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假设作为耳科手术的训练工具,3D打印颞骨与尸头颞骨标本等效。背景尸头颞骨解剖是耳科手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尸头颞骨标本的获得正变得越来越受到限制,而且存在对化学性和生物性风险的担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检验了3D打印的颞骨模型作为耳科手术替代训练工具的有效性。方法17名耳鼻咽喉科学员参加研究。他们按要 求使用3D打印的颞骨模型完成一系列耳科手术。使用半结构型问卷评估他们在3D打印颞骨上的解剖体验。结果参与者发现,3D打印颞骨在解剖学的真实性与尸头颞骨标本相当,既可以作为通用的外科训练工具,也适用于特定的耳科手术训练。总体而言,参与者对将3D打印的颞骨模型纳入颞骨解剖训练课程充满兴趣,并会将其推荐给其他学员。结论3D打印颞骨模型是一种可以代替尸头颞骨标本的耳外科教学工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个性化治疗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科采用3D打印模型个性化治疗10例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肩胛骨体部骨折6例,肩胛盂骨折2例,累及肩胛骨体部、肩胛冈骨折2例。术前均行CT三维重建,数据输入3D打印机后实施3D打印,制作肩胛骨骨折模型,根据模型确定手术方案。采用改良的Judet肩后方入路6例,外侧Hardegger入路4例。根据影像学评价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系统评估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76.11±18.53)min;术中出血量40~70 ml,平均(52.22±10.93)ml。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所有患者均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随访期内无骨折块移位、螺钉松动或钢板断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9例,良1例;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系统评分:优9例,良1例。结论结合3D打印模型个性化治疗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在术前演练手术方案,术中减少对软组织的过多剥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快,配合良好的康复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

  • 标签: 肩胛骨 骨折 3D打印技术 导板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融入当前的实践教学之中。其中,3D打印技术在应用方面属于快速的形成技术,它采用较多的技术融合,这也使得3D打印技术在当前众多领域都有较好的运用。3D打印技术在当前众多领域都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这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在目前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3D打印技术融入其中,则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3D打印技术在中学生创新实践教学中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中学创新实践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在某产品工程应用中,采用钛合金3D打印成型产品在阳极氧化后,精密配合尺寸超差约0.2mm,经排查尺寸超差由酸洗时间过长导致,通过对比试验验证,找出了不同酸洗时间对3D打印产品尺寸影响的规律,并在工艺中明确了产品酸洗时间要求。

  • 标签: 3D打印 阳极氧化 对比试验
  • 简介:摘要:混凝土3D打印喷头装置能否满足工作需要并顺利完成打印任务,其装置内部的输送螺杆与喷嘴两个构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混凝土3D打印的喷头装置内部的输送螺杆与喷嘴满足工作需要时,该喷头装置就可以顺利完成打印任务。本小节采用ANSYS软件对上文中建立的输送螺杆和喷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我们在ANSYS软件环境下考虑模拟喷头实际工作时,输送螺杆和喷嘴的受力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两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考察两构件的设计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比较复杂,是一门新兴学科,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和生动化展现非常关键。学科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具体背景,进一步调整教学对策和手段,真正实现与时俱进。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3D打印技术备受瞩目,发展速度较快,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学科教师则需要将3D打印技术融入进课堂中,实现枯燥知识的生动化再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分析,逐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 标签: 3D打印 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应用
  • 简介:【摘要】3D 打印技术也称快速成型技术,因其制作周期短、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文化艺术、医学研究、教育教学等领域中。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从机械类专业教学的特点及问题出发,探讨了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到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用于丰富课堂教学、深化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 标签: 3D打印 机械类 教学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陶瓷工艺品的设计和开发都受到工具、材料和工艺等因素的制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变迁,陶瓷的工具材料和成型工艺千百年来都在持续不断地发展和改进,随之而来的便是陶瓷工艺品的造型、样貌和风格等变得越来越丰富而多样。3D打印技术是当下数字时代的产物,将此项技术运用到陶瓷创意设计开发中,不仅可以从技术角度提高开发的效率,还可以为陶瓷工艺品的设计带来新思路和新灵感。首先,运用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陶瓷产品设计开发的效率,节省产品打样环节的材料和成本,减少烧制的报废率;其次,在设计方面,可以为当代陶艺注入新的生命力,赋予时代特色,拓宽陶瓷工艺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陶瓷工艺品的创意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为新的造型和审美活力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完美结合。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陶瓷工艺品设计开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TM)臼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THA)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25髋)THA翻修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3~78岁[(63.0 ± 11.4)岁]。PaproskyⅠ型5例(5髋),ⅡA型9例(10髋),ⅡB型5例(5髋),ⅡC型1例(1髋),ⅢA型4例(4髋)。翻修术中均使用3D打印TTM臼杯,有7例(7髋)联合使用3D打印TTM垫块,3例(3髋)联合使用结构性植骨。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根据髋关节X线片评估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患髋旋转中心(HCOR)上移距离、双下肢长度差(LLD),以及末次随访时臼杯位置、骨长入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4~54个月[(34.2 ± 9.3)个月]。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分别为(4.0 ± 0.7)分、(2.3 ± 0.8)分、(0.9 ± 0.2)分,较术前的(6.1 ± 1.0)分显著降低(P < 0.05),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分别为(64.6 ± 5.3)分、(80.5 ± 3.7)分、(90.3 ± 3.6)分,较术前的(38.9 ± 6.2)分显著提高(P < 0.05),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分别为(556.3 ± 21.9)分、(711.6 ± 15.9)分、(752.8 ± 23.0)分,较术前的(326.3 ± 30.7)分显著提高(P < 0.05),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HCOR上移距离分别为(13.5 ± 2.6)mm、(13.6 ± 2.6) mm,较术前的(34.1 ± 3.5) mm显著降低(P < 0.05)。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LLD分别为(6.2 ± 1.8) mm、(5.3 ± 1.5) mm,较术前的(31.6 ± 5.2)mm显著降低(P < 0.05)。所有臼杯位置稳定,23髋骨长入良好。1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THA翻修患者,翻修术中使用3D打印TTM臼杯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髋功能、提供良好的生物固定,同时可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髋关节 再手术 钛合金 3D打印
  • 简介:摘要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疗养期间进行牙体缺损修复的飞行人员,按诊疗顺序交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数字化3D打印瓷嵌体修复技术治疗龋病55例,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完善根管治疗后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树脂充填修复技术治疗龋病53例,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完善根管治疗后23例。两种修复方式1年和2年后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修复体磨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3D打印技术 瓷嵌体修复 牙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主动脉模型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模拟,辅助介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术的8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00±14.93)岁。术前采集患者心脏及主动脉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主动脉病变部位模型,术前进行手术模拟,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及对可能发生情况进行预估,收集整理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经股动脉途经于CoA处置入覆膜支架1枚,术后测量,CoA处最窄径由术前(3.70±2.94)mm增至术后即刻(18.01±1.51)mm(P<0.05),跨缩窄收缩压差由术前(83.75±25.44)mmHg(1 mmHg=0.133 kPa)下降至术后(14.63±8.09)mmHg(P<0.05)。右上肢收缩压由术前(204.13±22.31)mmHg下降至术后(145.63±32.08)mmHg(P<0.05);下肢动脉收缩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住院及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相应心血管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青少年及成人CoA短期疗效明显,3D打印模型个体化复制患者弓缩窄部位解剖模型,对于辅助介入治疗主动脉弓缩窄术前评估与手术预案制定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 标签: 3D打印 主动脉缩窄 覆膜支架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式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的14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男1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39.1岁(18~63岁)。跟腱断裂部位位于跟骨结节止点上方2~6 cm,平均3 cm,均为体部断裂。术中在新式3D打印导板辅助下完成跟腱断端缝合修复,术后联合康复科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记录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平均为2.5 cm(2.0~3.5 cm);手术时间为30~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20 mL,平均15 mL。14例患者术后获13~16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1例患者切口边缘表皮发黑坏死,经伤口换药后愈合。随访期间无排线反应、腓肠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平均为98分(93~99分),优13例,良1例;根据Arner-Lindholm法评定疗效:优12例,良1例,差1例。结论新式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切口微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及手术操作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 标签: 跟腱 断裂 外科手术,微创性 导板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16例膝内翻畸形患者,均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辅助以3d打印导板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未出现有并发症情况,术后股胫角以及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下肢负重线比率明显高于手术前,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内翻畸形患者而言,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辅助以3d打印导板技术,可有效纠正下肢力线,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3d打印导板 胫骨高位截骨 膝内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用于脊椎肿瘤切除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脊柱肿瘤切除重建治疗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接受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置换术的研究组和常规脊柱重建术(钛笼植骨)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7、9.659、4.453,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4,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Frankel分级均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2、30.413,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Frankel分级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58、0.994,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8,P<0.05),且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手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6.6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4,P>0.05);研究组的假体下沉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χ2=4.2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在脊柱肿瘤后脊椎重建中发挥出了确切疗效,对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有积极影响。

  • 标签: 3D打印 人工椎体 脊椎重建 脊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四肢创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班本科生,共42名同学,随机将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人,对照组21人。试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结合PPT教学法,对照组采用PPT教学法。课程结束前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试,测试内容为对解剖结构的识别和定位,测试总成绩为100分,理论和操作测试各50分。课时结束后对参与该研究的42名实习同学进行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内容评分满分均为10分。结果:两组同学均独立完成课后考核,其中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 <0.01);试验组同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同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3D打印模型应用到临床教学中提高了实习同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教学 临床医学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现代技术对材料的特殊要求越来越多,普通物理性能以及力学性质的材料已经不足以满足特定的要求。由此,近年来大量智能材料骈兴错出,在当今市场应用和新兴材料研制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负泊松比结构材料,是一种具有在单轴压力(拉力)作用下发生横向收缩(膨胀)性质的智能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应力应变,高切变模量,断裂韧性以及冲击回弹性等性能[1],是一类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的功能材料。本文所研究的复合材料夹芯板具有一定的负泊松比效应,在抗剪承载力、抗断裂性、能量吸收和压陷阻力等方面比传统材料更有优势,由此旨在通过多项实验确定其单轴抗压强度,从而了解夹芯板的抗压特质,由此更深入认识夹心板的性质。

  • 标签: 负泊松比材料 3D打印技术 有限元 单轴抗压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教学手段在外科学骨肿瘤章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医药学院2017届2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数字化3D打印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后采取考核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在成绩和问卷调查等指标中有明显差异性。结论 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骨肿瘤章节难点重点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在外科学骨肿瘤章节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3D打印技术 《外科学》 骨肿瘤章节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3D打印端脑模型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102名河源市卫生学校护理学专业学生,时间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方式)与观察组(行3D打印模型、实物标本的自主观察学习)。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前,两组CTDI-CV评分、成绩测验评分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寻找真相(54.19±1.78)分、开放思想(55.13±1.63)分、分析能力(56.52±1.51)分、系统化能力(56.69±1.66)分、批判思维的自信心(55.91±1.71)分、求知欲(56.24±1.82)分、认知成熟度(57.02±1.57)分、总分(396.71±17.27)分均高于对照组(46.92±2.75)分、(47.88±3.42)分、(47.86±3.36)分、(47.94±3.27)分、(48.17±3.32)分、(47.77±3.38)分、(47.35±3.24)分、(308.41±27.72)分(P<0.05)。观察组中央前沟(8.57±1.11)分、额中回(8.61±1.09)分、大脑纵裂(8.77±0.96)分、岛叶(8.91±0.73)分、角回(8.76±1.04)分、顶枕沟(8.88±0.84)分、胼胝体(8.73±0.85)分、钩(9.04±0.35)分、枕颞外侧回(8.94±0.44)分、中央旁小叶(8.96±0.72)分、总分(89.35±4.27)分均高于对照组(6.14±0.74)分、(6.21±0.67)分、(6.09±0.65)分、(6.57±0.58)分、(6.27±0.56)分、(6.44±0.83)分、(6.38±0.61)分、(7.01±0.11)分、(6.86±0.32)分、(6.39±0.59)分、(67.88±8.35)分(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8.04%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3D打印端脑模型在该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端脑 人体解剖学 枕颞外侧回 大脑纵裂 胼胝体 角回 岛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D打印半骨盆假体在经骶髂关节切除的骨盆恶性肿瘤重建中的手术技术要点,手术适应证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9例累及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的恶性肿瘤患者经骶髂关节截骨并采用与骶骨耳状面贴合的3D打印半骨盆假体重建,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51.1±10.5)岁(范围27~66岁)。其中软骨肉瘤5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转移性肾癌2例,转移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根据肿瘤累及范围行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切除,在Ⅰ区切除时通过骶髂关节面进行截骨,予以3D打印的与骶骨耳状面贴合的半骨盆假体重建。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盆假体的髋臼旋转中心偏移情况;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评估患者肿瘤学转归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0.6)h(范围3.5~6 h);术中出血量(1 400 ±520)ml(范围800~3 000 ml)。9例中3例行骨盆Ⅰ+Ⅱ区切除重建,4例行骨盆Ⅰ+Ⅱ+Ⅲ区切除重建,2例行骨盆Ⅰ+Ⅱ+Ⅲ区联合股骨近端切除重建。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4±9.9)个月(范围6~50个月)。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平均20.2分(范围12~26分);术后旋转中心水平方向移位距离(10.67±7.12)mm,垂直方向移位(8.56±4.22)mm。1例转移癌患者术后3月化疗期间发现全身多发转移,术后7个月死亡;1例骨盆转移性肾癌在术后1年半时发生多发转移,靶向药物控制,带瘤存活;其余7例手术部位无复发,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3D打印耳状面贴合的半骨盆假体在重建经骶髂关节截骨的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具有潜在的优势。其近期疗效较为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盆腔肿瘤 假体和植入物 打印,三维 骶髂关节 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