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准备、穿刺方法,导管操作、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止等问题。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3月20日~2009年11月20日152脑血管造影的病例,分析术程中注意事项,总结出经验教训。结果152例造影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管狭窄等100例,动脉瘤10例,MoyaMoya病2例,动静脉畸形1例,动静脉瘘1例,阳性检出率75%。其中5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3例出现迷走反射,无一例血管夹层及远端栓塞情况发生。结论DSA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技术、需要医、技、护等多部门密切协作。术前教育、穿刺部位麻醉、穿刺方法、导管操作、术后压迫止血、并发症防止、术后护理等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简介:目的:为建立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D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检索国外文献和参考生产厂家相关信息,建立一套DDR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17台DDR设备,其中国外设备7台,国内设备10台。每台DDR需要检测13项质量控制(QC)检测参数。能检测全部项目的国外设备5台(占71%)和国内设备6台(占60%),3个检测参数合格率较差,包括残影合格率为64.7%,响应均匀性合格率为76.5%和距离误差合格率为76.5%。结论:对所制定的13项检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恰当,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生产厂商缺少设备的必要功能,使检测项目不全,应引起厂商足够的重视,尽快加以完善。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数字心电图机临床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医疗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在用的46台数字心电图机,按照随机方法将46台设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台。实验组按照新建立的安全对策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安全隐患差异性的检验。采用心电图机检定仪对其外观、内定标电压、输入电压范围、耐极化电压、加权系数误差、噪声、共模抑制比、频率响应、时间常数、波形识别能力与幅度-时间参数等10项指标进行计量检定,对其2015-2016年的使用安全问题数据进行统计,从电气安全、性能安全和洁净安全3个维度制定“1+3”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月平均安全隐患为(1.65±0.982)例,对照组的月平均安全隐患为(6.70±1.820)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安全隐患的差异性,其差异性水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136.799,P〈0.01)。结论:数字心电图机管理中采用“1+3”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对医疗设备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