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观察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足,对照组(n=53)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n=53)除基础治疗外加用贝复济每日4次喷用,疗程2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相对对照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治疗前后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治疗前后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结论贝复济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牙周炎的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是一种核蛋白因子,它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因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紧密地调节着大群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性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基因治疗来抑制NF-κB的活性,再以常规的化疗为辅助,将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本文就NF-κB在肿瘤中作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胶质瘤补救性化疗的临床方案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复发性恶性胶质瘤的补救性化疗病例80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证实是胶质2~4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为ACNU联合CDDP72小时持续灌注化疗组,对照组为替莫唑胺化疗组。结果实验组中PR17例,SD10例,PD13例,缓解率42.5%。对照组PR3例,SD17例,PD20例,缓解率到7.50%。实验组的近期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从第一次化疗开始算起,实验组的生存期9.1±1.0个月,生存率28.0%。对照组的生存期是8.2±3.6个月,为18.5%。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术前应用ACNU联合CDDP72小时持续灌注化疗法,能显著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手术后的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80例,根据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测定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并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的内膜厚度、观察血管内是否有斑块及斑块的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1.稳定斑块组狭窄程度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狭窄程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2.在65例有斑块的患者中,首次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复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3.血清Hcy浓度斑块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愈高,颈动脉斑块愈趋于不稳定,呈密切相关关系;颈动脉彩色超声通过观察斑块的形态及回声特征,能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其病因。方法整合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内科共收治3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非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血清中的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检测,再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塞患者的病因。结果脑梗塞患者的ApoB、TC、TG、LDL-C水平均高于非脑梗塞患者,其ApoA、HDL-C水平均低于非脑梗塞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的发生率取决于血脂水平,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人体血脂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浓度变化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筛选40名除外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将40例随机选择新入院的脑梗塞和脑出血(CT证实)各20例作为实验组,分成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进行放免测定。结果实验组脑梗塞组血浆ET1浓度2.98-3.87pg/ml,平均ET1值为3.509pg/ml。脑出血组血浆ET1浓度2.98-5.87pg/ml,平均血浆ET1值为4.8605pg/ml。脑出血的平均ET值高于脑梗塞的平均ET值(t=7.3842P<0.01)。脑梗塞的ET值与对照组的ET值差别不显著,三者的血浆ET值均与年龄、性别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士洗手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2016学年实习护士150名,发放问卷,了解其自评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实习护生在被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以及饭前便后、工作结束下班前的洗手依从性最高,达100%,而在对预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方面的洗手依从性较低,仅达49.3%。在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中,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的选择人数最多,占74.6%。结论需加强实习护生预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的意识;完善手卫生设备来提高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