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诊断为15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15例患者均有禽类接触史,均以发热就诊,病情进展快,实验室检查中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15例(15/15),其中CRP最大值超过200 mg/L者8例(8/15),白细胞计数正常10例(10/15)、升高5例(5/15)。早期CT表现主要为肺部局限性结节或斑片状实变影,可出现“晕征”,2~5 d快速进展为大叶性实变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病灶实变影周边常见“细网格征”,常伴有胸腔积液。该研究提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仅依靠CT表现诊断困难,对于高热患者,临床提示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而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时,且具有鸟类或禽类接触史,需考虑该病的可能,尽早行mNGS检测病原体,使患者及时得到精准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肝癌热消融治疗术后残留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单发最大径≤3 cm首诊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70岁83例,70岁及以上24例。以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为治疗手段,4~6周后复查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有无强化判断肿瘤是否已失活,并通过术前术后的CT或MRI对照判断是否完全消融,以此评估消融疗效。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及毗邻、消融方式、肝炎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消融残留危险因素。结果完全消融101例,残留6例,残留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近血管结构、分化差、甲胎蛋白(AFP)≥200 μg/L为消融残留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为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2.26,95%CI 0.25~20.50,P=0.030)。结论肿瘤低分化是热消融治疗小肝癌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应术后行严密随访,并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1例发热伴肝损伤患者的诊治经过,提高对Q热的认识,为类似患者的诊治思路提供借鉴。方法报道1例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急性Q热。以"Q热"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50年1月到2021年10月。结果共检索到133篇文献,筛选其中具有比较完整的临床资料的国内个案22例,加上本文报道1例,共23例,23例均为散发病例。男19例(82.6%)、女4例(17.4%),男女比例约为4.8∶1,年龄范围为12~73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头疼、肌肉酸痛、黄疸、乏力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漏诊率极高,确诊需要依据血清学抗体,目前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能提高确诊率。多西环素治疗有效。确诊后23例Q热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在我国,Q热仍是一类被忽视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中针对发热待查伴肝损伤患者,需警惕Q热的可能,减少因漏诊导致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简介:摘要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作为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对光照依赖度较强,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必须配置辅助加热系统。本文就目前常见的几种辅助加热系统优劣势进行分析,以便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设计中更好地优化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的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演变、病原学、治疗过程及结局,从而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经验。结果本组3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的特征:均有明确的禽类、鸟类、野生动物接触史,高热(体温>39 ℃)、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病情进展迅速,以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为主要表现,对心、肝、肾的损伤较轻;实验室检查:C -反应蛋白(CRP,均>200 mg/L)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0.90)均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WBC)和降钙素原(PCT)升高不明显;影像学检查:胸部CT表现为肺部炎性浸润伴间质性改变,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胸部X线表现为大片状模糊阴影,呈扇形或楔形,达胸膜边缘。治疗7 d行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R)显示病灶缩小、渗出减轻,治疗11~13 d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缩小。确诊依赖于宏基因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基因检测;对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敏感。患者经抗感染治疗2~3 d后体温降至正常,均为10 d后撤离有创机械通气。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总病程20~30 d。结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病情危重,中重度ARDS及休克多见;早期诊断有赖于基因检测,经合理救治,患者愈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痰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2月-2018年2月石家庄市中医医院112例AECOP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2组均治疗2周。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odified version of British Medical Reseach Council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mMRC)评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采用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进行症状、活动能力、心理、睡眠和社会影响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定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痰热壅肺证症状评分,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氧饱和度(SaO2)、PaO2及PaCO2分析;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51/54)、对照组为77.3%(41/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8,P=0.023)。治疗组治疗后mMRC和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233、17.111,P值均<0.01),咳嗽、喘息、气急、发热、口干、便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717、29.387、27.227、30.268、28.430、29.738,P值均<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52.34±5.79)%比(46.98±5.72)%,t=4.817]和FEV1/FVC[(61.36±6.52)比(56.93±5.94),t=3.675]均高于对照组(P<0.01);SaO2[(90.11±9.53)%比(83.56±8.84)%,t=3.684]、PaO2[(91.22±9.79)mmHg比(85.18±8.80)mmHg,t=3.354]高于对照组,PaCO2[(44.75±4.94)mmHg比(51.05±5.46)mmHg,t=6.261]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6/54)、对照组为7.5%(4/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肺功能,升高SaO2及PaO2,降低PaCO2,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追踪的细节把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评估追踪的细节把控管理。采用工作管理质量问卷、工作能力问卷、灭菌合格率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管理后4周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工作管理质量问卷、工作能力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目测法、放大镜法、ATP生物荧光法的器械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追踪的细节把控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管理质量和工作能力,提高器械灭菌合格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查对制度结合"3C"模式对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使用的83件消毒供应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12月实施查对制度联合"3C"模式前的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纳入对照组(n=39),2021年1~6月实施查对制度联合"3C"模式后的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纳入观察组(n=44)。比较两组清洗消毒质量、器械质量管理情况、工作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清洗消毒优良率95.46%(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记录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灭菌合格、护理质量、器械回收、交接工作、无菌物品发放及时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管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器械包装不规范、器械发放时间延迟、手术器械丢失、手术器械损坏,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18%(8/44)显著低于对照组43.59%(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查对制度结合"3C"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手术器械进行管理相比,前者可显著提高消毒供应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改善器械质量管理合格情况与工作质量,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中记录的心房扑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与脑卒中事件的相关性及抗凝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植入CIED患者,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收集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或经腔内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心房激动频率≥250次/min,持续时间>6 min)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房高频事件(AHRE)信息,记录随访最长房颤/房扑持续时间和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脑卒中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比较不同持续时间房颤及抗凝方案对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共植入2 342例双腔CIED,2 136例完成随访,年龄(68.9±9.6)岁,其中男868例随访(42.4±16)个月,24.3%的患者记录到AHRE。根据房颤/房扑最长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无房颤组(75.7%,1 618/2 136)、<1.0 h(3.7%,79/2 136)、1.0~5.9 h(4.4%,93/2 136)、6.0~23.9 h(6.3%,135/2 136)、≥24.0 h(9.9%,211/2 136)5个组。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与无房颤患者比较,6.0~23.9 h房颤组的脑卒中事件增加3.8倍(P=0.04),≥24 h组房颤增加脑卒中风险17.3倍(P<0.001),该2组患者抗凝治疗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P=0.044)。结论房颤持续时间6 h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规律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房颤持续6 h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启动抗凝治疗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