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有28例发生腹泻的时间〈5d,占23.33%;48例发生腹泻的时间为5~10d,占40.00%;44例发生腹泻的时间〉10d,占36.67%;有19例腹泻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时间〈5d,感染率为15.83%;69例腹泻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为5~10d,感染率为57.50%;32例腹泻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10d,感染率为26.67%;其中有69例患者为一联用药,感染率为57.50%;18例患者为二联用药,感染率为15.00%;33例患者为三联或者超过三联用药,感染率为27.50%。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组和胃蛋白酶组各65例,胃蛋白酶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酪酸梭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梭菌组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胃蛋白酶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能清除肠道内过多水分和黏液,酪酸梭菌活菌散修复肠道黏膜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两药协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120例季节性腹泻患儿经常规大便检测发现,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流行不存在季节性,夏秋冬季腹泻一般是感染沙门菌,溶血弧菌燃性腹泻多见于夏秋季。本组所有患儿大便镜检发现,大便稀黄,未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大便隐血阴性,但脂肪球(+~++++)。结论:大便常规检验可以有效的检验出儿童腹泻的致病菌,对判断季节性腹泻的病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危险因素及药学干预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应用抗生素治疗的80例患儿,统计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实施药学干预,观察药学干预实施前、实施后的效果。结果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率为37.50%;年龄<1岁、抗生素使用时间≥1周、抗生素联用、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为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药学干预实施后患儿的广谱青霉素应用率(15.00%)、抗生素联合使用率(16.25%)、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率(6.25%)低于实施前,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53.75%)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27、24.242、36.815、4.482,P<0.05)。结论明确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制订针对性的药学干预措施,可降低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例,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男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5.42%低于女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52.94%(P>0.05);0.4-1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40.00,2-3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6.36%,4-5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率46.67%,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的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不同,治疗中需要结合小儿实际情况用药,确保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67%、9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腹泻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缩短了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