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主要从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择取70例进行实验研究,时间选自2021年1月-12月,并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方式)与实验组(35例,实施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技术治疗方式),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技术治疗方法应用到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肩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为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具体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中风后上肢瘫痪是中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针刺治疗及上肢康复训练是上肢瘫痪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上肢瘫痪治疗的重要环节。针刺治疗通过刺激穴位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神经修复、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为上肢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的生理环境;而上肢康复训练则通过有针对性的动作练习和功能训练,直接作用于上肢肌肉和关节,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肢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上肢的功能和病患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两者结合,针刺治疗能够为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减轻肌肉痉挛、促进神经修复,使康复训练更易于开展和取得成效;康复训练能够巩固和增强针刺治疗的效果,使上肢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和功能。针刺和康复结合,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治疗和现代康复医学的优势,能够更全面、更有效地帮助上肢瘫痪患者恢复上肢功能 [1-2]。然而,在临床工作中,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往往分而治之,往往不能同时进行,本文旨在对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同时配合上肢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以期出现1+1大于2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天柱穴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针灸科收治的60例颈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患侧天柱穴,隔日1次,6天为1个疗程,间隔1至2天进入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第1次、2次、3次及第1个、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头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疗效及临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次、2次、3次的疼痛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的疼痛显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患侧天柱穴对颈性头痛的缓解效果与常规针刺相当,且起效速度更快,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选穴规律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灸方案对52例中风所致偏瘫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其中痉挛性偏瘫28例,弛缓性偏瘫24例,总结选穴规律,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针灸治疗,总有效43例,其中痉挛性偏瘫治疗总有效率(89.3%)高于弛缓性偏瘫(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类患者选穴种类及频次均以十四经穴为主体,主要选用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等手足阳明经穴,并与其他经穴相配伍,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总体选穴有其固有规律,不同分类患者部分经穴配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针灸治疗中风所致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选穴规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肩周炎的96例患者,将9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配为两组,每组48例患者,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选穴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根据医院研究出的临床选穴规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穴,并选择相应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治疗前,治疗15天后以及治疗一个月后的VAS评分状况,并将统计分析与评分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状况对比并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15天后以及治疗一个月后的VAS评分状况与常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根据医院研究出的临床选穴规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VAS评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肩袖维持着肩关节的动态稳定,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探索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选穴规律,从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基于目前研究现状,探讨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选穴概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十二经脉、经别、经筋理论,从腧穴的近治、远治作用或结合肩袖、腧穴的解剖学特点来确定选穴;一类是根据体表的阳性病理反应点来确定针刺部位,如阿是穴、结筋病灶点、活化激痛点等。结论:两类选穴均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肩袖损伤症状,而区别最关键在于腧穴是否处于“激活态”、“敏化态”。其中关于敏化腧穴的处方选择、有效刺激量、疗效持续时间、作用机制等等,都值得更进一步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采用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技术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技术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60/6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52/6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7.56±1.89)分,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4.52±1.88)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推拿联合运动康复技术综合治疗肩周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推拿治疗肩周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3月-2023年5月经我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41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41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组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推拿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