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双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 2014 年 7 月 ~2015 年 7 月间收治的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50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50 例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各 25 例 。 给予常规组患者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 双骨汤治疗。 通过 X 线观察两组患者 骨折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骨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实验组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 总有效率为 80.00% ,明显高于 常规组的 64.00% ( P<0.05)。 实验组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PICP、 BGP以及 BAL P水平均高于 常规组 ( P<0.05)。 结论: 采用 双骨汤治疗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明显提高 骨折愈合水平,改善患者骨生化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对40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夹板外固定进行临床治疗,对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健骨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桡骨高度、桡偏角度以及掌倾角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效果较为优良(P<0.05)。通过对这40名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有了一定的缓解。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关于SDS、SAS评分,可以发现两组在治疗之前在各方面评分无较大差异,但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说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及阐明在绝经后跌倒骨折妇女及跌倒无骨折妇女人群中,血液循环中骨硬化蛋白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试图了解骨硬化蛋白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化标记物来预测脆性骨折。方法本次采用横向双盲前瞻性研究,对对50名健康的绝经前妇女(A组)、50名绝经后跌倒股骨颈骨折妇女(B组)及50名绝经后跌倒无骨折妇女(C组)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骨代谢标志物(CTX1、CTX2、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P1NP、RANK、RANKL)及骨密度(股骨颈、全髋、转子间及和L1-L4)。结果三组骨硬化蛋白、骨钙素、CTX1、CTX2、b-ALP、P1NP、RANK和RANK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的硬化蛋白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对于A、C两组,B组中股骨颈、全髋、转子间及L1-L4部位的骨密度显著降低,且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及C组的硬化蛋白显著升高(488.52±164.53pg/ml,454.65±111.46pg/ml,P<0.001)。但B、C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01)。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硬化蛋白与股骨颈骨密度(r=-0.228;P=0.004)、平均转子骨密度(r=-0.199;P=0.002)和平均全髋骨密度(r=-0.273;P<0.001)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由于绝经后妇女中,骨折人群与未骨折人群血清骨硬化蛋白无统计学差异,因而硬化蛋白无法预测脆性骨折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第5掌骨颈骨折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优越性。方法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共26例,平均年龄20岁,右手24例,左手2例,按骨折类型分两组,A组关节内骨折8例,B组关节外骨折18例,从受伤到手术平均2.5d,平均随访5个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0min,A组8例均获解剖复位,B组18例中,17例解剖复位,1例骨折对线好,对位2/3以上。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第5掌骨头干角:A组:治疗前(66.4±12.5)°,复位后(15.0±2.5)°,愈合后(15.4±2.6)°,B组:治疗前(59.1±10.0)°,复位后(15.9±2.5)°,愈合后(15.5±2.8)°。术后健、患侧掌指关节活动度:A组:健侧(91.3±2.1),患侧(89.5±4.3),t=1.29,P=0.22,B组:健侧(90.5±1.9)患侧(88.6±3.6),t=1.77,P=0.09。结论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外固定时间短,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性。方法52例跟骨骨折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跟骨外侧"L"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Maryland评分无痛率为61.54%(16/2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46%(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确切,在Maryland评分结构总有效性疗效对比中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追风透骨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及膝关节WOMAC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WOMAC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关节OA患者疗效突出,患者关节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和评价骨创伤治疗仪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了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创伤性骨折治疗的54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使用了双盲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了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骨创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骨痂形成的时间。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骨痂形成的时间均明显要长于观察组,P<0.05代表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骨创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以及骨痂形成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结合髂骨植骨治疗尺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结合髂骨植骨治疗尺骨骨折术后不愈合21例,拆除原固定装置,清除骨折端纤维瘢痕组织、硬化骨和坏死骨,取髂骨植骨,以7~8孔LCP固定骨折端,术后给予旋后15°~20°石膏固定4~6周。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感染等并发症。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优1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3%。结论:LCP结合髂骨植骨治疗尺骨骨折不愈合,骨折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可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血府逐瘀汤与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所接诊的62例四肢骨折患者分成甲、乙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血府逐瘀汤+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之后,对甲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对乙组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比较。结果:乙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低于甲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及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设立,选择我院开展手术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资料78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2年12月~2024年02月,对照法: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对照组资料取39例,术后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资料取39例,选择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对照不同护理管理的成效。结果:实验组术后患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患者更好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住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