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原发性震颤(ET)也称特发性震颤,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可伴或不伴头部、口面部、声音或下肢震颤。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质环路的节律性震荡是ET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ET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约1/3的ET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目前,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已成为药物难治性ET的首选治疗方法,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开展DBS治疗药物难治性ET患者,但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性的指南或共识。为进一步规范我国DBS治疗ET的适应证和流程,进一步加强神经内、外科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诊疗水平,相关领域的专家经过充分讨论,制订了本共识。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早期确诊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震颤分析检测,以期为临床分型找到更加客观的辅助检查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早期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记录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根据UPDRS中姿势和步态障碍评分与震颤评分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强直为主型(PIGD)及混合型。所有患者行震颤分析检查,分析比较结果。结果65例初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年龄为(63±10)岁,病程为(14±8)个月,TD型患者28例,PIGD型患者21例,混合型16例,震颤分析结果表明,3组患者在震颤频率和震颤幅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D型患者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交替收缩和谐波共振现象出现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TD型有20例患者(71.4%)出现典型帕金森病震颤分析的表现,PIGD型的患者仅4例(14.3%)表现为上述的典型表现,更多患者表现为静止期无明确的震颤主峰,部分患者在姿势时可引出每秒6~8次的震颤频率,并出现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混合型患者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表现,其中出现典型帕金森病患者为10例(62.5%)。结论震颤分析作为一个客观评价震颤的电生理指标,可以作为帕金森病临床分型的辅助手段,揭示患者的病理受损通路,为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16例酒精中毒性震颤谵妄病人的护理特点及其护理。酒精中毒性震颤谵妄病人临床表现以思维不连贯,行为紊乱及意识、定向力障碍为主。谵妄持续时间多在1-2周。其护理措施除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外,对兴奋、躁动、伤人毁物、意识障碍较重的病人应及时控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戒酒方法的指导,以保证戒酒成功。
简介:摘要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震颤相关疾病,均以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是二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只有部分患者获益;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射频消融术等,但这些方法有创。MR引导下聚焦超声技术以其无创性、无电离辐射、实时温度监测和实时动态定位等优势逐渐成为二者的外科治疗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对MR引导下聚焦超声技术发展史及原理、有效性、安全性、MR引导的优势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助于评价MR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运动障碍疾病采用肌电图震颤分析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202例怀疑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高度灵敏的电生理监测仪器;记录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震颤情况,结合临床评估和电生理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及分型。结果:202例怀疑运动障碍患者中,有震颤异常患者150例,其中考虑帕金森病54例,考虑特发性震颤93例,脑梗塞引起帕金森综合征1例,发作性运动障碍1例,躯体化运动障碍1例。结论:肌电图震颤分析在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肌电图震颤分析能够客观、量化地评估震颤类型、频率、幅度及肌电爆发模式等参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