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人海马3TMR双反转恢复成像(doubleinversionrecovery,DIR)测量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采用3TMR对20例健康志愿者行斜冠状位海马DIR扫描,由两位放射学医师测量海马头部、体部、尾部及尾状核的信号强度,分别计算并比较观察者之内、观察者之间的海马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signalintensity,RSI)有无差异.[结果]正常人两侧间海马RSI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海马平均RSI为(1.204±0.041).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的海马RS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81.9%;两名观察者测量的海马RS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84.6%.Bland-Ahman分析显示海马RSI测量在观察者之内、观察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结论]海马DIR的RSI测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被用于定量评价海马病变的影像学改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双反转恢复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方法对32枚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灶分别行实时弹性成像(RTE)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经病理活检/细针抽吸细胞学证实。结果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组之间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形式、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E及CEUS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颈部淋巴结 实时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DWI和PWI)技术判断急性脑梗死后可存活脑组织的范围及特征,从而影像学定位脑梗死可存活区,确定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并预测可存活区域。方法对76例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DWI、PWI,根据患者就诊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在发病3h、6h、24h内就诊)。通过PWI与DWI不匹配区确定缺血半暗带(IP)区,追踪1个月后再次复查MRI常规、DWI。复查时T2高信号区定为最终梗死区,初检PWI异常区减去最终梗死区即为可存活区。确定可存活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范围,及其与梗死中心区、IP区的关系。结果6h内就诊的患者普遍存在IP区(PWI>DWI),7~24h就诊的患者大部分病灶PWI≤DWI,部分病灶依然存在IP区。可存活区与IP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存活面积大于IP区且与IP区面积呈正相关,可存活区面积随就诊时间延长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区存在的时间界限约为6h,部分病例可延长至8~24h;在IP区存在的情况下,可存活区面积与IP区面积呈正相关,可存活区面积>IP区面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可存活区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血清PSA异常40例男性患者行前列腺MRS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再分析MRS联合不同水平PSA(低危组4ng/ml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与传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成像不同,宝石能谱C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与多参数成像的综合诊断模式,如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物质分离图像和有效原子序数等,它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定量评估和准确诊断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工具,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了解和熟悉能谱CT的概念和成像原理,对于影像科医生乃至临床医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能谱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不足。方法116例确诊或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CTCA检查,以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CA)结果作对照,分析1508个冠脉节段,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阳性结果,结果CTCA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8.66%、86.49%、98.04%、90.40%、97.11%。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快速、安全、价廉,有望成为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64排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影像学中CT扫描与X线成像胸片诊断肺结核的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肺结核患者,对其行CT扫描诊断和X线成像胸片诊断。结果80例肺结核患者中,X线成像胸片诊断,增殖性肺结核57例;浸润性肺结核23例。CI扫描诊断,增殖性肺结核48例;浸润性肺结核32例,其中10例伴有空洞。32例浸润性肺结核通过临床治疗在2年内全部治愈康复。48例增殖性肺结核,未治疗,2年内四次拍片进行复查,X线表现没有变化。结论X线胸片是检查肺结核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肺结核的诊断问题;CT扫描可提供肺结核病灶的细节,可作为诊断肺结核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

  • 标签: 肺结核 CT扫描 X线成像胸片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联合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患者行128-SSCTA检查后,2周内行DSA。分别参照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研究(Warfarin-AspirinSymptomaticIntracranialDiseasStudy,WASIDS)使用的测量方法和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对颅内外血管狭窄率进行分级。以DSA为标准,评价128-SSCTA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28-SSCTA诊断160支血管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93支,中度狭窄48支,重度狭窄12支,闭塞7支,418支血管正常。DSA诊断155支血管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104支,中度狭窄33支,重度狭窄11支,闭塞7支,423支血管正常。以DSA为“金标准”,128-SSCTA检出颅内外血管病变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561/578)、961%(149/155)、974%(412/423)、931%(149/160)及986%(412/418)。128-SSCTA和DSA对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5,P=0483)。结论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动脉狭窄筛查与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外动脉狭窄Study of head and neck with 128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diagnosis value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5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FSE—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均有失状位和横断位成像,14例患者做了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8例患者做了T1WI—SPIR增强检查;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较多,尤以胸段及胸腹段脊柱多见,腰段次之、颈段少见,常为多椎体变扁,呈鱼椎状,轻重程度不一,椎体附件无受累,骨折灶旁无软组织肿块,老年人多见;脊柱转移瘤性骨折较少,多为腰段,颈、胸及骶尾椎段受侵无明显差异,椎体形态明显不规则改变并常累及附件,但不侵犯椎间盘,中年多见。脊柱骨折的诊断从影像学检查为首选,传统的X线平片,CT扫描通常可以明确诊断,但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骨折性质的鉴别诊断、早期椎体形态轻轻微改变性骨析的诊断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MRI像技术以其没有电离辐射,主要依靠不同组织的T1、T2和质子数目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特点,能够提供关于脊术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椎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的早期轻微骨折信号进行分析。笔者总结56例无明显外伤诱因脊柱骨折患者的MRI成像不同序列信号改变,旨在提高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MRI成像 骨质疏松 转移瘤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术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后对胆囊切除综合征(PCS)的临床价值。方法LC术前对患者进行MRCP检查,确诊胆囊结石患者60例,术后6个月~2年对这些患者再行MRCP以诊断胆囊切除综合征。结果术前经MRCP检查发现结石60例,部分患者合并有Mirizzi综合征、胆总管狭窄、胆道解剖学变异、布加综合征,均由手术证实;术后6个月~2年发生PCS者11例,均经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明确病因。结论术前MRCP利于正确选择PCS术式,减少术中胆道损伤及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术后MRCP是对LC作出明确病因学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2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例与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对弹性图像进行评分。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1-2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3-4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4分,正常对照组弹性图像评分主要为0-1分。结论弹性成像图像的评分法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疾病鉴别中有一定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疾病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共计230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准确率达85.22%、敏感度达80.00%、特异度达88.00%(见表1)。结论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性质时,还要综合灰阶超声的结果,联合应用,从而提高准确度,即将灰阶超声技术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将对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鉴别具有更大的意义。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超声 甲状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融合成像在胸腹壁复发恶性肿瘤供血动脉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术后胸腹壁复发肿瘤8例应用64层螺旋CT机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软件进行动脉期触发扫描方式,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腹壁肿瘤主要供血血管及肿物的显示融合,分析胸腹壁复发肿瘤血供特点。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CT血管成像(CTA)图像,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结论:胸腹壁复发肿瘤供血动脉具有很大不确定性,64层螺旋CT血管融合成像可作为胸腹壁复发肿瘤常规检查方法,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壁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颈总动脉弹性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无血管病变20例为病理A组,有血管病变20例为病理B组。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应用VVI测量颈总动脉管壁长轴方向上和短轴前、内、后、外对应点的最大运动速度(Vsm)、最大应变(Ssm)及最大应变率(SRsm),并进行比较。结论病理A组、病理B组、对照组间的长轴和短轴对应点间Vsm、Ssm、SRsm比较有差异。病理A组、病理B组、对照组内各位点比较Vsm、Ssm、SRsm比较有差异(P<0.05)。讨论VVI技术能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弹性的改变。

  • 标签: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应变 应变率
  • 简介:1994年,Basser等首次提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的概念,它可研究脑白质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形态结构,探测白质纤维束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变化,并利用多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yography,DTT)是基于DTI上的一种新的可视化成像技术,是目前唯一可在活体上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无创性成像方法。DTI及DTT可清晰显示神经纤维束生理和病理的各向异性和构象特征,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定性与分级、预后评估、制订治疗方案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取得很大成就。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脑白质纤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MR灌注成像和VEGF表达特征。方法32只新西兰家兔,其中实验组共16只兔,采用灌胃法,给予烈性酒(含乙醇45%)10ml(kg.d),对照组给予给予等体积的10%的葡萄糖溶液,在给药后第1、2、3、6月末各处死4只;对照组共16只兔,在1、2、3、6月月末各处死4只,所有动物于处死前行双侧股骨头MR灌注检查,计算血流量(Perfusion),峰值增强值(PEI),峰值增强时间(PTT),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指标。动物处死后取双侧股骨头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给予酒精后早期股骨头内血流量开始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降更明显;仅在给酒精后3月,股骨头内PEI下降,MTT增加。给予酒精后2月,VEGF在软骨细胞内表达最强,其后表达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后3月VEGF在成骨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增加。MR灌注参数与VEGF在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R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股骨头微循环变化,酒精性ANFH时不同类型的细胞VEGF表达情况不同,且与MR灌注成像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属于骨科常见多发病之一,普通诊断X线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诊断.致使病情恶化,临床发现后多已进入中晚期,对临床治疗与患者康复影响极大。本组研究通过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别选用磁共振成像(MRI)与CT进行临床诊断,比较分析2种诊断检查方法的效率。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临床诊断 磁共振成像 CT 临床治疗 常见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