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学的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途径。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普遍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且患病人数逐年增长。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进而研究了相关对策。选取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涵盖患者基本情况,最高教育水平、平时饮食结构、不遵医饮食的原因等。研究结果显示,200例高血压患者中遵医饮食者为 16例,占比8.0%;不遵医饮食者为184例,占总人数的92.0%。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的原因主要有:对医护人员提出的饮食建议产生异议,持怀疑态度的患者有157例,占比85.3%;患者的饮食习惯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者有140人,占比76.1%;对高血压患者该有的饮食结构没有系统的知识储备者为147例,占比79.9%;自制力较差为158例,占比85.9%;家庭其他人员没有积极配合患者的饮食为101例,占比54.9%;没有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为40例,占比21.7%;不知道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30例,占比16.3%;不知道高血压会引起的并发症为166例,占比92%。因此得出结论,我们要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遵守医嘱进行不科学饮食行为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要培养医护人员宣传教育的水平,要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动员患者家属对高血压疾病日常防治的重视程度,建立社区性质的高血压防治网。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不遵医饮食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1月-2022年6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3例),偶数设为观察组(n=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视力、眼压、视野变化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视力、眼压、视野比较,干预前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力、视野更好,眼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促进青光眼手术患者的视力的恢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 护理干预 青光眼 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1例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的冠心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效能感(GSES 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冠心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GSE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疾病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共纳入62例。利用乱数字表法获得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予以前组常规护理,予以后组常规护理+行为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6.46±4.75)(24.23±6.24),低于对照组的(31.85±4.96)(32.36±6.1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组间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先兆流产 行为干预 护理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口腔门诊护理中应用行为诱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3年1月~2023年7月,对象为此期间我院口腔门诊接收的200例患儿,其中有100例应用行为诱导干预,设置为观察组;另外100例应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之后的总体依从性为95.0%,要显著性的优于对照组患儿80.0(P<0.05,X =3.108)。结论:行为诱导的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合作意愿,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同时,这些方法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使他们在日常口腔护理中更加积极主动。

  • 标签: 儿童口腔门诊护理 行为诱导 依从情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抑郁症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期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CBT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抑郁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CBT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CBT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结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抑郁症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CBT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CBT护理干预,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设计并构建基于证据的慢性肝病患者血糖管理方案。 方法 总结慢性肝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确定血糖管理的内容框架。 结果 共形成血糖评估表、血糖管理流程及低血糖处理方案等3个方面的内容。 结论 基于证据的慢性肝病患者血糖管理方案构建过程科学,规范性强,注重疾病的特殊性,可作为慢性肝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常规。

  • 标签: [] 循证护理 慢性肝病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质量改进。方法:选取本院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58例新生儿,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疼痛NIPS评分、24h的母乳喂养率和48h的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 24h的母乳喂养率和48h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并缓解新生儿疼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神经行为 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儿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并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父母报告(PedsQLTM4.0)及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患儿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血液肿瘤患儿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学校表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血液肿瘤患儿的生存质量及异常行为问题。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肿瘤 小儿 生存质量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采血室护士掌握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对其行为作出评价。方法;对门诊采血室护士 34名,采用流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操作时有 60%护士戴口罩, 50%戴帽子, 48%的护士戴手套。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相关知识知晓率占 90%,连续操作时不做手消毒或洗手占 54% .经常脱手套后不洗手或手消毒的占 14%,被锐器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的占 88%,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 92%。结论;现代化的管理工作需要护士对职业防护要高度重视,同时,增强对门诊采血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更为重要。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职业防护 知识 行为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行为的研究,早期发现其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微功能异常,以便早期干预;让家长了解新生儿的能力,关注婴儿神经精神发育,增加对保健的认识。方法 采用 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方法(简称 NBNA)对我院儿科住院的 102例足月新生儿进行测定。结果 102例患儿中总分≥ 37分者占 96.08%( 98/102), 39-40分占 90.2%( 90/102), 4例在 35分以下,其中 2例为重度窒息患儿,另外 2例为病理性黄疸患儿,给予早期有效的治疗干预,分数逐渐增加至正常范围,且病情恢复良好,相关检查、检验指标均正常。结论 NBNA是检测新生儿系统发育完整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合儿科医生的儿科保健工作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应用,不但有助于早期发现脑损伤,以尽早干预,避免日后伤残,且增进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同。

  • 标签: [] NBNA 脑损伤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做出过攻击行为,统计、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攻击行为的主要高危因素。结果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攻击行为的原因最多的是情绪易激惹,占到67.8%,而幻觉妄想症状群、敌意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医务人员采用强制手段让患者入院、医务人员言行失当等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正确、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防止出现伤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83-01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婴幼儿进行铁缺乏的情况调查进而发现导致铁缺乏症的因素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方法 对 201 5 年 1 月到 2016 年 12 月到某个医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调查婴幼儿的年龄大约在 6-36 个月之间并对他们铁缺乏的情况进行调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患有铁缺乏病症的婴幼儿有 646 例,另外我们对其他疾病的干扰进行了排除进而对这些病患进行铁缺乏的检测和喂养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分析其中的调查结果并对病患的家属进行了正确的健康教育。 结果 首先将患病的婴幼儿分为有 6-12 个月及 13-36 个月两个时期,其中铁缺乏症的患病概率分别为 42.78% 和 34.97% ,调查显示 6-12 个月的婴幼儿患有此种病症的概率较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概率会逐渐的下降。 结论 这个地区婴幼儿患有铁缺乏症状的概率较高必须重视家庭喂养同时要对家庭喂养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 标签: 儿童铁缺乏症 调查分析 家庭喂养行为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低档暗娼人群与嫖客感染艾滋病的行为学特征,减少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在该两 类人群中的传播和向一般人群的扩散,降低两 类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方法 分析 2014年至 2015年低档暗娼与嫖客人群性行为的相关因素,提出今后行为干预的对策。 结果调查低档暗娼372人、嫖客 345人共计 717人,确认 HIV抗体阳性 18例( 2.51%):低档暗娼确认 HIV抗体阳性 10例( 2.69%),嫖客确认 HIV抗体阳性 8例( 2.32%)。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档暗娼为 67.4%,嫖客为 73.0%, 最近

  • 标签: 低档暗娼及嫖客 艾滋病 知晓率 性行为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对焦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焦虑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进行分组,单日期收治的48例为对照组,选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双日期收治的48例为观察组,选用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进行检查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HAM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在持续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 焦虑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相关健康行为和相关因素,旨在防止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40岁以上2628例纳入研究.制定调查问卷,并对年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经济收入、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生活行为因素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年龄、吸烟率、空腹血糖、血压、IMT、TC、TG、HDL-C、LDL-C对斑块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TG、LDL-C、HDL-C和健康行为因素的个数.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个数与斑块形成呈负相关,能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2-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