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研究了华北平原某铅冶炼厂附近农田33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积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Pb和Cd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44和5.59mg·kg-1,DTPA态Pb和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4.1和0.964mg·kg-1,均超过了未污染农田潮土的正常范围,而Cu、Ni和Zn的有效性和全量与未污染土壤接近;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DTPA态Pb和Cd含量、全Pb含量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与磷酸酶和脲酶相比,土壤脱氢酶活性更易受到土壤中Pb和Cd积累的影响;随DTPA-Ni含量增加,土壤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P〈0.1);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全量或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1)。以上结果说明,利用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能够表征基本性质较为一致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与重金属全量相比,有效态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更大。
简介:利用田间原位开顶式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稻灌浆期臭氧(O3)暴露对其产量形成的影响,从而确定灌浆期臭氧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臭氧水平,即过滤空气(CF,O3浓度10nL·L^-1);自然大气(NF,O3浓度40nL·L^-1);臭氧动态1(O1,O3梯度为50、100、150nL·L^-1,平均浓度70nL·L^-1);臭氧动态2(O2,O3梯度为75、150、300nL·L^-1,平均浓度170nL·L^-1).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水稻的株高、穗长、分支、穗粒数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4种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试验浓度下,水稻灌浆期短期高浓度O3暴露对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不会造成明显的产量损失,但与全生育期相比,水稻产量对灌浆期的高臭氧浓度更为敏感.
简介: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急性生态毒性检测,但新鲜培养的Q67菌液的试验结果重现性较差。为了提高采用新鲜培养Q67菌液进行急性生毒性试验的重现性,采用生物毒性测试微孔板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600rim处的吸光度值(OD600)表征菌密度,分别利用不同OD600值的菌悬液测定1rZnS04·7H20、CdCl2·2.5H20、氟硅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氯异氰尿酸5种不同性质化学物质及焦化废水、油田采出水、电镀废水3种不同类型工业废水对Q67的急性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试验不适合采用培养时间作为细菌的培养终点。菌液的菌密度对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当新鲜培养的Q67菌悬液的OD600值介于1.6~1.8时,水样的EC50值远大于其他阶段,灵敏度最低;部分低浓度的工业污水对OD600位于2.5左右的菌液会产生较大的刺激性作用,毒性感应滞后于菌密度低的Q67菌悬液。当Q67菌悬液的OD600值控制在2.o左右时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固定菌液的OD600值可获得重现性良好的试验结果,并排除接种量、菌种保存时间对急性毒性测试的影响。
简介: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mm的微小型塑料颗粒或碎片,海洋中常见的微塑料类型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由于形状、颜色多变,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粒径范围与浮游植物相近,海洋中的微塑料很容易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他海洋动物等产生影响。微塑料还可以为病毒、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影响浮游植物分布,进入海洋生物消化道或进一步转移到组织中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甚至通过捕食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对高等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微塑料可以作为海水中痕量化学物质的吸附载体,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根据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未来应加强对海洋微塑料分离、鉴定技术的研发以及海洋微塑料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传递效应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简介:保护性备灾措施对企业的连续性运营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来自美国加州地区933家企业的备灾模式和主要影响因素.数据来源于美国特拉华大学灾害研究中心在1997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搜集的资料,主要地点是受1989年LomaPrieta地震影响的地区.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保护性备灾措施可以分为4类:规划类,资源准备类,知识学习类和保险购买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之前的因灾损失和决策者的风险认知是总体上影响企业备灾措施的显著因素.此外,位于不同领域的企业在采取保护性备灾措施方面也有所不同,金融/保险/不动产行业更倾向于采取备灾措施.另外,不同的因素在规划、资源准备、知识学习和保险购买4个维度的效果也不太一致.最后,在基于上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环境风险评估对化工企业安全的影响,并提供了深入的分析。环境风险评估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流程,更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通过对其应用进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环境风险评估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以及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结合了实证数据,论证了环境风险评估实施对化工企业安全的积极影响。这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以进一步加强其安全管理。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化工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简介:摘要:绿色电力认证在电力营销策略中的应用,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的机遇。认证通过证明电力产品的环保属性,增强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促进了品牌形象的塑造。认证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问题,以及市场对认证认知的不一致,为企业带来了挑战。企业需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和透明的信息沟通,来克服这些挑战。案例分析显示,绿色电力认证能够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优化能源组合和提高服务水平,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需求。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的重视,绿色电力认证将成为电力行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引领企业和消费者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简介:摘要:为提升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锅炉升级改造成为关键策略。本文通过探讨燃烧系统优化、热交换器改进及智能控制系统引入等主要技术路径,分析了这些技术对锅炉性能的影响。燃烧系统的优化包括改进燃烧器设计和优化燃烧空气分配,从而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热交换器的改进则通过增加热交换面积和提高热交换效率,增强了废热回收能力。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实现了对锅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造措施,锅炉的热效率和经济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技术改造过程中的高投资成本、技术难题及长期维护挑战仍需妥善解决,以确保改造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