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在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8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检查。对照组在检查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检查中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干预。就2组患者检验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在检查中的配合度与满意度。结果:在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有明显改善,且前者幅度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配合度与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检查工作的配合度,优化护理满意度,可进行推广。
简介:目的通过加味小柴胡汤抗菌抗炎有效物质部位的体内过程有效成分研究,进一步诠释该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前期研究确定的加味小柴胡汤抗菌、抗炎的两个主要有效物质部位,即酚酸物质部位和苷类物质部位,分别灌胃给药大鼠,不同时间段取血,制备含药血清供试品。采用LC-MS现代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各有效物质部位的入血成分,获得血清中移行成分的信息。结果从酚酸物质部位给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了8种化合物,其中4种为原型成分,其它4种为代谢产物;从苷类物质部位给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了12种化合物,其中6种为原型成分,其它6种为代谢产物。结论文献报道表明,从酚酸物质部位和苷类物质部位的给药血清中所鉴定的化合物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从而进一步诠释了加味小柴胡汤的药效物质基础。
简介:目的:筛选肺经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方法:应用鸡胚培养法研究肺经草3个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肺经草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有一定的作用。结论:肺经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产后全面护理的优势和相关流程,并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后讨论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方法:院内将收录来的剖宫产产妇信息作出列表,列表内遴择100份纳入至2020年5月实行的护理研究内,该部分信息按照双盲法的执行理念,分别与研究内的措施(产后全面护理、常规护理)一一对应,并将总结日期规定在2022年6月,讨论内容均取自血栓发生情况、态度调查。结果:全面组在各个阶段对产妇的下肢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组内产后出现的血栓情况较少,经调整后产妇的下肢血液循环正常,差异达到有效性分析要求(P<0.05);全面组调查了产妇对该措施的持有态度,产妇表示该措施的预防性和安全性更适用于产后恢复,差异达到有效性分析要求(P<0.05)。结论:产后全面护理在不同阶段为产妇提供了专业保障和专业服务,对于血栓的预防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上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风湿免疫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给予诊疗方案的不同将其进行临床分组,具体分组为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30例(蒙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痛风性关节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为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须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蒙医药治疗,并将其用于临床推广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材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规律,优化发酵工艺。方法:以某中药材为原料,设置25℃、30℃、35℃和40℃四个发酵温度,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下发酵产物的得率、pH值、有效成分含量和组成,分析温度的影响效应。结果:发酵温度显著影响中药材发酵过程和产物品质。35℃发酵4天,发酵产物得率为25.6%,有效成分总量为15.8 mg/g,含量和组成最佳。有效成分含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降低;发酵产率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此后趋于平稳。结论:35℃是该中药材发酵的最佳温度,发酵时间以4天为宜。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生成和转化。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材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