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汉语动趋“V起来”可以分为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三种基本语义类型,这些类型的重合又可以产生若干歧义结构。“V起来”的语义类型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动词分为若干次类,利用这些次类可以使“V起来”得到分化。位移义、结果义“V起来”与体貌义“V起来”在句法表现上存在着一系列对立,最为突出的是V的受事要求与位移义或结果义的“V起来”同现,而强烈排斥体貌义的“V起来”。这一现象可以概括为“受事同现准则”。

  • 标签: 动趋式“V起来” 语义特征 句法分布 受事同现准则
  • 简介:普通话29个句末语气词可以分为两组5类7种。它们两三个在句末迭用时构成的迭用系统包括两个一级类型、22个二级类型、51个三级类型、74个四级类型及其134个具体迭用。其中,二迭占绝大多数,三迭是极少数;原型迭用占绝大多数,非原型及边缘迭用是极少数。普通话语气词句末迭用系统具有一定的语言类型学意义,该系统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语气词 句末迭用式系统 二迭式 三迭式 原型迭用 非原型迭用
  • 简介:"X比Y还W"是一种传递反预期信息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还"是个反预期标记。各种类型的"X比Y还W"都传达反预期信息。"X比Y还W"与"X比Y更W"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用来传达反预期信息,后者用来表达递进的语义关系。

  • 标签: X比Y还W X比Y更W 反预期信息 递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同时还要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参与到研究和讨论中,与学生一同创造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平台。教师还应该保持一种平等的观念,在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当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的时候,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实践当中,拿出量角器与学生共同进行度量,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同学习知识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共同学习知识的知己。相信在这种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相应提升,充分展现出探究性学习的效率。

  • 标签: 小学 数学 探究式 遵循 原则 策略 探索
  • 简介:摘 要:在对汉字注音深入探讨研究基础上,提出用简符替代字母的新理念,设计出简明而科学的“简拼音”新方法,由此不仅解决注音问题,而且催生出一款具有表音和真正文字功能的“表音汉字”新字体,这在字幕注音、电子阅读、汉字输入、教学教改、双语培训等领域都有现实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对汉语拼音的简化改革,也有投石问路、引发国人和社会重视和思考的作用。

  • 标签: 汉字注音 简式拼音 表音汉字  应用价值
  • 简介: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了"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始事态,"着"可以标示活动持续或遗留状态持续事态。存现构中存现动词跟"了"或"着"的共现与动词内在过程特征有对应关系。具有"起始"过递"持续"或"持续"过递"终结"特征的呈现或附着动词在存现构中跟"了"和"着"都能共现。"了"、"着"可替换的存现句在反映事件过程的事态特征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语义、句法、语用和语篇中都有所反映。

  • 标签: 事件过程 存现构式 "了" "着" "着"替换 认知解释
  • 简介:普通话的重叠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层面构成:重叠1在第一层面构成,这一层面不具有循环性,只有轻声规则与之对应。重叠2是在稍后的层面上形成的,词汇形态构成的过程在这一层面上是多层次的,与之相对应的音系规则是三声变调和轻声规则,循环规则三声变调在后循环规则轻声规则之前运用。

  • 标签: 重叠式 三声变调 轻声 词汇音系学
  • 简介:安徽岳西话中存在着一种体范畴和情态范畴相结合共同表时范畴的特定结构“等着要(V)”。与普通话相比,岳西话的“等着要(V)”已发展成为一种形义兼备的固定结构,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表最近将来时。因此,宜将其处理为一种构。该构的构义不是表体而在于表时,同时兼具情态功能,表示客观义务或说话人对最近将来事态的预测或推断。岳西话“等着要(V)”构的语法化路径及动因与英语中的表将来时结构begoingto相类似,都是语法结构的语法化。这种借助动词及其体标记等手段表将来时的现象不仅在汉语中少有,就是放在世界语言范围内也不多见,无疑具有类型学价值。

  • 标签: 岳西话 等着 最近将来时 构式
  • 简介:本文从A.Tarski真之语义理论发展出工具性语言扩展.在扩展的几个实例里(在同一个叙述语篇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解释;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对话方式的描写;评论语篇对原语篇的解释;翻译)重点提出了语言哲学翻译论.本文揭示了来往于社交世界与心智世界中的工具性语言运用的三条规律:频率的再度解释(分析的重点);对原来文本的解释总是发生演伸与变通以及与恢复真的斗争;对象语言之后一般都有工具语言跟着发生.工具性语言扩展的异常大量的运用,对人的活动与行为,对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语言性行为的某些本质.

  • 标签: 对象性语言 工具性语言 扩展式 真之语义理论 解释
  • 简介:现代汉语中“看在x的面上”是一种既常用又能产的构,可以表达“请求”“宽恕”两种看似矛盾而又实质相通的构义。构义的生成机制源于熟人社会背景下的语用推理,而构的使用则是一种基于面子维护的话语策略。从历史上看,这种构在五代时期开始出现,并最终在明清时期完成固化历程。

  • 标签: 构式 语义功能 固化历程 语用特征
  • 简介:<正>“设”格,是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形象生动地说明某一问题或某个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1)在开展文艺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反对简单的粗暴的批评.也要防止虚伪的自我批评。现在有这么一种情况:对别人的批评不适当.对自己的批评也不是真心诚意的……对人家用的是一种加法:1+(-1)=0,“1”是说好的方面,“-1”是说不好的方面,两方面一抵消.还是等于“0”。对自己则用的是减法:1-(-1)=2.用所谓的自我批评把自己打扮得更美。(李富平《妙用数字巧说理》,《应用写作》1997年第7期)(2)著名数学家高斯与化学家阿伏加德罗为数学与

  • 标签: 修辞手法 数学公式 自我批评 简式 阿伏加德罗 双休日
  • 简介:本文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二项领属性定语后的“的”字隐现规律进行了专门考察,发现不带“的”的领属性定语倾向于与易带“的”的定语相组配,而带“的”的领属性定语则倾向于与不易带“的”的定语相组配,这一规律反映出,在二项定中短语中,领属性定语后“的”字的“隐”与“现”与其他定语后“的”字的“隐”与“现”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发现,定语本身的语义类别以及语体因素也是制约二项领属性定语后“的”字隐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二项式 领属性定语 “的” 隐现
  • 简介:传统英语同义词词典的辨析多采用解说,即用完整句子对各词异同加以解释说明,篇幅较长但实用性较差。呈现辨析则把同义词的差别呈现给读者,须读者自行提炼或总结,优点是简洁、直观、产出性强。文章以《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例,探讨了呈现辨析的不同形式,并讨论了相应的五种翻译策略,即突出核心词义、兼顾用法信息与语义信息、保持词性一致、规范常用表述、补全隐含信息。

  • 标签: 同义词 解说式辨析 呈现式辨析
  • 简介:摘要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发问,学生提出问题“彩虹的颜色有几种呢?”这个时候教师从学生的认识程度考虑,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教学道具三棱镜,在阳光下面三棱镜的光芒折射在黑板上,非常美丽,折射的光芒有七种颜色。

  • 标签: 小学 美术 学习型 兴趣 能力
  • 简介:本文旨在借用一个苏格拉底的寓言为比较修辞学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论。作为一项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比较修辞学面临一个定位的问题:是把它定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西方多数学者倾向于前者,并提出某些颇有影响的研究方法。本文借鉴流传在西方人类学科里的这个寓言,在批评这些研究方法后,建议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一整体,并提出“三元法”来重现修辞相辅相成的表演性和方法性,推进比较修辞学的研究。

  • 标签: 修辞 比较修辞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表演性 方法性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正>“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是《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们落草前向往的生活,上梁山后的日常生活,也是他们夸赞的“好不快活”的生活。《水浒传》中的好汉们,以山东的水泊梁山为根据地,活跃于山东、河北、江苏一带。“大碗吃酒”中的“吃”可能是方言用词,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般用“喝”。山东方言中虽然说“喝水”、“喝茶”,但也说“吃井水,还是吃自来水?”“大碗吃酒”中的“大碗……酒”,不要与北京人所说的“大碗茶”混同,以为是“吃(喝)”“大碗酒”。“大碗

  • 标签: 《水浒传》 句式 大碗茶 “吃” 水泊梁山 山东方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提问是老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才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本文笔者从五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即以情境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问题;重新定位教学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以合理提问为基础,实现教学与问题的完美搭配;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注重课后延伸,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高中语文 问题式教学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