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近代政治哲学最高分野,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对立构成了马克思进入政治哲学思考总背景。个人与社会作为道德政治两种主体其实是政治哲学理论反思产物,西方社会结构深刻变迁在这两大原则消长背后进行着。按照西方哲学对于政治原初理解,政治最高目标是道德性,即“应当存在正义”,政治本质则是精神自由创制领域。

  • 标签: 马克思政治哲学 个人与社会 社会原则 西方哲学 哲学理论 道德政治
  • 简介:<正>如果说先秦儒家(主要指孔子和孟子)是以道德理想提升而达到超越自我和世俗限制,以实现其超凡人圣天人合一境界,那么先秦道家(主要指老子和庄子)则是以其精神净化而达到超越自我和世俗限制,以实现其对自由精神境界追求。如果说先秦儒家采取是一种积极肯定人生、提高道德学养方法来实现其超越,那么先秦道家则是以消

  • 标签: 精神境界 性问题 肯定人生 道德理想 内在精神 普遍原则
  • 简介:孟喜为西汉象数易创建人,其易学后人称之为“卦气”。卦气乃结合“学”与“术”成一结构庞大思想体系。就学而言,乃承受先秦伏、文、孔三圣易学精神;就术而言,乃用于当时流行占断灾异、吉凶及祸福。然而后世易学界受儒学重经思想影响,多轻视象数,以“术家”视孟喜。作者兹特提出孟氏卦气对于六十四卦卦序之排列。并详作象敷之解析,以见孟氏易学实具有学术思想之价值。

  • 标签: 孟喜 卦气 卦序 四正卦 十二辟卦 象数学
  • 简介:信息公开过程曲解、裁剪引致信息异化是规划编制部门与建设单位为规避组织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决策义务微妙机会主义策略。本文分析了基于分工深化条件下个体知识接受机制、不同预算约束线下个体效用异质性两类信息异化现象,从信息证明费用维度对抑制机会主义司法治理给出与传统环境法学不同结论,并据此提出着眼于激励而非强制推动义务履行制度框架安排。

  • 标签: 分工 异质性效用 信息异化 司法治理
  • 简介:荀子思想蕴含着深刻生命伦理内容,且富有独具理论特色。荀子认为人生命本质与人先天之性并没有内在自然联系,人之为人并不取决于人先天之性,而在于人拥有一种反制其性能力。"性不足以独立而治",必以礼义治之,人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荀子阐说生命问题基本理路。在这一理路下,荀子深刻揭示了礼义之于人生命重大意义,即:礼义对于人生命并非仅具规范意义,它更是人生命本质和主体性得以显证基本方式。礼义与人生命本质和生存意志存在高度同一性,其实质是人基于主体精神自觉而建构出来合乎人生命意志规范,是人精神存在客体形式。因之,荀子才将对礼义恪守视为养护生命根本方式。这些构成了荀子生命伦理思想主要内容,也体现出荀子生命伦理思想独特意义。

  • 标签: 荀子 生命伦理 礼义 养生
  • 简介:在近代早期英国医疗行业,商业利益与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的人道追求之间一直存在冲突。一方面,处于特权地位医生通过各自协会限制行医人数以增加自己收入,药剂师卖药赚钱。另一方面,英国由于基督教影响,有较好济贫与慈善传统,再加上后来政府干预,还有医生护士自发行为,构成了医疗行业制约商业利益的人道主义因素。本文探讨了这种天使与魔鬼并存现象,以期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些许启迪。

  • 标签: 内科医生 药剂师 人道追求 商业利益
  • 简介:从汤用彤先生《魏晋玄学论稿》开始,魏晋玄学在本体论上突破,业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通识。在“魏晋玄学流别略论”一文,汤用彤先生有这样一段经典论述:“魏晋之玄学则不然。已不复拘拘于宇宙运行之外用,进而论天地万物之本体。汉代寓天道于物理。

  • 标签: 本体论 《魏晋玄学论稿》 中国哲学史研究 郭象 汤用彤 万物
  • 简介:在职业协会惩戒,一方面,惩戒决定人不得对裁决结果享有个人利益,尤其是金钱利益,同时,也不得对被惩戒人存在着个人偏见;另一方面,惩戒决定人应当保持独立性,通过内部职能分离制度可确保惩戒决定人独立性,这兼顾了公正和效率双重价值。另外,可采合理怀疑标准作为撤销职业协会惩戒决定或主张该惩戒决定无效判断标准。

  • 标签: 无偏私 职业协会惩戒 适用
  • 简介:4月25—26日在中国台中举行,由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主办。会议涵盖儒家、道家与佛教等研究领域相关议题,其中儒家方面包括先秦伦理学、政治理论、新儒家等主题,旨在对中国哲学“心”与“自然”或“本性”提供完整检视。

  • 标签: 中国哲学 “自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儒家 东海大学 政治理论
  • 简介:《老子道德经注》所谓“自然”包括两种含义:广义上“自然”是指人类本性当中所固有的天地之性、“知”和好恶取舍之情等多种能力;狭义上“自然”用来称谓实现“无”或整体性存在能力。通过自愿地运用“无”或“以无为用”,人类不仅可以成就“上德”和德性,而且也能消除“下德”和仁、义、礼弊端。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提出,只有以“上德”与德性为“本”,人类才能有效地驾驭—F德”与道德规范所代表“末”。

  • 标签: 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 自然 德性 本末
  • 简介:姚配承惠栋、张惠言汉易之学风,博采汉魏诸家易注,以郑玄易学为旨归,会通融摄诸家之长,能有己得。在易学上既摆脱了王弼“扫象”说义之解经路向,又不依从以虞氏易为代表汉易象数派之纯粹为寻象而寻象之解经路向,开拓出了涵具二者之长“象义”兼顾解经方法论。最终形成了以“元”理论为根基,以“爻画变化”理论为主要解经方法易学体系。其思想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沟通象数、义理宏大学术视域。

  • 标签: 姚配中 周易姚氏学 元理论 爻画变化
  • 简介:在古代,传统术数(也称数术)内算与外算是一个整体。在两千多年历史时期中,从教育史、从业者身份认同与知识结构,以及史籍对二者记载和二者在数术整体功能权重等方面来看,“外算”是以“内算”婢女身份出现。从《四库全书》起,这一观念发生改变,而在阮元等人所编《畴人传》,内算与外算之关系发生了易位。通过对晚明前清中西术数、中西文化会通考察而发现,这一易位有其必然性。但是从人类文化未来发展来看,二者关系及各自前景值得深入思考。

  • 标签: 数术 内算 外算 易位 中西会通
  • 简介:在现代中国思想,“哲学”及植根于它整个学科体系以一种几乎无远不届力量影响着中国人对自己传统体会与解释。如想避免对传统思想作出素朴与简单解释,那么在理解传统之前,反思据以理解整个框架与境阈,应当是比较审慎稳妥做法。在不可避免地把“中国思想”问题化之前,也应尝试着将“哲学”问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哲学思潮不断历史流变,找到那个通常据以判决中国思想哲学观,并将之变成追问对象。牟宗三直接依据亚里士多德四因说重新解释中国古典思想努力不可谓成功。所谓哲学之第一开端是在存在一本体问题引导下建立先于生、同于生体系。

  • 标签: 哲学思潮 中国思想 可能性 传统思想 中国古典思想 学科体系
  • 简介:万历以后明后期,在我国自然科学思想,已经孕育着近代因素。这一因素出现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倡导实学和具有早期启蒙色彩进步思想之出现,以及传统科学走向大总结。自然科学思想近代因素,首先表现在数学方面。“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对数学作用认识,排除了神秘主义象数学,认识到自然界一切事物以“数”作为表现形式,且把“数”作为探求自然和检验客观事物规律“理”科学认识之基础和方法,接近了近代实验科学理论认识。运用科学观察和实验手段,是这时期不同于实用科学又一重要表现。学科交叉和综合,出现了大百科类型文化巨子,也是值得注意动向。因此,在明后期西方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之前,我国自然科学思想已经独立地出现了近代因素,它也将缓慢地走向近代。

  • 标签: 明后期 徐光启 耶稣会传教士 天文历法 十六世纪 历史条件
  • 简介:关于《武》“未尽善”原因,历来主流观点是:周武以征伐取天下,不如虞舜揖让而受。此观点或导向德由天授,或导向仁义两难,这显然与孔子思想相悖。除此之外,古今学者又提出了“未致太平”说和“声淫及商”说,这两种解释同样各有漏洞。考察《论语》“善”字用法,可以得出:“尽善”并不是指道德无亏,而是指达到完满境界。进一步分析表明,美与真的统一是实现“尽善”途径,《武》乐因夸饰伐纣正义性而有违于此,所以孔子称其“未尽善”。在孔子理想,美具有伦理意义,伦理具有审美的价值。

  • 标签: 孔子 《论语》 美学 天命
  • 简介:与启蒙精神对话,至今仍是思想界不能回避挑战之一。特别对于中国学者来说,站在古与今、与西双重难题之间,既要探索启蒙本身历久弥新价值,又要尝试回答这种价值对于当代中国思想与实践意义何在。这里选编一组文章,分别从启蒙思想历史性构成、中西“理性”观比较、启蒙精神与中国现代化,以及启蒙传统现代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揭开了“启蒙”神秘面纱,阐述了启蒙精神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启蒙精神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很强代表性、启发性和很高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正如启蒙是一项未竞事业,关于启蒙研究同样未完待续。

  • 标签: 启蒙思想 《判断力批判》 现代化事业 启蒙精神 视阈 现代价值
  • 简介:唐明贵博士所著《(论语)学形成、发展与衰》一书,于2005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在他博士论文基础上加工而成。全书有20余万字,共分六章,资料丰富,论证严谨,颇多新见,可以说是近年来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细致论述《论语》学学术专著。通读全书,有如下特点:

  • 标签: 《论语》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力作 博士论文 资料丰富 学术专著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冲击,文学所负载价值观和审美韵味出现了感官化和娱乐化倾向.面对文学作品商品经济欲望主义泛滥和道德精神荒芜,山东作家刘玉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道德痛苦和人性变异,在复杂文化语境下,立足现实,努力挖掘儒家文化现代价值.本文拟从社会转型期价值重构角度,梳理刘玉栋小说中蕴含儒家文化基本内涵:“仁者爱人”“积极入世,讲求弘毅之道”和“义利情观”,旨在凸显市场经济条件下,儒家文化依然是价值重建主要理论来源和文化依据.

  • 标签: 市场经济 儒家文化 精神家园
  • 简介:德国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理解和研究长期以来存在重视先秦、轻视宋明倾向,但德语世界对朱熹思想译介活动和阐释工作也并非没有其积极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其译介活动悠久历史和阐释工作层出不穷上。对朱熹思想在德语世界接受进程考察有助于我们为一场真正对话做好准备,然而目前所看到德语世界朱熹思想研究大都不能令人满意,都还难以经得起学术性严格推敲,这一现象反过来必然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思想对话真正本质。

  • 标签: 朱熹 理学 德国汉学 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