdominal aortic debranch,AAD),10例接受传统的胸腹主动脉置换术(thoracoabdominal aortic replacement,TAR)。AAD包含两期:一期手术为正中开腹,Y形人工血管置换肾下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同时重建腹主动脉分支,右侧分支人工血管-右肾动脉-左肾动脉,左侧分支人工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二期为腔内修复锚定近远期正常主动脉或人工血管。对比分析两种方式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结果总体死亡比例为13.6%,TAR组死亡比例明显更高(0对30%)。主要病因为夹层(91.7%对90.0%,P=0.895)。Crawford分型两组均以Ⅱ型为主(58.3%对50.0%,P=0.082)。TAR组马方综合征患者比例更高(30%对0,P=0.046)。术后24 h引流TAR组显著更多[(355.0±199.2)ml对(1244.0±716.1)ml,P=0.003]。TAR组肺部感染比例更高(40%对0,P=0.018)。住院费用AAD组更高[(28.4±8.3)万元对(19.3±10.4)万元,P=0.033]。结论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与传统胸腹主动脉置换相比,手术创伤更小但费用更高。
简介:摘要腹主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目前主要采用腔内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开窗或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fenestrated or branched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F/BEVAR)是近十余年来逐渐发展的一种手术方式,对于累及分支的腹主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疗效。然而最近的临床数据显示F/BEVAR的再干预率逐渐升高,且主要与其并发症有关。本文将从内漏、分支血管闭塞、支架结构破坏、移植物感染、脊髓缺血这几方面简要介绍F/BEVAR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说起检测行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珠宝鉴定或者医药认证标志,他们很少被人了解却又覆盖行业广泛。检测行业其实并不止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国家认证”,很多第三方检测也在市场经济下应运而生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近的来说,新冠肺炎中的病毒检测者并不全是来自于各大医院诊室的医生护士,白衣队伍中还有很多检测人员来自于各个检测机构,他们与医生护士共同配合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筛查,保护了人民的安全。本文就是带大家走进检测行业并针对市场化经济中检测机构的品牌效应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本文以七宝站混昆线K29+205至K31+700线路的站场改造为例,对其改造施工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同时,以安全事故致因理论为指导,围绕人、物、环、管四方面明确施工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对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将营业线站场改造施工全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组合式分叶及游离皮瓣在头面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湘雅常德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就诊的头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应用颞浅动脉主干及其顶支、额支和额支的穿支进行不同组合,设计成分叶皮瓣和游离皮瓣,进行病损切除后创面修复。包括以颞浅动脉近端为蒂,顶支设计成轴向分叶皮瓣;以额支近端为蒂,额支穿支设计成轴向分叶皮瓣;以颞浅动脉近端为蒂,额支设计成轴向分叶皮瓣;以额支为蒂,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设计成分叶皮瓣;以顶支远端为蒂,颞浅动脉主干设计游离皮瓣。所有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供区和受区皮瓣成活情况,并对皮瓣外观及面部肿物是否复发进行随访。结果本组共纳入6例头面部皮肤肿物病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8~69岁,平均57岁。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10个月,皮瓣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无色差,皮瓣及供区瘢痕不明显,修复效果满意。所有病例肿物无复发。结论以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不同组合设计成分叶和游离皮瓣,可灵活修复头面部创面,皮瓣与周边皮肤相似,供区可直接闭合,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单小车四卷筒行星差动式卸船机由于抓斗的起升、开闭、小车行走机构组合在一起,结构非常紧凑,并且钢丝绳缠绕系统非常简洁明了而受到广泛运用。四卷筒行星差动机构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无需设置低速轴制动器。钢丝绳调换操作简单方便、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