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暗算》(2005)、《潜伏》(2009)、《风声》(2009)、《东风雨》(2010)等谍战剧和谍战片成功激活“大众电影情结”之后,作为内地谍战影像之“前世”的“反特片”、惊险样式片和公安题材电影,在沉寂多年后又再次浮出历史地表,进入怀旧与研究的视野.
简介:冯妮:今天,任何人要想认知“社会阴暗面”,上上网就够了,但电视剧要是自甘为黑幕教科书,就只能从暴露走向嗜丑。如果生活本身需要被看作是“战场”,那么仅仅用自然主义的眼光去呈现它就是不够的,更值得期待的是当代影视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战略”。
简介: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在被搬上大银幕之初就受到了极大关注,本文认为,电影的成功更多来源于原剧本在戏剧技巧上的突破。剧作家在剧本里使用的许多反传统反理性的戏剧手法,在理性主义盛行的美国有强烈的反抗意义,也为电影的话题性和独特性奠定了基础。本文将焦点对准这部剧作的反传统戏剧技巧,从剧作的反理性化表达和反传统的戏剧语言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剧作家使用这样的戏剧技巧对主题的突出作用,从而揭示改编电影成功背后的奥秘。
简介:考察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文学反现代意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现代化与反现代思潮间的冲突正好代表着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不易消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上的各种思潮多多少少带有这种冲突的迹象”。[1]
简介:马卡宁的《审讯桌》是一部具有反乌托邦特征的小说,作家通过对“桌子”这一审讯道具的各种象征性拓展,通过对历史、现实与幻想相互叠加的反乌托邦立体艺术世界的构建,为我们揭示了个体始终置身于无所不在的集体“审讯”之中的悲剧性处境。
简介:《上海月亮》是日本著名剧作家井上厦(1934—2010)创作的以鲁迅为主人公的剧本。剧本发表在1991年3月1日出版的日本知名文艺刊物《昴》(すばる)上,发表10天之后出版单行本。1而且,剧本在发表、出版当月即由井上厦创建的剧团"小松座"搬上东京的舞台。2这种安排表明井上是希望通过杂志发表、单行本出版、剧团演出三者间的呼应与互动,来扩大剧作的影响。
慢镜头:从反特片到谍战片
试论十七年“反特片”的“多质性”
《玻璃动物园》中反传统的戏剧技巧使用
重返“80年代”语境下文学的“反现代”审思
无所不在的“审讯”——《审讯桌》的反乌托邦特征解析
井上厦的“反鲁迅”——《上海月亮》的喜剧艺术与意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