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腰部运动损伤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的实施效果。方法:于我院腰部运动损伤患者随机抽取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JOA(26.34±1.70)分,ODI(13.20±1.8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JOA(20.67±1.56)分,ODI(19.20±1.62)分]。治疗后观察组VAS(1.80±0.24)分,SF-36(85.20±7.1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VAS(2.75±0.41)分,SF-36(76.90±5.46)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腰部运动损伤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可有效改善腰部功能,减轻起疼痛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腰部运动损伤 腰腹肌协同训练 腰部功能 疼痛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络协同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观察组采取网络协同教学模式,观察实习生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

  • 标签: 网络协同教学模式 护理带教 成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价值。方法:谨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共计100名患者,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将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统一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观察组中,将采取不同的疾病研究形式以及心内科护理模式,由医护工作人员研究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广泛收集心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之后,观察组内部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护理工作实际质量水平有所提升,待全体患者出院之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的实际表现情况普遍好于对照组。结论:在正式开展心内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协同护理模式,快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内科护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院的医疗环境、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以及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虽然医院在各项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医院内部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较为薄弱,传统的办公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作质量和效率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围绕协同OA办公系统的特点,探究该系统对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其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协同OA办公系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协同OA办公系统 医院工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留置针延续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的82例留置针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41例/组,将两组留置针患者的延续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渗液、导管堵塞、压疮、感染)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态度(95.45±1.56)分、操作规范(94.25±2.63)分、操作感受(95.12±2.01)分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天数(6.85±1.52)天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急诊患者留置针延续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针 协同护理模式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等等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的实施,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患儿雾化吸入干预中,全面协同护理模式对其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诊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模式、全面协同护理模式,对比患儿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面协同护理 肺炎 雾化吸入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康复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以及各维度ESCA评分显著更高,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使其获得更为良好的康复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科 协同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0-72岁,平均(62.31±2.05),房室传导阻滞有13例、心律失常有20例、慢性心力衰竭9例、病毒性心脏病13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51-73岁,平均(63.46±2.36),房室传导阻滞有12例、心律失常有23例、慢性心力衰竭8例、病毒性心脏病14例;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并未有相关要求,未接受过具体培训。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式,具体操作如下:(1)责任护士及时病人以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生活情况,明确病人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要与病人本人进行沟通和互动,增强对病人的关爱,聆听病人的心声,主动回答病人的问题,并消除他们的不安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2)向病人提供病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以增强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以便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及时采取措施。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评分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行动能力、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指标评分中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分析,可以看出50例观察组患者中十分满意有18例(36.00),满意有27例(54.00),一般有5例(10.00),不满意为0;50例对照组患者中十分满意有8例(16.00),满意有18例(36.00),一般有15例(30.00),不满意为9(18.00);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0-72岁,平均(62.31±2.05),房室传导阻滞有13例、心律失常有20例、慢性心力衰竭9例、病毒性心脏病13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51-73岁,平均(63.46±2.36),房室传导阻滞有12例、心律失常有23例、慢性心力衰竭8例、病毒性心脏病14例;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并未有相关要求,未接受过具体培训。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式,具体操作如下:(1)责任护士及时病人以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生活情况,明确病人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要与病人本人进行沟通和互动,增强对病人的关爱,聆听病人的心声,主动回答病人的问题,并消除他们的不安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2)向病人提供病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以增强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以便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及时采取措施。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评分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行动能力、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指标评分中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分析,可以看出50例观察组患者中十分满意有18例(36.00),满意有27例(54.00),一般有5例(10.00),不满意为0;50例对照组患者中十分满意有8例(16.00),满意有18例(36.00),一般有15例(30.00),不满意为9(18.00);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系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40名心内科危重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20例,其中包含缓慢心衰竭、病毒性心脏病以及一些心脏疾病患者,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治疗结果。对象为心脏内科病人,观察组采取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依据常规护理需要提供护士,采取adl评价和esca评价,以对比两组间的生活才能和自身医护才能,并研究其对心功能的危害程度。结果:在护理后,ESCA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提高,分别为122.8±13.7和45.7±6.6,比对照组的改善更加显著,(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8例心内科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护理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房室传导正常时间、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的70.45%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心内科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模式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病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心内科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比心理状态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建议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利用协同护理模式来提升心内科护理的效率和质量。方法: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本院从心内科收集了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协同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我照顾能力。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和自我照顾能力也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通过采用协同护理管理,心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健康和幸福感。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协同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23.01~2024.03本院接收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此次研究采取的分组方法为抽签法。统计学分析对照组(n=32,常规护理)观察组(n=32,协同护理)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分析结果为科学依据进行护理效果对比评价。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为p>0.05、p<0.05,其中护理后为观察组的SSA、WST评分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常规护理相比,协同护理更值得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在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康复、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协同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医患协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医院儿科临床实习的4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研究组采用医患协同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比较两组学生教学结束后的年度考试成绩,同时研究组学生对医患协同体系进行反馈。结果研究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0%的学生认为医患协同教学体系可增强临床思维;85.0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评价体系可提高医患沟通能力;90.0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评价体系可提高技能操作能力;80.0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评价体系可激发学习兴趣。结论医患协同的儿科临床教学模式,能够大幅提升实习医师的学习效果,此种教学模式评价较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实习医师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患协同 儿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采取联合分娩方案(镇痛+协同护理)的干预优势和积极性。方法:纳入2023.01-2024.02期间生产的60例初产妇,抽签分组(30例/组),对比组采取镇痛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对比差异。结果:试验组的SAS、SDS得分更低,第一、第二、第三产程VAS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镇痛+协同护理可以有效疏导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有效降低分娩疼痛感。

  • 标签: 分娩镇痛 协同护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理生理过程患者整体状况。中药西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联合使用可实现药效互补,提高治疗效果。中药通过调理脾胃、调和气血等方式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而西药则直接作用于病灶,迅速缓解症状。二者协同作用,可全面改善患者状况,加速康复进程,为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中药 西药 慢性胃炎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团队在感染科防护中的协同作业模式,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水平,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方法:1. 文献回顾:搜集并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护理团队防护协同作业模式的研究现状。2. 选取样本:选择某医院感染科的护理团队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护士组成。3. 观察和访谈: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护理团队在防护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协作方式和存在的问题。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护理团队在防护工作中的协同作业模式,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结果:1. 协同作业模式:护理团队在感染科防护中的协同作业模式主要包括信息共享、任务分配、协作执行和风险评估四个方面。2. 问题总结: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护理团队在防护工作中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够紧密、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防护效果不佳。3. 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团队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结论:本研究表明,护理团队的协同作业模式在感染科防护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协同作业模式,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水平,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因此,医院和相关部门应重视护理团队的协同作业模式,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护理团队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团队 协同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