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20年秋季在拉尼娜大气候背景下,长沙市境内出现了持续性的阴雨寡照天气。本文结合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并将其与历史同期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均刷新了历史同期新低,平均气温则仅次于历史第二位;由于低温湿冷害及阴雨寡照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对当地水稻生产的危害较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该阶段的中稻不适宜收获,在种植稻倒伏后出现了穗上芽现象;晚稻处于抽穗扬花期,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的出现延缓了抽穗速度,使得抽穗期延长,阻碍了颖花正常开放、散粉、受精的正常进行,子房发育受阻,极易出现不育现象,增加了空壳率,降低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简介:摘要:强降雨作为库尔勒地区最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之一,由此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 2016 年 7 月 9 日发生在库尔勒机场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为例,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实况、天气形势与物理量诊断等角度针对本次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0hpa 急流、 500hpa 切断低涡、 700hpa 风向辐合与地面弱冷空气等多种系统的共同作用为本次强降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尼伯特”台风外围气流的影响与作用下,水汽辐合与水汽通量输送为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冷平流形成的下沉运动,而暖平流则形成上升运动,在强降雨边界层位置处,正负温度平流将会形成扰动作用,为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持续与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200hpa 高空辐散明显增强,低层辐合强度较弱,由此产生强烈的抽吸作用,为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浙江省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20年6月24日发生浙江中南部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6月24日200hpa高空有显著分流区,500hpa有低槽东移且588线走向对西南气流发展加强十分有利,700hpa和850hpa的低涡切变位置基本重合,近地面1000hpa存在强辐合,且6个小时后的强降水落区中心与1000hpa的地面辐合中心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850hpa、700hpa的水汽通量散度大负值区对于其未来6小时后的强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对流抑制能量与对流有效位能的差值不大时,只要有合适的触发机制,且其他对流指数条件较好,强对流天气还是比较容易爆发的;850hpa和500hpa的假相当位温差值(△θse=θse850-θse500)可以作为衡量强对流天气过程不稳定能量的参考指标;垂直速度变化可以作为衡量强对流天气过程动力条件好坏的参考指标;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跃增、强度维持等变化趋势对于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警存在很好的指示作用。
简介:摘要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 NCEP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 2018年 8月 8日出现在天津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本次强对流天气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边缘系统的高温高湿以及高空槽东移冷空气扰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天津市存在着显著的水汽通量辐合,水汽供应条件较好,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给予有利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这对于上升运动的维持比较有利, 从而为强降雨、雷电天气的发生给予了动力触发条件。与此同时,此次天气过程天津市大气层结不够稳定,释放了不稳定能量,推动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8年7月宁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发生前,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为2槽1脊型;200hPa宁夏北部处在分流区,高空辐散抽吸,上升运动越来越强;500hPa的西南气流、700hPa的偏南气流以及850hPa的偏东气流在贺兰山东麓汇合,陇中分布着切变线,500hPa形势场上588dagpm线西伸,这些为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形势。在暴雨天气发生之前,宁夏银川积累了不稳定能量;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以及低空急流把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以及汽输送到宁夏银川一带,促进暴雨天气的形成。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上旬阿里地区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中北部的584线外围则有冷空气倒灌,在青藏高原上空与来自印度的季风低涡前部偏西气流汇合,并形成了较为典型的辐合切变线,该系统为阿里地区极端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00hPa高空处整个阿里地区位于负散度控制区,而200hPa高度处则位于正散度控制区内,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对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阿里地区上空的假相当位温值相对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性,促进了强降水天气的出现。
简介: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NECP/NCRE再分析、雷达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21年7月10日凌晨发生在普陀本地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共同影响是造成此次强对流过程的主要原因;(2)高空低槽底前部的西南急流以及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的加强,有利于三层水汽的辐合,为暴雨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输送条件;(3)白天日射影响的较高气温易积累不稳定能量,形成绝对不稳定层结,而高空槽后冷空气的渗透,与低层暖湿气流形成的“上干冷、下暖湿”的特征,有利于触发不稳定能量;(4)雷达产品能较及时和准确的监测到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是预报预警等方面极为有效的工具。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5月16日冷水江市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低空切变线、高空槽以及西南低空气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冷水江市处在东部槽的槽底短波槽的槽前区域,并且处在西南急流入口位置,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外围低层西南暖湿气流越来越强。低空急流不断向冷水江市一带输送暖湿气流以及水汽,促使大气不稳定层结比较显著,同时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这些均推动了本次暴雨天气形成和发展。此次冷水江市暴雨天气的水汽主要源于我国西南方向。在低空西南气流的影响下,水汽沿着南亚、我国广西、贵州通道朝着湖南省源源不断地输送,为冷水江市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带来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冷水江市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垂直速度场上中低层也具备上升运动,为暴雨天气的发生带来动力机制,在天气发生过程中,冷水江市存在较强的不稳定能量,这非常适宜于暴雨天气的发生。
简介:摘要: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停止编号后,其残余环流继续北上,在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发展对峙中,沿引导气流北上影响山东。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逐渐加强合并形成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造成不稳地层结。潍坊的强降水产生于低涡东侧暖式切变线南侧的偏南风低空急流里,属于暖区对流性降水,午后低空急流加强北推,588线短暂略微南落,使得急流东偏北移动,配合热力条件均有增加,产生了一定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垂直风切变达中等强度,且CAPE值较为适宜,为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环境条件。大气可降水量达70mm以上,850hPa比湿达16k·kg-1左右,为暴雨、大暴雨和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午后强降水回波表现出明显的对流性,我市南部动力辐合和水汽条件配置较好,出现了列车效应。卫星云图TBB小于-72℃的区域强度维持且位于我市中南部上空,持续时间3h左右,短时强降水产生于TBB值最低区域和亮温梯度大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