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昏迷在内科院前急救中十分常见,文献报道,院前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类中,代谢性疾病就占前三位.我院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份院前内科昏迷患者395例,均在现场做了快速血糖的检测,其中与血糖相关的昏迷患者就有58例,占了14.68%.

  • 标签: 昏迷 院前急救 快速血糖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Zuckerkandl结节与RLN之间的解剖关系,以降低RLN损伤风险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施行的28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解剖甲状腺,观察Zuckerkandl结节的大小和分级,及与RLN的解剖关系并分型。结果共对280例甲状腺进行解剖。左侧成功解剖94.1%(128/136),右侧成功解剖96.4%(160/166)。2侧同时出现的为72.8%(220/302)。Zuckerkandl结节分级如下:0级:左11.8%(16/136),右11.4%(19/166);Ⅰ级:左30.1%(41/136),右25.3%(42/166);Ⅱ级:左44.1%(60/136),右43.4%(72/166);Ⅲ级:左8.1%(11/136),右16.3%(27/166)。2侧Zuckerkandl结节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Zuckerkandl结节分级在Ⅰ级以上者,左侧112例,其中A型90.2%(101/112),B型0.9%(1/112),C型7.1%(8/112),D型1.8%(2/112);右侧141例,其中A型92.9%(131/141),B型0.7%(1/141),C型5.0%(7/141),D型1.4%(2/141),左右2侧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Zuckerkandl结节分级与分型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存在一定差异性,以A型较多见。结论Zuckerkandl结节是RLN行径中一个重要解剖标识,但其毗邻结构解剖关系复杂,且RLN于此处变异及分支多见,此处入路显露神经易至RLN损伤风险增加。

  • 标签: Zuckerkandl结节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预后非常严重,一般来说,CHF病人确诊后5年内的病死率为50%、10年内的病死率为90%。由于CHF传统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检查,而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使大多数病人在及时准确诊断和分析治疗结果方面均存在着许多困难。因此,医学界期盼着有一种血液学的、准确的检测指标出现。

  • 标签: B型钠尿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监控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诊断胃黏膜病变的能力。方法:收集门诊6例胃黏膜病变患者行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检查术。检查中静脉注射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每例患者均经内镜直视诊断、共聚焦微探头诊断并获取靶向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结果:6例患者共7处病灶,其中息肉2处,黏膜粗糙、发红2处,浅表凹陷灶1处,隆起伴凹陷灶1处,深溃疡1处。所有患者均完成共聚焦内镜检查,共获得连续视频图像32段。微探头共聚焦内镜易于操作其诊断正确者为6例(6/7),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操作简便,即时成像,是有效的胃黏膜病变诊断手段。

  • 标签: 共聚焦显微内镜 微探头 胃黏膜病变 诊断
  • 简介:目的对艾滋病患者的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以达到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降低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而致护理服务投诉事件发生及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目的.方法将10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艾滋病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尾数为奇数)和实验组(尾数为偶数)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静脉输液,出现问题时对症处理;实验组采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护理服务的投诉及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或护士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士静脉穿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的投诉及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艾滋病静脉输液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少输液过程中的液体外渗,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并有效防范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
  • 简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最初作为一种肝细胞有丝分裂原是从肝部分切除大鼠的血清中分离得到的。1931年,英国学者Higgens等发现部分切除后的残存肝脏可迅速增殖,其体积和功能较快恢复正常。20世纪60年代,Barcher等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建立交叉血循环,发现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肝再生期间,正常大鼠肝细胞也有增生现象。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生物学 实验研究 综述
  • 简介:动静脉内瘘术足医生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并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内瘘的优点是无外瘘导管脱落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减少,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因此,动静脉内瘘可作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通路。

  • 标签: 循证护理 动静脉内瘘
  • 简介:鉴于世界范围的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心力衰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蛋白质组学技术现已能对组织和血液中的蛋白谱、蛋白功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相关研究。目前,该技术已被有效地应用于各项心衰研究,并发现多种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心衰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相信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更迅速的发展,以及更广泛地被运用于心衰研究,人们将会不断深化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有潜力发现更多新的生物学标志,从而为心力衰竭的诊断、评估、治疗等提供有效指导。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蛋白芯片 心力衰竭
  • 简介:我国每年有15万各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出生.房间隔缺损(A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其中继发孔型约占总数的95%而中央型又占继发孔型的76%。既往手术是其治疗的唯一方法,但存在创伤大、疤痕形成和手术意外等情况。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无需体外循环,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康复快,术后处理简单。超声心动图在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术前对病例的正确选择和术中对封堵的准确引导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面是X线透视所不能替代的。

  • 标签: 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引导 先天性心脏病 继发孔型 手术意外 封堵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iPad床边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儿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使用iPad进行床边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合理饮食、避免呼吸道感染、坚持运动、遵医用药、避免接触过敏源方面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应用iPad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哮喘 儿童 雾化吸入治疗 护理 IPAD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时进行临时起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10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临时起搏治疗组和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临时起搏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时起搏
  • 简介: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在临床中按常规方法给病人做健康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文献[1]报道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整体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为依据,自设患者需求调查表,调查患者总体需求,然后实施整体护理,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来探讨策略及有关问题。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与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及病死率和缓解率。结果:观察组经机械通气后临床症状改善,缓解率提高,血气指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COPD重度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断,疗效肯定,但需加强监护。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衰竭 并发症 人工气道 通气模式
  • 简介: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Cordis)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对2l例冠心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TM支架(Cordis)治疗,对16例前降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16个,4例右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4个,1例回旋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1个.观察药物涂层支架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及2-14个月随防期间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再次血运重建等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率为5%±3.5%,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支架近远段无新夹层,血流TIMI3级,临床随访2~14个月21例心绞痛消失,其中12例6~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是安全有效的,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明显优于单纯再次扩张及首次置入普通支架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雷帕霉素
  • 简介:生物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其高度并行性、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独特优势,使得药物筛选、靶基因鉴别和新药测试的速度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在新药研究与开发领域展示着无穷魅力.

  • 标签: 生物芯片 药学 药物筛选 药物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电生理标测的基础上,采用NiobeⅡ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遥控操作进行温控射频消融治疗。5例入院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5±18)岁。2例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心内电生理诊断心房扑动2例,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后间隔显性房室旁道1例,左后游离壁隐匿性旁道1例。结果5例利用常规心内电生理标测后均采用磁导航系统遥控操作精确标测靶点并行射频消融,4例成功。操作时间(116±31)min,术者X光曝光时间仅为(4.5±1.5)min。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初步研究表明,采用磁导航技术均可安全与有效地实施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并且明显降低术者的X光曝光时间。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 磁导航系统 室上性心律失常
  • 简介:乳腺疾病给广大女性带来了困扰和伤害,特别是乳腺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有的乳腺疾病往往需切除患侧乳房来达到治疗目的,造成身体外形的极大损坏.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complex,NAC)的乳腺切除术(nipple-sparingmastecctomy,NSM)+即刻乳房重建在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疾病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乳房外形,增强患者的自信,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保留NAC的应用论述如下.

  • 标签: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疾病 外科手术 手术中 乳房重建 乳房外形
  • 简介:复视是神经科常见症状.患者常以视物双影、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就诊。头部CT或MRI扫描已成为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而眼眶冠状CT扫描并非常规检查,但该检查对一些特殊疾病的诊断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报道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并行此项检查的典型病例。

  • 标签: 冠状CT扫描 眼肌麻痹 眼眶 检查手段 MRI扫描 常见症状
  • 简介:目的总结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在复杂疑难甲状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46例复杂疑难的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式,其中MDT组23例,围手术期进行MDT诊治,对照组23例,围手术期治疗按常规手术模式进行。结果46例术后无呼吸困难、甲状腺危象等短期并发症。对照组平均麻醉时间(52.0±11.5)min,平均手术时间(159.0±38.1)min,平均住院时间(11.0±3.5)d。术后发生出血5例,声音嘶哑5例,饮水呛咳7例,一过性低钙血症8例,永久性低钙血症6例,术中气管软化行颈段气管切开术2例。MDT组平均麻醉时间(37.0±8.5)min,平均手术时间(134.0±28.5)min,平均住院时间(7.0±1.5)d,术后发生出血0例,声音嘶哑0例,饮水呛咳1例,一过性低钙血症2例,永久性低钙血症0例,术中气管软化行颈段气管切开术4例。2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杂疑难甲状腺肿瘤诊治中应用MDT可缩短术前麻醉插管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杂疑难甲状腺肿瘤 多学科协作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动态增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3DDCEMRA)的特点,并研究其在老年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78例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3DDCEMRA,包括颈动脉19例,胸、腹主动脉14例,肺动脉8例,肾动脉11例,双下肢动脉21例,全身动脉5例.采用1.5T磁共振机,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3DDCEMRA检查(3D-FLASH自减影序列);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浓度0.5mmol/ml,总量30ml,流量2.5~3.0ml/s;扫描延迟时间70例采用Test-bolus法,8例采用Care-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建.其中21例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或(和)手术证实;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三级评价.结果78例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74例,占94.9%.21例经手术、IADSA证实的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83.3%和90.5%;假阳性及假阴性各1例,病变程度低估2例.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和)手术符合率为83.7%,其中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符合率为100.0%,但较细分支病变符合率为81.8%.结论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3DDCEMRA是适合老年血管疾病诊断的一种无创或微创性血管显像技术,正确掌握延迟时间是3DDCEMRA成功的关键,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对动脉较细分支的分辨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三维成像 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