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基础护理课程应用思政教学后的效果研究。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办法选取本校的两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级学生( n=125)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019级学生( n=130)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 PSCNI),网上评价系统以及学校自制试卷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专业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及网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高职院校基础护理课程与思政教学两者相结合,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临床操作技能,加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从而为临床培养优秀的护理型人才。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 n=30)和常规护理组( n=30),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与基础护理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总满意率为 86.67%( 26/30),基础护理合格率为 83.33%( 25/30);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 73.33%( 22/30),基础护理合格率为 56.67%( 17/30),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basic nursing in emergency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quality nursing group (n = 30)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n = 30).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nd routine nursing service were implemented respectively.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was 86.67% (26g30), the qualified rate of basic nursing was 83.33% (25 / 30);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 was 73.33% (22 / 30),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basic nursing was 56.67% (17 / 30).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fied rate of basic nursing in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routine nurs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the basic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行 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定 56 例重症监护病房的 患儿,时间选择: 2018 年 3月 ~2019 年 4月,随机电脑排序分组:参 照组与实验 组,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 ,实验组行 PDCA循环 。对比和分析 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结果:就实验 组而言,基础护理合格率高 于参 照组,且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比参 照组低 , P< 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应用 PDCA循环,能够提高整体基础护理的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的产生,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开展治疗,使其尽快的恢复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分析如何加强基础护理中的细节管理,并致力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住院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3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细节管理,进一步分析护理服务质量。 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态度来看,观察组的评分为(96.34±1.45)分、( 97.23±1.84)分和( 96.24±2.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0.45±1.57)分、( 71.79±1.63)分和( 73.72±2.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结论: 采用 细节护理模式有助于强化护理基础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防控不安全事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与儿童直立倾斜试验( HUTT)结果的关系。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6月到 2019年 6月间抽取 8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对患儿进行 HUTT实验及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测定。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HUTT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基础状态下血糖之间无显著差异,空腹血糖在 5.5mmol/L以上及 5.5mmol/L以下的患儿直立倾斜实验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以上数据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与儿童直立倾斜试验结果之间无明确关系,无法根据患儿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来预测 HUTT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团队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分别抽取我校 2017 级护理专科班 267 名护生为观察组, 2016 级护理专科班 248 名护生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翻转课堂中采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以个人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生基础护理学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准备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团队合作学习式翻转课堂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基础疾病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20年 1月 21日 -2月 24日收治的 93例确诊病例,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纳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史、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转归等指标进行分析 。 结果: 93例确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轻型 2 例、普通型 56 例、重型 24 例、危重型 11 例。合并的基础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 24例( 25.8%),其次为冠心病 13例( 14.0%); 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基础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 P<0.05) ,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 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患者。 与未合并基础疾病组相比,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年龄显著升高,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 住院期间的最低 PaO2、最低淋巴细胞、最低白蛋白均显著低于未合并组,最高 CRP显著高于未合并组, 糖皮质激素应用比例、氧疗力度(应用有创呼吸机、 ECMO)均高于未合并组; 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入 ICU的比例更高、死亡率更高。结论: 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肺炎患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对其更好的救治。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腓骨复合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腓骨复合皮瓣治疗不同部位肢体组织缺损 25例 ,其中单纯应用 21例 ,与游离腓骨移植组合应用 1例 ,与拇再造同时应用 3例。 25例中 14例带股前外侧神经终支与受区神经吻合。结果 :25例共 25块移植皮瓣中 ,23例未发生危象 ,完全成活 ;2例出现血管危象 ,皮瓣坏死 ;1例手掌部及 2例足背部皮瓣修复术后外形欠满意做修薄手术。术后经 6~ 24个月随访 ,14例吻合带神经皮瓣感觉不同程度恢复 ,S25例 ,S36例 ,S43例。 23例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腓骨复合皮瓣存活率高 ,外形美观 ,特别适合有美容要求的年轻患者 ,是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进一步探究 BOPPPS 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胰腺癌细胞(PANC-1)和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外囊泡,分别比较微小RNA(miRNA,miR)-483-5p在两种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超速离心法制备去除胎牛血清源性囊泡的完全培养基,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超速离心前(对照组)与超速离心后(实验组)的完全培养基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差异;用去除血清囊泡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超速离心方法提取细胞外囊泡,用二喹啉甲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细胞外囊泡(EVs)的浓度;用透射电镜、NT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其是否符合细胞外囊泡特征。定量即时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483-5p在两组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和qPCR实验的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48 h和72 h后,HPDE6-C7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4±0.036比0.671±0.016,t=0.315,P48 h>0.05;0.890±0.027比0.925±0.099,t=0.581,P72 h>0.05);PANC-1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9±0.004比0.761±0.016,t=0.249,P48 h>0.05;1.114±0.025比1.145±0.014,t=1.898,P72 h>0.05);透射电镜:细胞外囊泡呈"茶杯托盘"状、NTA结果:98%PANC-1源性细胞外囊泡的直径为130.0 nm、98%HPDE6-C7源性细胞外囊泡的直径为129.7 nm;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细胞外囊泡表现为CD63、TSG101阳性,而GM130为阴性;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和NTA分析测得PANC-1和HPDE6-C7源性的细胞外囊泡浓度分别为:1.5 g/L、1.510 11颗粒/毫升和1.3 g/L、1.610 11颗粒/毫升;与HPDE6-C7比较,PANC-1中miR-483-5p的表达显著增加(2.820±0.180比1.000±0.006,t=-17.539,P<0.01);与HPDE6-C7源性细胞外囊泡比较,PANC-1源性细胞外囊泡中miR-483-5p的表达显著增加(3.503±0.265比1.002±0.084,t=-15.582,P<0.01)。结论超速离心法去除胎牛血清源性囊泡的完全培养基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沉淀符合细胞外囊泡的特征;根据NTA的结果可以判断其应归类于小细胞外囊泡;qPCR结果表明,miR-483-5p在PANC-1和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均为高表达。
简介:摘要目的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基础医学教学中,以病原生物学中的医学微生物学为例,探讨评价活动对教学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平时课堂表现、阶段测试、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系统分析评价;根据学生建议,以PPT形式向学生公开反馈问题和整改措施,形成"评价-反馈-修正"环为核心的过程性评价;用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实施了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内容印象深刻、对评价体系满意,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得到多方面锻炼;96.8%的学生支持改革,88.6%的学生希望将这一体系运用于其他学科;实验组案例分析、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重反馈环的过程性评价,教学手段多样,师生共同进步,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诊断学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自主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鉴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通过对我院该门课程教师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