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7例正常胃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率为68.9%(51/74),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33.8%(25/74)和正常胃组织0%(0/37,P<0.05)。P5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可能有关。

  • 标签: 胃肿瘤 代谢 蛋白质p53代谢
  • 简介:对住院和专病门诊治疗的124例情感性障碍进行了系统观查,用CCMD-Ⅱ给予检测,结果表明第(九)条性欲明显亢进(躁狂)及性欲明显减退(抑郁)符合率低。建议对病期不足者可暂作状态诊断,对具有精神病性状者与情感症状之间的消长关系应有时限规定。反复发作的躁狂而无抑郁发作史者,不应归为双相障碍,而应为躁狂症。

  • 标签: 情感性障碍 诊断标准 评价 CCMD-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有自杀行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杀未遂54例,自杀死亡2例。结论经常分析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原因,及时加强护理,可减少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 自杀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正常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各自成为脑梗死组及正常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测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评分,并做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抑郁率、焦虑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绝望感方面,正常组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脑梗死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较低,对脑梗死的预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脑梗死 情感障碍 影响因素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对危重症患者抢救具有重要意义,但气管切开给语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护患双方语言交流障碍,即沟通障碍。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1,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实践中,语言沟通可以说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但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由于暂时的失声,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所以非语言沟通在护患交流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丰富护理人员沟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方式能有效地增进护患互动,从而改善护患关系2。

  • 标签: 非语言交流 气管切开 患者 情感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感觉刺激训练对脑瘫儿童情感与运动的影响。方法40例脑瘫患儿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样感觉刺激训练。治疗前后使用调查问卷以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的D项与E项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情绪控制调查问卷显示有一定差距,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GMFM评定D项与E项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样感觉刺激训练可以促进患儿情感与运动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多样感觉刺激训练 脑性瘫痪 情感与运动 康复
  • 简介:在547例住院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检出快速循环型46例(8.4%),对其临床特点、类型、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分析,心理应激因素和抗抑郁剂治疗是主要的诱发因素。以锂盐与卡马西平或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坚持维护治疗者预后较佳。

  • 标签: 快速循环型 情感性精神障碍 临床研究 药物治疗 预后
  • 简介:对退休职工养老院老人进行情感障碍的心理、社会及躯体因素调查,并采用HAMD及HAMA量表评定,在104例受试者中发现13例属于反应性和由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症,患病率为12.5%。提示老年抑郁症常是由心理-社会-躯体因素所致的一种多因素性疾病

  • 标签: 老年 老年前期 情感障碍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互动达标理论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护理中效果。方法:入选时间:2019.10--2020.10期间,研究对象:接受本院治疗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根据护理的方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比组(n=40例),对比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较对比组高,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应用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互动达标理论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减轻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拉莫三嗪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6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比观察采用拉莫三嗪治疗的观察组与碳酸锂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AMD量表评分、CGI-SI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HAMD量表评分观察组更低,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拉莫三嗪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与碳酸锂疗效差异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拉莫三嗪起效更快,应用价值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对叙事护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叙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叙事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缺损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叙事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患双向情感障碍抑郁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双向情感障碍抑郁患者,研究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得出,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为了能够减轻双向情感障碍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可以在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双向情感障碍 抑郁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认知、情感、行为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5-2024.2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70,常规康复指导)与B组(n=70,认知、情感、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CSS评分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上升,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97.14%)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认知功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认知 情感 行为 脑卒中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介素-24基因(interleukin-24,IL-24)在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56只,将右颈总静脉端-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建立自体移植静脉模型。术后随机分别于6h、24h、3d、7d、14d、28d、42d相应时间点切取移植静脉,同时取自身对侧正常颈静脉作为对照组。行HE和Masson特殊染色,观察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相应蛋白表达情况。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不同组同一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静脉中IL-24基因蛋白表达较强,呈强阳性,单位视野内阳性细胞表达率为25.7±2.3%。静脉移植术后随着内膜增生逐渐加重,IL-24基因蛋白表达强度呈逐渐减弱趋势,变化较明显的3个时相(术后1w、2w、4w)单位视野内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0.1±3.1%,14.3±1.4%,7.5±1.6%,术后2w细胞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术后4w细胞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有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w细胞阳性率(5.8±1.4%)较4w比较,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静脉内膜早期增生与IL-24的失活表达关系密切,IL-24的正常表达可能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发生发展。

  • 标签: IL-24 自体移植静脉 内膜增生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男性乳房腺发育症临床表现为乳房膨胀,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男性乳腺性疾病,导致男性患者发生此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的激素代谢和雌雄激素比例失调所导致,简单而言就是内分泌紊乱,所以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男性患者乳腺发育症的性激素受体表达进行研究,以可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理论依据。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从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 标签: 性激素 受体 男性乳腺发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aspase-3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13例胃癌旁上皮细胞、原发灶癌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以及转移灶癌细胞中caspase-3表达,TUNEL法检测上述组织的细胞凋亡,并分析原发灶癌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caspase-3在50.4%(57/113)的胃癌旁上皮细胞中表达,高于原发灶癌细胞中的阳性率32.7%(37/113)(P<0.05);caspase-3在胃癌原发灶浸润淋巴细胞中的阳性率为70.8%(80/113),高于胃癌旁上皮细胞和原发灶癌细胞中阳性率(P<0.05);58.1%(25/43)的转移灶癌细胞中caspase-3表达阳性,其阳性率高于对应原发灶癌细胞(34.2%,13/38)(P<0.05);原发灶癌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转移、TNM分期、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原发灶癌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及转移灶癌细胞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癌旁上皮细胞(P<0.01)。结论胃癌原发灶癌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下调和浸润淋巴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上调与胃癌发生有关,由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GF-β1在不同氧环境饲养新生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揭示TGF-β1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60只7日龄C57BL/6J鼠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饲养于空气中;实验组1饲养于75%氧箱中5天后改为空气饲养;实验组2氧箱中的氧浓度逐日从30%升高至75%后再逐日下降至空气饲养。分别于第3、8、14天行视网膜铺片ADP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14天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TGF-β1表达,RT-PCR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新生鼠视网膜血管缩窄。第14天时,实验组1周边视网膜血管密度增加,TGF-β1表达呈阳性改变,TGF-β1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2(P>0.05);实验组2周边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改变,TGF-β1表达呈阴性改变,TGF-β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参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过程,吸入氧浓度波动较大时视网膜表达TGF-β1增加,并产生类似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改变。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给氧方式 视网膜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