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学派之一,该理论奠定了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基础,其创始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在其所从事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逐步发展了精神分析学说及有关的治疗方法。精神分析所注重的是精神病的分析和治疗,其医疗方法在于探索情绪动机的冲突。到本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扩展到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逐渐变成了包罗万象的人生哲学,对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宗教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中,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关的部分主要有无意识理论、性心理的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
简介:摘要目的焦虑性神经症⑴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通过案例探讨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便于开展心理咨询。方法本例因婚恋受挫,形成非理性因果认知,带来焦虑负性情绪体验及双脚刺痛频繁发作,对议论敏感,反复求医,工作难以开展。与求助者共同商讨咨询目标并制定咨询方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后症状得以改善。结果在特定环境、事件刺激下,非理性认知可得出异常结论,由此产生焦虑情绪及相应异常行为。结论焦虑性神经症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行为;焦虑情绪是对特殊环境、事件刺激的条件反射,通过系统规范咨询、治疗抑制该条件反射而达到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临床中对于药物质询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医疗卫生行业里医生是沟通患者与病患之间重要桥梁。而作为医师来说要充分利用各种医学信息来引导病人合理用药。本文主要围绕“合理化”质询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进行阐述阐释。
简介:【摘要】:目的: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开展药物咨询的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月收入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管理)和实验组(药物咨询管理)两组,对比预后结局。结果:对比综合用药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56例(96.55%),对照组综合满意50例(86.21%),(p<0.05)。对比用药问题:实验组用药问题2例(3.45%),对照组用药问题8例(13.79%),(p<0.05)。结论: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可提升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减少用药问题,提升患者用药满意率,效果好,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强化健康管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及骨密度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有25例实施强化健康管理,设置为观察组;另外25例应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骨密度。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t=2.207,2.155,2.259,2.103,2.211)。(2)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t=1.523,1.165,1.188,1.257,1.293)。结论:强化健康管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及骨密度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情况及其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及桡骨骨密度,多部位X线平片检测血管钙化情况,检测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钙、磷等生化指标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作为骨密度的对照。结果①CKD5期非透析患者股骨及桡骨骨密度均明显低于CKD3、4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而腰椎骨密度低于CKD3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CKD3、4期患者各部位骨密度与健康对照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KD5期非透析患者股骨骨量异常发生率及桡骨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CKD3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③100例CKD非透析患者中25例(25.0%)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血管钙化。血管钙化者各部位骨密度均明显低于无钙化者(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显示:三个部位的骨密度中,桡骨T值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CKD5期非透析患者腰椎、股骨及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CKD3、4期患者骨密度无明显下降,存在血管钙化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降低均更为显著,其中桡骨T值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