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西医汇通派医家恽樵和陆渊雷的用药特点。方法运用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对恽樵、陆渊雷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恽樵和陆渊雷的处方用药特点。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恽樵处方用药使用较多的为当归、生地黄、苦杏仁、炙甘草、黄连,药物多归于肝经、脾经,药性方面寒温并重,药味方面多甘、苦,用药相对稳定。陆渊雷使用较多的药物为炙甘草、当归、白术、白芍、半夏,药物多归于脾经、肝经,药性略偏重寒凉,药味偏重苦、甘,用药变化较大。结论恽樵和陆渊雷用药各具特色。

  • 标签: 中西医汇通派 恽铁樵 陆渊雷 用药 方剂计量学
  • 简介:我科于2001年7月收住4例私立幼儿园幼师同时食毒鼠强污染食品病例,经大剂量安定止痉、血液灌流抢救成功,现报导如下:

  • 标签: 中毒例 临床体会 例临床
  • 简介:我院自1999年6月开始对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介入选择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内应用尿激酶(UK)溶栓疗法,对4例符合介入溶栓标准病例应用此法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动脉溶栓 介入溶栓治疗 脑出血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并穿孔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炎症性肠病并穿孔死亡病例。结果:4例IBD饼穿孔死亡病人,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出现吻合口瘘、出血、腹腔感染后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无法耐受手术,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BD饼穿孔患者治疗上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围手术期IBD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明确IB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合理应用外科治疗,同时重视整体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穿孔 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非心源性胸痛对左心室电压的影响.方法:将主诉胸痛且有左心室电压的患者分为非心源性胸痛(A组)和心源性胸痛(B组)两组,均采用治疗原发病和对症处理,对比研究胸痛对左心室电压的影响.结果:左心室电压降为正常者A组占78.23%,B组占29.0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心源性胸痛可引起左心室电压.

  • 标签: 非心源性胸痛 左心室高电压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氧液对心跳停搏患者的作用,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跳停搏患者46例,分为氧液组和常规组,每组其他抢救措施相同,氧液组输入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脑复苏率、血气分析和SpO2恢复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氧液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脑复苏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及SpO2恢复平均时间氧液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氧液组治疗后、低切粘度与复苏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洼氧渡对心跳停搏患者的复苏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氧气 高氧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原因影响因素,前瞻性研究渗透式健康教育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维持透析患者常见死亡影响因素及年死亡率,从2013年开始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分析接受渗透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年死亡率的影响。结果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年死亡率分别为17.00%﹑13.79%及8.33%,经医学统计学检验,渗透式健康教育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因素复杂,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透析患者死亡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渗透式健康教育 死亡率 死亡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丁苯酞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在确诊24h内和治疗7d、14d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高于正常值,治疗14d后两组hsCRP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患者血清 急性期 反应蛋白 丁苯酞 HSCRP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三烯E4(LTE4)的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和尿LTEA的浓度。结果:IP感染组尿LTE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的水平和尿LTFA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的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5 白三烯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