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减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躁动不良情绪运用咪达唑仑的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30例在本院行神经外科术术后躁动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服用咪达唑仑以及进行相关护理前后患者躁动评级以及镇静后各时间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前躁动分级Ⅰ、Ⅱ、Ⅲ、Ⅳ级人数分别为2例、14例、10例、4例,镇静后Ⅰ、Ⅱ、Ⅲ、Ⅳ级人数分别为20例、7例、3例、0例,治疗后Ⅰ级人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镇静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均逐渐改善。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术后躁动病人的干预治疗及护理中运用咪达唑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躁动情绪,调整各项生命体征。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躁动 咪达唑仑 躁动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7岁拟行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诱导期合作度、苏醒期躁动评分、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诱导合作度、苏醒后躁动评分以及在苏醒室停留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减少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在恢复室停留时间,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 小儿 躁动
  • 简介:目的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在缓解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7例全身麻醉术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的同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Z=-4.35,P=0.00)。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术后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可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麻醉 全身 苏醒期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颅脑外伤术后病人躁动原因及镇痛镇静护理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院ICU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158名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对158名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评价,如若评分大于等于5则定义为躁动,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对患者实施持续镇痛镇静处理。结果:在158名患者中,有99名患者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大于等于5,其中颅内因素引发躁动有45名;颅外因素引发躁动的有54名。在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前期,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注入3-5小时左右,患者的Riker评分、心脏呼吸频率均有所改善。结论:受病情因素的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躁动,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借此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ICU 颅脑外伤 躁动原因 镇痛镇静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躁动症状的原因,并实施镇痛、镇静护理,分析其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9年12月接收的32例ICU颅脑外伤术并出现躁动症状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在脑点双频指数检测下实施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Riker评分。结果:造成ICU颅脑外伤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可分为颅内因素和颅外因素;经过镇痛镇静护理,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差异相比有意义,P

  • 标签: ICU 颅脑外伤 躁动 镇痛镇静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的降低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小儿患者,将行七氟醚麻醉+泵注生理盐水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行七氟醚麻醉+泵注右美托咪定的4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时间以及镇静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对比,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手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镇静效果,预防术后躁动发生,降低躁动程度。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泵注 小儿麻醉 术后躁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小儿全麻手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实施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实施七氟烷进行麻醉,实验组40例则实施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躁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可降低小儿全麻术后躁动,不增加术后不良情况。

  • 标签: 咪达唑仑 七氟烷 小儿全麻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术后病人发生躁动的原因及镇痛镇静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躁动产生的原因,并于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应用镇痛镇静药物,观察Riker评分以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有32例患者于术后定义为躁动,其中颅内因素14例,颅外因素18例,经干预后,患者Riker评分以及心率、呼吸频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外伤 术后 躁动原因 镇痛镇静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术后病人发生躁动的原因及镇痛镇静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躁动产生的原因,并于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应用镇痛镇静药物,观察Riker评分以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有32例患者于术后定义为躁动,其中颅内因素14例,颅外因素18例,经干预后,患者Riker评分以及心率、呼吸频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外伤 术后 躁动原因 镇痛镇静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对胸科术后患者躁动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躁动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躁动程度显著降低,表明该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情绪状态。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手术室护理 苏醒期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不同时机导尿,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术后一日导尿管适应性比较。方法将1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术晨在病房导尿;Ⅱ组为手术前一日,由巡回护士访视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麻醉前在手术室导尿;Ⅲ组为麻醉平稳后由巡回护士导尿。对患者就不同时机进行导尿所引起的不舒适感、麻醉苏醒时的躁动情况及术后一日对导尿管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Ⅲ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术后一日患者导尿管适应度,Ⅱ组术后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度较好,Ⅲ组患者较差。结论麻醉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在手术室导尿可提高手术患者对留置尿管的适应度,大大降低麻醉苏醒时的躁动率。

  • 标签: 导尿管插入术 时间安排 麻醉恢复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手术全麻超前镇痛及预防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方法将32例ASAI-Ⅱ级择期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其中治疗组于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芬太尼3mg/kg。结果治疗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吸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例数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全麻术中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并可预防苏醒期躁动发生,术前静注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芬太尼 镇痛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实施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方法 抽选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全身麻醉患者资料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分数、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护理策略,在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预防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体验和康复质量。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护理 综合保温 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