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肖邦独特的音乐艺术不仅感染了当时包括巴黎文艺圈在内的众多艺术爱好,时至今日,他的音乐依然雅俗共赏。他的音乐中既有优雅与抒情的夜曲,也有激情四射、豪放甚至悲壮的波兰舞曲和叙事曲。有学者说:“肖邦音乐中的这种既刚强、豪迈,又细腻、柔美的诗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在国内的音乐文献中,对肖邦的生平经历、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作品研究及其美学价值判断的文章较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 标签: 音乐艺术 钢琴音乐 肖邦 体裁 革新 雅俗共赏
  • 简介:"使职"是君王的治乐需求所赋予士大夫文人的一种临时派遣性职责;"乐官"是隶属于音乐机构、以管理音乐事务为主要职能的一种伎术官员。历代君王功成作乐、除旧布新、移风易俗、参定音乐政策之时,无不需要士大夫配合。君王赋予练达故事、明解朝章、受其信任的士大夫以"音乐使职"制定具体政策,并由乐官贯彻,利用官署用乐机构实施,构成了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形成与运行的大致模式。"音乐使职"与"乐官"既有上承下行之关系,亦可相互转变,是古代士大夫参与制定礼乐文化政策的两条具体途径。

  • 标签: 使职 音乐使职 乐官 礼乐 文馆学士
  • 简介:通过对勋伯格钢琴小品作品11号、19号、25号及33a的分析,揭示作曲家的贯穿一生创作中的浪漫内质、自由精神与组织张力,着重揭示了这些作品中隐含的调性原则、结构原则与古典组织构造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从精神内质出发,理解勋伯格。

  • 标签: 勋伯格 浪漫 自由 组织 隐调性 结构
  • 简介: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并担任多部电视剧、电影的编剧。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风声》《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个属于谍战小说的辉煌时代。其中《解密》英文版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唯一入选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

  • 标签: 麦家 中国当代作家 守望者 茅盾文学奖 中国传统文学 著名小说家
  • 简介:储师竹教授(1901.2.5~1955.11.3)江苏省宜兴县新建乡藏林村人。自幼酷爱音乐,学习过许多中外乐器,熟悉民间戏曲和音乐。十五岁时,到常州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受到音乐大师刘天华先生的恩遇,向他传授二胡和琵琶。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华北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继续受刘先生指导。1926年毕业,前后追随刘先生学艺九年。储教授主要继承了刘先生开创的二胡学派,以一代二胡演奏家蜚声乐坛。可惜的是,储教授生前没有演奏录音,然而他的二胡作品,却让我们窥见到他师承

  • 标签: 师竹 民族音乐 音乐大师 二胡演奏家 刘天华 民间戏曲
  • 简介:还是在1994年8月,17岁的旅美华人少年钢琴家安宁被邀请到纽约州的Chautauquan夏季音乐节与美国大都会歌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理查·埃迪斯尔的烨沙钢琴协奏曲》,他以对乐曲深刻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表达,强烈地感染了听众。在听众的要求下,他又加演了一首难度很大的肖邦加小调钢琴练习曲》。在雄壮有力的左手和弦衬托下,右手疾风暴雨般的华丽乐句将这首被称为‘冬天的风”练习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懈可击。在热烈的鼓掌和欢呼声中,指挥把安宁请到台中间问道:“你的故乡在哪里?”安宁不无自豪地大声答道:“I’mfromBeijing,China!”天赋加勤奋,国际乐坛崭露头角安宁出身于音乐之家,父母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从小受到了古典音乐的素陶。两岁时经常坐在爸爸的腿上边听弹琴边指挥;4岁半爸爸给他上第一堂钢琴课;6岁拜师(爸爸大学时期的老师——郑丽琴教授)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为他以后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8岁的安宁离开北京跟随妈妈与在美国就读的爸爸团聚。到美国刚三个月,他就参加了犹他州青少年钢琴比赛且一举夺得少年组第一名。从此爸爸在美国的教师格拉迪斯·格拉德斯通(GladyGladstone)也收了他为弟子。...

  • 标签: 伊丽莎白女王 国际钢琴 女王国际
  • 简介:在谋求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曾有一批先辈为了开创音乐教育、学习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其中一些人名声显赫,为后世所称道;另有一些人功虽成却名未就,一世的艰辛渐渐为后人所淡忘.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拓荒、原国立音乐院第二任院长、音乐家杨仲子先生大约就属于后者.

  • 标签: 专业音乐教育 西方音乐 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家 生平简介 借鉴
  • 简介:宋青松创作的“歌词探索作品集”《词韵诗心》即将付梓,作“序”的任务,荣幸地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和青松的认识,是因为他那首十分成功的作品《长大后我成了你》,那是1992年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虹雨杯”歌词大赛上读到的好作品,被谱曲演唱后,迅速传遍全国。从此我就记住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词作者:宋青松。

  • 标签: 作品集 歌词 诗心 词韵 探索者
  • 简介:<正>"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这是故宫漱芳斋风雅存小戏台上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轩窗"、"山水",在我看来宛如一双眼,山水是与己交感的世界,轩窗是承载满眼活泼生气的眼眶。轩窗之灵秀生动,在于窗中所见山水,在于这轩窗与山水的惺惺

  • 标签: 戏园 大栅栏 戏曲研究 戏曲演出 希三 漱芳斋
  • 简介: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庆贺赵沨院长80华诞学报编辑部今年是中央音乐学院院史上主持学院工作时间最长,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达18年(“文革”前10年、改革开放前后的8年),与学院祸福与共40春秋的音乐教育家赵同志诞辰80周年。我们在此向他表示...

  • 标签: 专业音乐教育 教育事业 音乐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 师资队伍 艺术实践
  • 简介:大明帝国的车轮运行至神宗朱翊钧的万历一朝,已颇觉滞重迸拽,内忧外患,国运暗淡,然却在此时进入其学术的黄金时代:哲学的勃郁,史传的繁荣,艺术的猥兴,共构成一时之盛。即以史学论列,正史、别史、谱牒、家乘,无不在数量和质量上超越前

  • 标签: 万历 明代史 沈氏 朱彝尊 明清之际 康熙
  • 简介:究竟何所谓“知识型歌手(IntelleetualSinger)?在音乐圈里似乎有许多人同意:成为一个“知识型歌手”不是什么好事。一部分人对“知识型歌手”的定义是:一名在表演中任由理智凌驾情感之上的歌手,另一部分人会在一名歌手以牺牲音乐感为代价过分注重词句时而把他称之为“知识型的”。如果一名歌手被看出试图以重视字面诠释来弥补自己的嗓音缺陷,

  • 标签: 歌手 表演 音乐感 嗓音 理智 情感
  • 简介:我们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迎接中国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为着发展戏曲教育事业,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一九七八年十月在原中国戏曲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戏曲学院。展

  • 标签: 戏曲学校 中国戏曲学院 田汉 戏曲教育 江汉渔歌 八年
  • 简介:<正>1987年7月,辽宁省电子局受省经委委托,在营口市电子仪器厂召开了“中意牌YD610电子琴鉴定会”。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秦咏诚教授及长影乐团、前进歌舞团等音乐团体的代表、东北乐器监测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会议,对该厂生产的电子琴作了全面评定,认为:该厂与意大利SIEL公司进行电子键盘乐器技术合作,引进当代先进技术,生产的电子琴产品具有国际八十年代水平。一年多来,中意牌电子琴在省内和国内先后获金鹿奖、金号奖、康乐杯奖、省优秀新产品奖、

  • 标签: 电子琴 技术合作 键盘乐器 技术分析 意大利 音乐
  • 简介:在庆祝天津音乐学院建院五十周年之际,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离开我们多年的老领导——原天津艺术学院(“文革”中天津音院与天津美院临时合并时的校名)党委书记兼院长李麦同志。李麦同志是一位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担任过天津日报副总编、代理总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在学院工作时间虽不算太长(1973—1978),

  • 标签: 天津音乐学院 领导者 校史 忘记 抗日战争初期 老同志
  • 简介:笔者在台湾讲学期间(2014年底至2015年初),探访了久负盛名的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该校查马克老师带领的合唱是一种不同声音特质的文化集合,是教孩子学会认识自己,丰富孩子们自己的生命和学识的重要路径。泰武小学优秀的歌谣传承不仅做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还从在地文化之根延伸出国际视野,是台湾教育改革浪潮及该校整个教育改革理念实施的一个代表,它彰显了排湾人在民族文化道路上持续接力、一路迅跑的勇敢。

  • 标签: 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 排湾族民歌文化教育 合唱 查马克 伍丽华 明立国
  • 简介:盛雪教授是新中国首批卓有成就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旧社会,他历经艰难困苦实现了个人求学、求职的理想,曾任国立音乐院小提琴教授。解放后,他历任江西省军区文化部、湖南音专、湖北教育学院、华中高师、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小提琴教授,培养了包括子女在内的一批出色的小提琴演奏、教育人才。以盛中国盛中华为代表的盛雪的后人,有十数人遵循着他的足迹,在小提琴艺术上均造诣不凡,特别是当今仍活跃在中国乐坛的盛雪的长子盛中国,早已经是公认的中国一流的小提琴艺术家。盛雪教授创造了中国“盛氏小提琴之家”的奇迹。

  • 标签: 盛雪 生平 小提琴教育 盛氏小提琴之家
  • 简介:这是作曲家钟信明创作的《第二交响曲》——“献给创造人类文明的开拓”的题记,它概括了整部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部单乐章的交响曲由序奏、呈示部、带插部的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部分组成。序奏,长大而徐缓。乐曲开始以木管的音块和声,长号的滑奏,定音鼓的重击,弦乐器的强奏,引导出具有反思性意味的主题。进而是充满希冀的小提琴旋律,性格坚毅的固定音型,和力量聚积的比例化节奏。整个序奏以高度概括的手法,浓缩全曲的构思,先现了重要的素材,成为整部作品的重要基础,它的篇幅与功能,不亚于一般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作者基于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世界大多数听众

  • 标签: 呈示部 音乐主题 奏鸣曲式 欣赏习惯 听钟 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