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损伤纤维环大鼠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及机理.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前入路腹膜手术法针刺损伤L4~5,L5~6两节段纤维环造模;假手术组仅切开腹部皮肤,肌肉暴露椎间盘后缝合.术后分别于第2周、第5周观察2组大鼠行为学表现.于术后5周取双侧腰大肌进行被动拉伸测试,并取L4~5,L5~6椎间盘,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5周大鼠垂直方向运动红外线计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椎间盘形态学改变明显,纤维环排列轻度改变,髓核组织稀疏,分布不均,髓核中有大量不定形物质;假手术组椎间盘可见纤维环层次分明,与髓核界线明显,髓核组织呈中央密集分布,周围呈均匀分布,细胞数目较多.右侧腰大肌弹性模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损伤腰椎间盘后可引发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降低,提示静力平衡结构损伤可能造成动力平衡结构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材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规律,优化发酵工艺。方法:以某中药材为原料,设置25℃、30℃、35℃和40℃四个发酵温度,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下发酵产物的得率、pH值、有效成分含量和组成,分析温度的影响效应。结果:发酵温度显著影响中药材发酵过程和产物品质。35℃发酵4天,发酵产物得率为25.6%,有效成分总量为15.8 mg/g,含量和组成最佳。有效成分含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降低;发酵产率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此后趋于平稳。结论:35℃是该中药材发酵的最佳温度,发酵时间以4天为宜。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生成和转化。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材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