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分布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大脑中动脉(MCA)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分别进行梗死灶大小、形态、卒中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变指标(脑白质疏松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入院即刻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伴有MCA狭窄组梗死灶体积、动脉粥样硬化比例、入院即刻NIHSS评分均高于MCA非狭窄组,病灶在DWI冠状位上多呈线性病灶,且易出现进展,进展程度较重。而MCA非狭窄组患者,梗死病灶在DWI冠状位上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粥样硬化比例偏低,LA评分及EPVS评分偏高。结论根据MCA病变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脑小血管病变指标及梗死形态的不同提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不同,且伴有MCA狭窄的患者易发生进展,病变程度较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收缩与舒张非同步性,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7例,健康志愿者21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充盈时间,应用应变率分析测量左心室不同室壁的QRS起点到收缩期和舒张期组织最大位移的时间,计算各个壁的组织最大位移时间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作为评价左心室不同室壁的收缩不同步指数(SAI)和舒张不同步指数(DA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充盈时间明显减小(P<0.01),SAI和DAI明显增大(P<0.01);LBBB伴LVEF减低组DAI较LVEF正常组明显增大.结论CLBBB患者不仅有收缩非同步性,而且有舒张非同步性,伴有心衰的CLBBB患者的DAI与心功能正常的LBBB患者相比明显增大.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75-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6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34例。研究组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参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32例(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25例(73.053%),研究组的各项症状积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ICU 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床边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 9 年 2 月至 20 20 年 5 月 , 从我院选取 100 例 ICU 机械通气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数表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主支支架植入同时分支采用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除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共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34-82岁。所有患者主支均需植入支架,分支进行保护,必要时支架植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边支预置球囊进行保护,对照组(38例)边支常规使用导丝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分支TIMI3级血流率、闭塞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支架植入个数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升高、交换导丝成功率升高、边支严重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低、必要时支架植入减少、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PCI时采用边支预置球囊主动保护技术即时疗效性好,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治疗中氨溴索对于慢支炎临床疗效。方法将解放军第252医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均具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研究共选取了患者100例,根据其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实验组),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8.00%,实验组的有效率更高,对其统计学差异进行比较,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并且,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实验组的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展开治疗工作,将盐酸氨溴索进行应用,其对应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A型骨折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A型骨折术后患者50例,按照术后佩戴支具的时间分成对照组(佩戴支具时间小于1个月)和实验组(佩戴支具时间为1-3个月),每组各25例。对比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JOA评分显著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胸腰段A型骨折患者来讲,术后支具佩戴时间的长短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显著影响,和术后长时间(大于1个月)佩戴支具的患者相比,较短时间(小于1个月)佩戴支具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更加理想。
简介:背景:手指背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皮瓣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