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5例、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8例、垂体瘤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肿瘤的T1加权和T2加权信号强度,分析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特性,结果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等情况,但MRI在显示侵犯部位和范围上更加明显。颅底脊索瘤T2加权信号强度显著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体瘤,(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CT和MRI影像可为肿瘤定性诊断提供参考,为手术入路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颅底 脊索瘤 CT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1例脑出血病例,平均年龄85.6岁。采用PHILIPSMRSystemsIngenia3.0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全部采用SWI及常规T2WI、T1WI、FLAIR序列扫描,对各序列病灶的显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WI100%(29/29)、T2WI51%(15/29)、T1WI62%(18/29)、FLAIR55%(16/29)。其中脑内微出血的显示率SWI100%(3/3),其余序列T2WI、T1WI、FLAIR都未见明显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显示率SWI100%(10/10)、T2WI80%(8/10),T1WI20%(2/10)。静脉畸形显示率SWI100%(2/2),其余序列T2WI、T1WI、FLAIR都为零显示。出血性脑梗死显示率SWI100%(3/3)、T1WI33%(1/3)。结论SWI对脑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磁共振常规序列,是脑内微出血灶检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磁共振常规序列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食管癌转移性淋巴结放射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55例。分别于放射治疗前1天及放射治疗后1天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选取b值为800s/mm2。在扩散加权图像上测量转移性淋巴结的长径、体积及ADC值。比较放疗前后所测量数值的变化。结果:放射治疗前转移洼淋巴结的长径、体积及ADC值分别为(2.36±0.52)cm、(5.98±0.41)cm3、(1.38±O.40)mm2/s。放射治疗后转移性淋巴结的长径、体积及ADC值分别为(1.21±0.78)cm、(2.8±0.86)cm3、(2.51±0.44)mm2/s。放射治疗前后所测数值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食管癌转移性淋巴结放射治疗后较放射治疗前长径及体积显著缩小,ADC值显著增加。因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评估食管癌转移性淋巴结放射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扩散加权成像 放射治疗 ADC值 淋巴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当前临床学者对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同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心率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中具有预测作用,使得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再次升温1。本文就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认识。

  • 标签: 静息心率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9月263例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急诊患者护理经过,根据疾病特点及病情程度进行归类,并针对护理干预情况对磁共振检查所得图像分析。结果263例急诊患者磁共振检查中,均未发生病情急剧加重等不良情况。其中意识清醒能够主动配合检查组48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89.47%和75.86%(P>0.05);意识清醒不能主动配合检查组132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94.05%和18.75%(P<0.05);意识不清醒检查中无自主运动组37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90.91%和88.46%(P>0.05);意识不清醒检查中存在不自主运动组46例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1级图像比例为94.59%和11.11%(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的磁共振检查中有重要价值,可以大大提高磁共振图像质量。

  • 标签: 护理 磁共振成像 急诊 危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PA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PAP的MRI表现,15例PAP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5例PAP共发现病灶16枚,14例单发,1例多发。实质型肿块,单发11例,多发1例,囊实混合型肿块3例,增强后实性肿块明显强化;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灶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PAP具有一定的磁共振特征,对于单发实质型肿块,能明确诊断,多发实质型及囊实混合型诊断较为困难。

  • 标签: 腮腺多形性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动脉性病变采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CE-MRA)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采用3D小角度快速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检查,扫描时间通过透视触发技术来确定,扫描范围选择从主动脉弓到Willims环,扫描得到的原始图像都上交给GE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分析本次所有患者检查结果。结果本次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检查表明没有明显静脉显影,可以将锁骨下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3-4级分支和颈动脉颅内段的血管走行以及血管形态完全清晰的显示出来。本次没有发现异常者40例,占到31.7%,其余86例患者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病变,占到68.3%。本次共发现172段病变血管,其中6段动脉瘤,占到3.5%;6段动脉发育变异,占到3.5%;25段动脉闭塞,占到19.8%;25段动脉狭窄,占到19.8%;27段动脉发育纤细,占到21.4%;83段动脉迂曲,占到65.9%。结论3DCE-MRA可将头颈部血管的实际情况清晰显示出来,而且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创伤,这种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筛查头颈部动脉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头颈部动脉性病变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筛查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