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溪山琴况》的标题形式切入,通过考察各况标题的双音节连用,认为《溪山琴况》的文本构成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分离:一方面,二十四个况题单字大多是由当时文学写作中常用的双音节词切分而成,并非来源于对各况内容的概括;另一方面,徐青山是以自己内心的整体琴学来对这些前置况题作出漫谈式的回应,每一况的内容并非是规整的、有计划的构思。因此,我们并不能概括出每一况的封闭性独立内涵,《溪山琴况》的文本整体上应当作为一个“渐变光谱”式的结构来理解。

  • 标签: 况题形式 双音节 文本呈现 渐变光谱
  • 简介:文章以作者的论著《街头音乐》为例,阐述不同叙事对象、叙事表达和叙事身份只是从手段和视角的选择上进行思考,然而,音乐人类学叙事的终极关怀是人文精神的诉求。《街头音乐》在叙事中一直将此作为基点。把美国街头音乐活动视为一种文化存在方式,透过对这种存在方式角度的探究来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所反映的人文特征。作者提倡学术是人创造的,学术是人的学术,学术的重要责任是诉求人文关怀。

  • 标签: 街头音乐 叙事 人文关怀
  • 简介:16世纪俄罗斯多声部仪式(合唱)音乐中反映出的有关起源、背景等情况,以及作品在声部组合形态上的三种表现(可概括为支声式、依附式和对比式三类),是为世界范围内早期多声音乐中保存较为完整,发展线索较为清晰并具有特色的资料。三类形态在体现各自不同特征的同时,又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此外,作品的和声方式,包括了调式背景、不协和音状态、声部进行与低音形态、终止式等几方面,亦形成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尤其是不协和音的手法与作用,有着令人深思的特色。俄罗斯在这时期的仪式音乐,不仅反映了俄罗斯早期多声音乐的成果,亦在一定程度上披露、显示了早期单声部音乐往多声部音乐迁移、变化过程中声部形态与和声方式的演变规律。作为早期多声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单声音乐向多声音乐演化过程中保留较为完整、最初线索比较清晰的历史数据,虽然这些作品在产生时期上要大大晚于西欧同类作品,却由于其作品的实证价值(西欧最初的多声乐谱,实质为理论范例,很可能存在了更早的实例却未能得知)而引人注目,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 标签: 俄罗斯 多声部仪式音乐 16世纪 早期合唱曲 声部形态 和声方式
  • 简介:文章根据蓝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富于半音变化的特点以及善于渗透和嬗变的独特性能,提出了蓝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在同中音理论体系、(甫页)曾乐学体系中运用的新说,并详述了其意义和方法。

  • 标签: 蓝狄尼六和弦 同中音理论 (甫页)曾乐学体系
  • 简介:本文以探讨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基础,考察音乐表演美学的基本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音乐的存在方式特别是音乐在表演中的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本体构成、对古代作品的二度创作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判断音乐表演质量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本文认为音乐表演应把握作品的"同一性"内核,在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二度创作,实现富有生气的表演:为此表演者应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研究和体验作品的精神境界和美学趣味,并吸取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成果,作为表演的基础或依据.

  • 标签: 音乐作品 存在方式 表演 二度创作基础 本体论 音乐表演
  • 简介:本文以当代优秀古筝曲《箜篌引》为例,讨论其创作构思意向与演奏表达方法之间的关系问题。文中通过分析作曲家蕴含干作品中的创作立意、表达意向和表现手法,提出实际演奏中应如何既忠实于原作意图,又融入演奏者表达手法的一系列艺术表现问题。文章虽以一首具体作品为例展开论述,但论及的问题实际上涉及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和表演中应普遍关注的“构思”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古筝 《箜篌引》 创作构思 演奏表达
  • 简介:<正>1988年9月至1989年5月,美国印第安那州曼彻斯特学院音乐系主任约翰·布莱纳教授应邀在沈阳音乐学院讲学一年。其中,主要讲授《西方音乐史》、《曲式分析》与《声乐》等课程。笔者有幸聆听了他的音乐史课,并觉得有引起我们思考与借鉴的地方,因此,撰以成文,述评如下:

  • 标签: 音乐历史学 讲授方式 巴罗克音乐 历史整体性 知识结构 音乐学家
  • 简介:随着信息传播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信息的融合与交流、传播,超乎我们的想象进行着,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下世界发展的显著时代特点。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美术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因此,本文作者客观阐述了多元文化时代特征,多角度探讨了多元文化时代下美术教育新理念,多元文化时代下美术教育方式

  • 标签: 多元文化 时代 美术教育 方式
  • 简介:本文认为:在认同现象学哲学美学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音乐存在方式,理解音乐作品的存在,主要涉及问题包括:1.纯意向性对象概念,2.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不同类别,3.先验问题,4直觉问题。

  • 标签: 现象学哲学美学 音乐作品存在方式
  • 简介:文章通过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特定视角下,以国人乐评写作意识、写作状态作为理解、关注对象的出发点,解读西方乐评三百年经典文论的文本现象,在观察其文论整体形式特征、领悟其文本写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试图论述其存在方式,以此倡导建立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某种有效途径即有必要介入的感性经验描写方式

  • 标签: 西方音乐批评 文本经验 音乐审美 本体 存在方式 感性经验描写
  • 简介:笔者通过多年传统高中学生艺术队的组织工作,发现传统学生艺术队最大的问题来自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实践,笔者与学生创建出以学生社团为模式的新型高中学生艺术队,社团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为运行机制,笔者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参与社团的活动,辅助学生的艺术活动,师生通过双向选择来实现合作成长。

  • 标签: 高中学生 艺术活动 双向选择 成长 合作 培养
  • 简介:人类学民族志经历了从业余民族志到科学民族志再到实验民族志的演进,研究方法从“摇椅式”收集到“参与观察”再到主客位叙事的转变;西方音乐学也从业余的“异国情调”的音乐记录到实验室音体系比较(比较音乐学)再到关注文化研究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而我国的民族音乐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从方志性的音乐集成编纂逐步走向音乐人类学学理,走向人类学民族志的文化“深描”,进行着音乐民族志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民族志 音乐民族志 民族音乐 方志 深描
  • 简介:作为音乐教师的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们喜欢活动性强、趣味性强、游戏性强和具有竞争性、研究性、挑战性且能参与评判的音乐课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

  • 标签: 音乐课 教学方式 音乐教师 教学经验 教学活动 活动性
  • 简介:9月20-22日,由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曲协、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委、巴州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在四川巴州剧院首演,前来参加"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红军精神——川陕革命根据地与红军长征"研讨会的部队首长,老一辈革命家和老红军的后代及其亲属代表,军事系统的领导和专家。

  • 标签: 四川省 曲艺 主旋律 川陕革命根据地 市人民政府 演奏
  • 简介:操作性学习方式是集合了脑、眼、口,四肢等多种感官参与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音乐学习中,操作性学习尤为重要,学生演奏乐器、演唱歌曲、创编歌舞、体态律动,无不都是一种操作性学习,在操作中体验的益处不言而喻。本文是通过对当前中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来反思目前音乐教学的问题,强调“在操作中学习”的理念,倡导“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以期能够引起一线音乐教师的重视,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 标签: 识谱教学 操作性学习 操作性学习的意义
  • 简介:门巴族是西藏境内人口较少数的民族,主要居住于中印边境的山南市错那县与林芝地区林芝县与墨脱县。山南市错那县门巴族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藏语。文章主要针对“非遗”热潮中,山南市错那县勒布沟门巴族利用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活水平。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为了将旅游文化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造成了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相矛盾的局面。本文对此现象提出对门巴族萨玛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方式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 标签: 门巴族 萨玛民歌 经济效益 非遗 保护 传承
  • 简介:混合四重奏《气》是陈怡以她一贯的中西音乐因素结合之风格创作的一部较成功的作品。她在整体曲式结构上,采用西方的再现二部曲式,根据黄金分割的比例原则,用计算的方法设计出几个层次的高潮点,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造型”为曲式最小结构单位,并使用多种节奏组合手段实现向高潮的推进。在音高结构中,以替换音的手法,将半音和三全音融入到五声化旋律中,并用动机分裂和模进的方式,实现旋律的现代化。在音色处理上,用音色各异的独奏乐器,创造出可与整个管弦乐队相比的、具有强大音乐推动力的音响效果。

  • 标签: 黄金分割比例原则 “造型” 节奏伸缩镜 记谱渐快 《八板》节奏组合 复节奏
  • 简介:人们在聆听音乐时应用着两种音乐感知方式.一为相对音高听觉,一为绝对音高听觉。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感知方式.取决于人们最初接触音乐时所接受的音乐训练方法。不论何种音乐感知方式.一旦在人的头脑里形成,就终生不变(对于没有接受唱名法训练而产生的无唱名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音乐感知方式的存在,产生了各自感受音乐和创作音乐的技术手段.如唱名法方面的首调唱名和固定唱名,记谱法方面的首调唱名记谱法和同定唱名记谱法.转调方法上的“旋宫”和“犯调”.转调图式上的“顺旋”和“逆旋”,调名称谓上的“之调”和“为调”等等,由此又综合形成了我国传统宫调体系中“宫音”和“调声”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 标签: 音乐理论 感知方式 中国传统 宫调 系统 训练方法
  • 简介:文章以西北师范大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为例,系统地阐述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当前所存在的方式及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整个文章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渐进发展过程为脉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发展过程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