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临床效果及对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0月,以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布鲁氏菌病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4例,西医治疗组85例。西医治疗组给予抗菌素等常规西医支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的中药,6周为1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生化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84/84),西医治疗组为97.65%(8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gG、IgA、IgM、C3、C4、miRNA-155、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G、IgA、IgM、miRNA-155、CRP、ESR、ALT和AST均低于治疗前,C3和C4补体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IgG、IgA、IgM、miRNA-155、CRP、ESR、ALT和AST均低于西医治疗组,而C3和C4补体水平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同时降低CRP和ESR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有关。

  • 标签: 职业病 布鲁氏菌病 中医证候积分 免疫功能 肝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畜禽饲养不断壮大的规模以及日益频繁的流通速度,布鲁氏菌等人畜共患病不仅严重危害着动物的健康,减少畜牧养殖业的效益,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由此可见有效地控制布鲁氏菌的危害范围,减少其危害,进行高效的防治,可以保障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人畜共患病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牛羊布鲁氏菌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无论是对于动物还是人类,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本文旨在探讨牛羊布鲁氏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主要从传播途径、防控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了减少疫情发生和传播,建议加强基层农牧民群众对布鲁氏菌的认识,提升动物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并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

  • 标签: 牛羊布鲁氏 菌病防控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畜禽饲养不断壮大的规模以及日益频繁的流通速度,布鲁氏菌等人畜共患病不仅严重危害着动物的健康,减少畜牧养殖业的效益,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由此可见有效地控制布鲁氏菌的危害范围,减少其危害,进行高效的防治,可以保障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人畜共患病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禽饲养量及其产品流通的日益频繁,人畜共患病问题逐渐凸显。这些疾病,如布、结核等严重威胁了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及布鲁氏杆菌的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控措施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进而全面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布鲁氏杆菌病 人畜共患病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双环醇治疗布鲁氏菌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对96例布鲁氏菌所致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40例使用双环醇,二组46例使用护肝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三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双环醇组患者转氨酶恢复较护肝片组恢复更快(P<0.05)。结论双环醇对布鲁氏菌所致肝损害的疗效较好。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肝炎 双环醇
  • 简介:家畜布鲁氏菌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以羊、牛和猪最易感,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特征主要是侵害生殖系统,引起流产、不孕、睾丸炎等.感染动物可长期带菌,成为对其他动物和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该病曾在上世纪末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家畜布鲁氏菌阳性率逐步升高,疫情有反弹趋势,已成为我省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种.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 诊断 病原学检测
  • 简介:[目的]通过对进口皮张加工地的基本情况和加工人员布鲁氏菌感染状况的流行学分析,为做好布鲁氏菌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事进口皮张加工企业和加工人员发放调查表,选定被调查对象进行一般健康体检与布鲁氏菌病重点检查相结合的体检。[结果]选定被调查对象868人,检出布鲁氏杆菌阳性者6例,感染率为0.69%。布鲁氏杆菌阳性者的临床症状均不明显,有待跟踪随访和进一步卫生监测。[结论]进一步加强进出境皮张的检验检疫和流行学监测,加强人员防护,是防止人畜共患病传入传出,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体健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进口皮张 加工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师新发布鲁氏菌(布)流行特征和现状,找到患病规律,为后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年第三师辖区新发现的布病例流行特点采用描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年度辖区内共报告病例118例,发病率为43.68/10万,主要分布在小海子垦区农牧团场。全年均有发病;各年龄段都有病例报告;男性患病率明显多于女性;病例少数民族群众为主;布高危职业中农牧业人员占首位。结论:近年来师市党委高度重视布病防治,通过进行重点人群干预、健康教育、居住条件改善等举措,第三师布2021较去年发病率有所下降。建议持续加健康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多部门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 标签: 人间布鲁氏菌病 流行现况 第三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布鲁氏菌治疗中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5-2021.5,一年内收治的300例布鲁氏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布鲁氏菌治疗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简称布,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患病的牛、羊、猪、狗等牲畜相互传染和传染给人。本文浅谈了龙陵县牛布综合防控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为牛布鲁氏菌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防控措施 建议
  • 简介:摘要:近几年,由于牛羊调运比较频繁,布鲁氏菌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发病地区也有蔓延的迹象;为了减少布鲁氏菌发生的概率,保障牛和羊的饲养健康,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布鲁氏菌的对策。

  • 标签: 牛羊布鲁氏菌病 风险分析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2020年10月,泸水市上江镇丙贡村蛮辉组发生一例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的病例,怒江州疾控中心与泸水市疾控中心为防止疫情扩散,开展了对疫点基本情况、人员和动物感染、布鲁氏菌监测等情况进行了紧急流行学调查,通过及时处置疫情未发生扩散。调查认为,病例在疫区感染后到泸水市发病的可能性极大。结果提示,应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联合防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布鲁氏菌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邵县首起人间布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学方法对病例流行学史、发病诊治经过、流行学特征等进行流行学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认。结果4例布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染疫羊养殖户雷某玉一家人,且为与染疫羊密切接触者。结论本起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引进的感染了布的山羊;新邵县为布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需从源头上严把染疫动物输入、输出关;加大对农民布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 标签: 人间布病 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天门市首例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病例的流行学特征,查找该病例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非疫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例资料、咨询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以及现场流行学调查。结果患者先后就诊于蒋湖卫生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同济医院”),最后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布,天门市疾控中心迅速介入调查和处置,使得此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爆发流行。结论天门市首例布确诊病例属于病源输入性、隐形感染羊发病及与疫羊接触有关,畜牧部门应加强输入性牲畜的检疫工作,疾控中心应加大布的防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防治意识,以达到遏制布病疫情扩散的目的。

  • 标签: 天门市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 布病
  • 简介:摘要:由于布鲁氏菌的传染性强,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与带菌动物接触,或者是食用这类食物时,都非常有可能会感染。这种疾病具有快速雾化的特点,若不及时防治,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抑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流行学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布鲁氏菌的特点。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人畜间布鲁氏菌(简称布)空间、季节以及年龄分布的变化,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 - 2020年甘肃省人畜间布报告数据,人间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畜间阳性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所的月报信息。人间布病根据年份、月份、年龄、地区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畜间布病根据年份、月份、种群、地区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运用ArcGIS 10.2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流行特征分析,运用Measuring Geographic工具计算2018 - 2020年人畜间布发病重心转移距离。结果2018 - 2020年,甘肃省人间布共报告6 375例,40 ~ 59岁年龄段占总报告的54.96%(3 504/6 375)。其中,2018年1 584例、2019年1 787例、2020年3 004例。人间布高发时间为7和11月份。畜间共检出布阳性牲畜48 180只,其中阳性羊47 342只,占检出总阳性数的98.26%(47 342/48 180)。畜间布高发时间为10月份。14个市(州)中畜间布报告主要集中在庆阳市、张掖市、酒泉市。人间布发病重心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畜间布发病重心2018年位于武威市境内,2020年位于庆阳市境内。结论甘肃省人畜间布病例呈增长趋势,部分地区存在人畜疫情分离问题,应主动加强监测力度,落实高危地区人畜间布防控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态势。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特征 发病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