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湖北省罗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罗田)摘要目的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把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进行更好的开展,并研究我地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方法对我地区近年来爆发11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进行统计学的资料汇总和分析。结论结合我地区疫情暴发的实际情况,对呼吸系统传播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教学区(尤其是教室)通风采光条件的改善是减少大面积爆发的最有效措施。对学校和工厂的发病情况达到一些医疗法律和规定的要求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条例,规范、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客观的对发病情况进行上报,为各级预防机构提供第一手数据,以指导相关急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乐儿康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回访半年,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治疗后IgG水平(7.51±0.44)g/L明显高于对照组(5.63±0.25)g/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医院呼吸内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临床情况,对其规范化管理和应用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提升我们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方法我们运用到回顾性分析和盲选调查的方法,抽取了我们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200例,对他们的药物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归纳,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在统计分析以后发现,有19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独用药的患者为141例,二联用药的患者为47例,三联用药的患者为10例.同时我们对药物的使用以及药物的临床用法也进行了讨论,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最高,临床治愈效果也较好。结论总体而言,我们医院的呼吸内科用药情况较为规范,整体使用情况合理,但是在医疗系结核药物使用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漏,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呼吸内科临床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的血气、呼出气体峰流速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其中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24例,无效患者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其中显效患者11例,有效患者21例,无效患者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气、呼出气体峰流速等指标上均明显好转,但是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并总结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52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并进行对比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其恢复及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从2009年到2012年间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儿童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吸氧、止咳祛痰、止喘等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根据患儿住院时间、临床表现、随访1年时间中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次数以及发病的程度来分析判断。结果经过一年的时间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咳嗽、喘息的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呼吸系统再次感染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结论对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症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并可以减少再次发病的次数。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的治疗体会。方法1例中年女性因误吸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Ⅱ型呼吸衰竭,化学性肺炎,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予以强林坦,佰美诺,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早期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维持循环稳定,保证器官灌注,后期适当利尿和限制液体输入,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以减轻肺间质水肿,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果ARDS一般多为原发致病因子如休克、感染、创伤、误吸等致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高通透性肺水肿,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精准液体管理,最终患者转危为安。结论成功的ARDS患者救治,不仅仅需要呼吸支持治疗,积极控制感染,遏制其诱导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还需要积极的液体管理,不能因为高通透性肺水肿就一味的限制液体输入,因人而异极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总结临床预防经验。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其规律和相关性,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分析不同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发现,其机械通气时间越长,肺炎发生率越高,本次在3、7天时间点比较感染率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分析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率发现,部位和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在时间越长的情况下,各个部位的感染率均出现上升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发现细菌定植时间和相关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及时脱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均已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ST+V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02水平、PaCO2水平以及血PH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CO2水平经治疗有明显的下降(P<0.01),Pa02水平及PH值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但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使用ST+V模式比使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接收的160例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0%(2/80),低于对照组的12.50%(10/80),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各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12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A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进行治疗,B组采用药物联合吸氧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A组治疗后PH为(7.39±0.05),PaO2为(78.69±5.33),高于B组,PaCO2为(52.28±3.46),低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经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用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5月在门诊接受治疗80例的哮喘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吸氧、解痉和抗炎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吸氧、解痉和抗炎的基础上再进行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时,采用吸氧、解痉和抗炎的基础上再进行机械通气的疗效相比于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