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先设定的护理计划,在增强CT检查中,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方法:1. 制定护理路径表格。2. 培训护理人员:护士掌握路径的原理和方法。结果:通过实施影像护理路径,笔者取得了如下结果:1. 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2.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20%以上。3. 康复时间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平均缩短了5%以上。结论:综上所述,在增强CT检查中采用影像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梅毒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浆反应素试验、密螺旋体颗粒凝集(TPPA)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密螺旋体颗粒凝集(TPPA)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²=1.006,P=0.316);密螺旋体颗粒凝集(TPPA)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血浆反应素试验法(F=62.995,P=0.000)。结论: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密螺旋体颗粒凝集(TPPA)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准确率更高,血浆反应素试验法的检测准确率相对较差。但是,在实际检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护理过程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延续性护理理念的有效渗透,对于患者们护理质量、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造口患者选为主要观察对象,再结合科学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基础性护理干预以及延续性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指标低于延续性护理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普遍低于实验组,分别为( 73.75%)和( 92.04%)。结论:延续性护理理念的渗透,对于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而言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延续性护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使患者、家属充分信任护理工作的开展,妥善解决沟通问题,从而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促进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护理方法展开研究。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共计70例,为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产妇。所有产妇随机抽签分组,35例为一组,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产后优质护理。分析两组产后泌乳情况,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在产后泌乳情况方面,观察组产后开奶时间比对照组早,产后24h内,24~48h以及48~72h泌乳量均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更低,纯母乳喂养率更高,P<0.05。结论:产后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可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情况,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适合推广。
简介:目的针对在我院患有中风的患者,对其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以后,对该治疗方法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5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28)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n=28)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患有中风的患者,对其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以后,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早日恢复意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口腔临床诊疗患者60例进行研究,最终经临床综合诊断为牙周病。利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诊疗方法处理,观察组则选择放射影像技术诊疗。比较两组诊断结果与治效果及诊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疗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7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临床诊疗中开展放射影像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对诊疗更满意,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5月间收治的 230例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 115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 11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总结优质护理模式的先进性。结果:两组患儿的相关护理指标显示,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数据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在肺炎患儿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析 护理部对护士手部消毒的培训及管理。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1 月到2019 年1 月一年之间的50 名在职护士,平均分为两组, 25 例观察组与25 例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护士进行一般常规的培训并给予考核;对观察组护士给予全面的调查、培训、追踪、考核,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培训与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护士手部菌落数情况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手部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护理部对护士的手部消毒进行全面的培训及管理 ,可以有效的降低护士手部的菌落数,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 法: 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 治的 80 例患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治疗法,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接受治疗之后,各种临床症状均有减轻,包括疼痛、水肿等现象均有明显缓解,运动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痛苦,具有切实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昏迷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颅脑CT、心电图等检查,个体化治疗患者,分析患者的抢救情况,统计分析患者抢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结果 导致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在对所有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虽然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但无自主意识苏醒的征兆, 在对所有患者的有效救助过程中,患者血氧动脉分压( PaO2 )及血氧饱和度( SaO2 )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 PaCO2 (二氧化碳分压)、 RR (呼吸频率)指标则呈现下降趋势。 死亡患者的致死原因包括颅内感染死亡以及脑血管疾病死亡。 结论: 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患者的病因做出判断,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针对性地给予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案,能够有效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