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等疗效.方法108例患者均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连服3周,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头晕变化,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前后颅内动脉变化。结果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有效率达91.7℅,能双向调节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部血流异常,减少脑血流速度的不对称性。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有效调节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部血流异常,显著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获得性肝脑变性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方法对60名AHCD的患者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5~7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1.5±10.2)岁;病程是3~35个月,平均(8.6±3.5)个月;患者肝病史时间在3~28年。临床表现出精神症状的患者有25名,认知功能障碍13人,震颤11人,不自主运动情况8名,构音障碍2人,共济失调患者1人。在MRI中都显示存在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双侧苍白球(5人)、豆状核(5人)、壳核(7人)、尾状核(5人)、红核(6人)、脑桥(8人)、大脑脚(6人)部位对称T1W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32人、稍高信号(15人)、高信号(13)人。结论AHCD患者临床特点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精神行为、智能障碍以及帕金森综合征;影响学特征是双侧以及基底节和脑干部分存在MRIT1WI高信号,MRI检查可以帮助诊断AHCD。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醋加中药大黄浸泡液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大黄浸泡液加食醋保留灌肠.每日2次,上午用大黄浸泡液200ml,下午用食醋5ml加生理盐水45ml保留灌肠,疗程为10天。采取相应的护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浸泡液加食醋灌肠可作为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且灌肠液保留时间与临床疗效呈正比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加用进行灌洗置管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葡萄糖、氯化物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采用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的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54例,均给予MRI扫描,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患者临床常见的症状主要为意识障碍、头痛、视觉障碍、恶心、发作性癫痫等,发病时常伴随血压升高,影像学表现为病灶主要分布在双侧大脑的后部皮层下白质区,经常可累及额叶、颞叶、脑干、小脑等。CT检查表现出低密度影,MRI检查表现出T1或长T2信号,18例行增强MR扫描后,16例无强化,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MRA检查没有发现血管的异常,1例患者表现大脑双侧中动脉的走形僵直。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例39病症完全消失,10例病变明显的缩小,5例遗留坏死的软化改变。结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采用MRI检查,详细准确的显示出患者的病灶部位,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临床上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特点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脑转移后采取的治疗措施。分别统计127例患者的生存期并计算其平均生存期为6.3个月,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期≤6.3个月78例、生存期>6.3个月49例,再分别研究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受体分型、脑转移灶个数、首发转移部位、是否为单纯脑转移、脑转移后采取的治疗措施是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χ2=6.008~24.322,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分子受体分型(OR=1.562,95%CI1.515~2.121)、脑转移后综合治疗状况(OR=1.863,95%CI1.175~2.953)是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分子受体分型方法将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三阴型乳腺癌(TNBC)、激素受体(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HR(+)/HER-2(—)型、HR(+)/HER-2(+)型四种类型,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6.5、7.0、9.5个月。根据脑转移后采取的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采用全脑放疗和立体定位放射外科以及外科手术、仅有全脑放疗、未进行全脑放疗,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9.0、4.0个月。结论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比其他分子亚型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后应积极进行全脑放射治疗(WBRT)联合外科手术和立体定位性放射外科(SRS)的综合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各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5个非出血性病灶和32个出血性病灶),分别采用常规序列、场回波序列(FE)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病灶,分析各序列对出血性病灶和非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情况及信号特点。结果各序列在非出血性病灶的信号差异较大,其中常规、FE和FLAIR序列分别为长T1长T2、略高及高信号,在出血性病灶上常规序列与FLAIR差别不大,但FE序列为环状或片状低信号。FLAIR序列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FE序列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且常规序列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FLAIR序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信号有差异,建议根据病灶是否出血选择相应序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应用针灸按摩康复治疗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按摩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DS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DS分级有明显改善情况(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应用针灸按摩康复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祖国医学治疗NAFLD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迄今临床尚缺乏理想的中药制剂,故探索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我们在前期的临床研究表明,胆宁片对NAFL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为进一步探讨胆宁片对NAFLD的治疗作用机理,从而为该药临床应用提供较好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用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模型组,胆宁片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含有高蛋黄粉、高胆酸钠的饲料喂养。同时予药物干预,胆宁片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以1g/kg体重、2g/kg体重、4g/kg体重灌胃,模型组与正常组用0.9%的生理盐水按1ml/100g体重灌胃。各组大鼠均日灌胃一次,连续用药8周。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肝功能(ALT、AS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EP);即刻剖腹取肝脏,测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然后取肝脏标本做光镜观察肝脏结构。结果胆宁片能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组织的脂肪变性,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清ALT、AST,降低脂肪细胞因子(TNF-α、LEP等)的高表达,胆宁片高剂量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尤为明显。结论胆宁片的治疗机理可能与降低脂肪细胞因子(TNF-α、LEP)的表达、改善肝功能以及调节脂代谢紊乱有关。该药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