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白油基钻井液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所以往往将其应用于深井,或者复杂井,其所需的密度往往较高,这就要平衡流变、悬浮特性和沉降性的关系,笔者通过室内开展高密度白油基钻井液体系研发,通过大量室内试验,优选关键助剂,对加重材料改性,加入纳米封堵剂,高效乳化剂,最终研制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密度白油基钻井液:抗温180℃,密度在2.0-2.4g/cm3范围,塑性粘度小于70mpa·s,沉降稳定性(24h)小于0.03g/cm3,并在川渝工区推广应用20多口井,应用效果良好,其中的阳**井完钻井深6263米,水平段长1853米,刷新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井深最深、水平段最长两项纪录。为深井、保护生态区顺利开发页岩气提供了技术支撑。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不但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性与项目建设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技术的作用,施工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处理,加强重要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章主要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策略。
简介:摘要:统计出了河源市县道、乡道、村道主要灾毁类型,及农村公路受灾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灾毁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山洪灾害;灾害类型;灾害防治。 1 项目背景 2019年6月份,河源市遭遇了“6.10”“6.12”洪灾,各县区受灾严重。2019年6月26日,省委书记李希前往灾区,来到现场灾毁现场及抢险指挥部,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进行调研。 2 研究意义 河源市地形为重丘区,发生洪涝及其他地质灾害频率较高,尤其北部山区,暴雨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涉及范围广、影响区域大,发生灾害事故后极易造成重大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 为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灾害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带来的影响,巩固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并重视潜在危害,提高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进行“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3 农村公路损毁类型 3.1 边坡坍塌 边坡失稳产生坍塌在洪涝灾害中较为常见。边坡分为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两种。挖方侧山体裸露,降雨量比较大时,边坡上的雨水不能及时排除,雨水渗入边坡内,土体状态改变,沿剪切面发生坍塌破坏。填方边坡主要是由于坡脚没有排水设施,坡面没有防水排水设施,雨水顺着坡面流下,对坡面及坡脚冲刷,带走大量边坡土体,使路基产生破坏。 3.2 挡土墙的失稳或破坏 挡土墙多设置在道路两侧比较陡峭的地方,阻挡土体下滑,维护道路结构稳定。灾毁破坏主要是山洪冲刷挡墙基础,使得挡墙结构悬空从而发生破坏。另外山区建设挡墙时受条件限制,多为就地取材,用片石材料等侵蚀风化严重,力学性能变差,土体受雨水影响变重,超过了挡墙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导致了挡土墙自身墙体的破坏。 3.3 防护工程的水毁 道路两侧防护根据结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两种。挖方边坡大多数用的是自然防护,坡面为自生的草木植物,使得边坡吸收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坡面产生滑塌。填方边坡多为自然防护,坡脚基本没有护脚等防护结构,坡面多为自然堆土,坡脚多利用松木桩防护,部分有浆砌片石防护,未设置坡面集排水设施,雨水直接对坡面冲刷,松木桩及浆砌片石的结构强度不够被冲毁。 图3-1浆砌类构造物破坏 3.4 路基路面的水毁 1)路基水毁 路基损毁在这次灾毁中较为常见,大多是填方边坡一侧的路基损毁。一种是坡面及路面水横流,对坡面冲刷,先是破坏坡面,坡面破坏之后路基失去其自身稳定性,发生垮塌破坏,并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另一种是发生在小溪河流旁,大量降水导致水位上涨,一方面是水浸入路基结构,是的土体状态改变,另一方面是水流夹杂砂石对坡面和路基进行冲刷,使得路基结构被掏空,整个路基路面部分被冲毁。路基破坏多是坡面防护或者防排水设施未能发挥作用及其他因素引起的。 2)路面水毁 路面受水灾破坏多是其他构筑物或其自身存在病害引起的。边沟堵塞或者未设置边沟,路面横坡未设置,雨水汇集在路面一侧,长时间浸泡,路基局部强度不够,产生裂缝,出现唧泥、坑洞、沉陷等病害。其他情况多是路基结构或者是防护结构破坏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 3.5 排水设施的水毁 此次受灾破坏的农村公路排水设施主要有排水沟、涵洞。 (1)边沟水毁 受破坏的水沟主要有浆砌片石边沟和土沟。浆砌片石边沟破坏大多是老旧的边沟,浆砌边沟沟壁受雨水冲刷侵蚀,自身的强度都已经降低,受雨水冲刷导致沟壁坍塌及沟底冲毁。土路肩自身强度都很低,在雨水爆发时,自身就被冲毁,进而对路肩或者路基结构进行冲刷。 图3-2路肩边沟堵塞 (2)涵洞水毁 受灾破坏的涵洞主要有管涵及浆砌涵洞。管涵直径为50cm,山洪携带树枝树干,在通过管涵时不能顺利通过,发生堵塞。另一种情况是位置较高的涵洞,出水口未设置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不能满足排水需要,对出水口原状地面冲刷,涵管出水口处土体被冲走,涵管悬空甚至被冲走,进而掏空路基。浆砌片石结构由于涵洞底面被山洪冲刷,自身结构基础发生破坏,涵洞直接就被洪水冲毁,道路被截断。 四 灾后抢修恢复工作经验总结 4.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防汛工作坚持由政府进行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共同负责,以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对各县、镇、村落实责任人,严格落实各项防汛职责。调查确定易受灾、灾害严重的县镇,明确各个县区各个乡镇的重要通道的重要节点,识别各乡镇存在的危险易受灾点。汛期实时监控各县镇在建项目,及各个项目取弃土场情况,各个项目明确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负责人进行管控。 4.2 保障资金投入,加强物资储备 要对农村公路进行日常维护,落实乡村道路的养护资金;发生水毁后需要修复,要落实对灾区进行重建的资金;发生灾毁是需要进行抢险救助,落实对灾区民众的抢险救助资金。在汛情发生前准备好各类防汛设备,配备到各防汛部门,各部门应购置救灾帐篷、救灾衣物等物资;各县乡提前组成抢险救灾队伍,并进行防汛演练。做好各项汛前准备工作,汛情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灾,提供充足的救灾物资。 4.3 扎实开展公路交通汛前安全检查 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取弃大量土方,特别是山区道路,挖方填方量都较大,改变了山体原有坡面,破坏了山体稳定性,因此在汛期前对在建公路项目进行检查是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引起洪灾的需要。各个县镇应组织交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对县镇各在建公路项目进行检查,对存在危险因素的项目要求其整改,排除安全隐患。 4.4 完善防洪预案,落实整治措施 为了降低灾区受灾程度,保护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各县应结合自身情况针对辖区内易受山洪灾害威胁的重点关注路线编制地区防御山洪预案,并规划好灾情发生时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密切关注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通灾区重要道路及灾情频发地区,应做好预防措施,对危险地段进行加固,制定好救治应急方案。 4.5 科学编排防汛值班制度和报灾制度 在每年的汛情发生期间,各单位应安排好防汛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做到24小时监控,严禁出现擅离岗位的情况。各县镇村安排监测点,做好汛期应急预案、演练,汛情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发出灾害预警,及时进入灾区展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