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福建省71个气象观测站点30年(1961—1990)年均温资料,建立了数据库;以福建省1:100000数字等高线图为基础底图,在ArcGIS支持下,生成福建省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生成福建省经、纬度及海拔宏观地理因素数据库;采用趋势面铲析与克里金(Kriging)插值相结合混合插值模型,进行气温空间分布模拟,为快速模拟福建省年均温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对福建省气温资源专题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气温 空间分布 DEM 模拟 福建省
  • 简介:2011年9-11月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对邛海湿地境内5个采样点进行蝗虫(OrthopteraAcridoidea)采集,共获标本1280个,采集到蝗虫隶属于3科12种。其中,花胫绿纹蝗(Aiolopustamulus)、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和疣蝗(Trilophidiaannulata)为优势种。5个采样点中,梦里水乡蝗虫物种数最多,其他依次为焦家村、核桃村、小渔村和青龙寺。就蝗虫个体数而言,各采样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焦家村和小渔村蝗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蝗虫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核桃村都最高,在小渔村和青龙寺最低。蝗虫优势度指数在梦里水乡最高,其次为焦家村和核桃村。蝗虫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各采样点间差异较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采样点间各指数差异不显著。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小渔村和焦家村达到极相似水平,青龙寺和焦家村、核桃村和小渔村之间相似性系数最低。生境分析表明,邛海湿地中农田生境更适宜蝗虫生长和繁殖。水分、植被和产卵地是影响邛海湿地蝗虫种类重要因素。

  • 标签: 蝗虫 物种多样性 邛海湿地
  • 简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导学式教学法初探李钢(三明市第一中学)一、问题提出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缺乏兴趣,学习被动;其二,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能力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积极性是由学习动机决定,而学习兴趣是动机产生...

  • 标签: 导学式教学法 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活动 学习能力 李钢 地理课
  • 简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其中,15^N作为氮循环过程唯一适用示踪剂,在有关氮循环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湿地脱氮是湿地水质净化功能重要体现,此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减少受纳水体外源氮负荷。在概述稳定氮同位素示踪原理和湿地脱氮过程基础上,从湿地脱氮驱动机制、关键限制因素分析、脱氮定量研究3方面阐述15^N示踪技术在湿地脱氮研究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湿地脱氮研究应用前景。

  • 标签: 15^N示踪 同位素分馏 脱氮 湿地
  • 简介:通过等温热力学吸附实验,比较人工湿地基质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基质氨氮吸附过程都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氨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27mg/g、6.15mg/g和0.98mg/g;经高钙废渣处理污水,出水最清澈;高钙废渣对氨氮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效果最好高钙废渣进行了模拟人工湿地吸附氨氮基质柱实验,以高钙废渣为基质模拟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率为20%~42%。

  • 标签: 氨氮 等温吸附 基质 人工湿地
  • 简介:选取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南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多时相、中等分辨率环境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决策树建立等步骤,实现湿地信息快速提取;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森林地区湿地信息提取中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过程中,采用不同等级分割尺度,使分类更具层次性;利用光谱、空间、形状等多种属性特征,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可以更好地识别复杂多样、界限模糊湿地景观,其中,草本沼泽生产者精度达到了91%。结果显示,南瓮河流域内,湿地类型多样,以草本沼泽和灌丛沼泽为主,且其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和中下游宽阔河谷地带。

  • 标签: 面向对象方法 湿地信息提取 环境卫星影像 多尺度分割 南瓮河流域
  • 简介:位于青秀山风景区蜡烛湖是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论证蜡烛湖形态及相关设计科学性,根据不同入水口流速、出水口数量、位置和湖泊形态设置了5组实验,运用二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蜡烛湖入水口流速对于改善蜡烛湖整体流场影响不大,无法解决蜡烛湖大面积水体"死水"问题;不同出水口位置和数量对蜡烛湖流场和流速影响较大,其中出水口2、出水口4和出水口5对蜡烛湖流场流速影响最大,能够较好解决蜡烛湖整体流场流速;蜡烛湖岸线形状对于整个湖泊流场有较大影响,优化呈祥岛岸线形态能够改善附近区域静水流场,加快蜡烛湖水流流动;在优化了呈祥岛岸线形态基础上,增设出水口4和出水口5,能够有效解决蜡烛湖原有的大面积流场流速过慢问题,促进了蜡烛湖水流循环。

  • 标签: 景观水体 湿地工程 水动力 数值模拟 蜡烛湖
  • 简介:城市不透水面增加对降雨径流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择位于福州城区内厦坊溪和解放溪2个流域,在流域尺度上研究现状和城区未来扩展过程中对应不透水率及其与降雨一径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透水率与径流系数在不同降雨情况下都成正相关线性关系,尺。达到0.9以上;随着降雨量增大并伴随着前期湿润度由干到湿变化,虽然不透水率对地表径流影响有所弱化,但整体而言,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导致相同降雨情况下径流系数增加,并增大城市排水系统负担.利用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保护河网水系、合理规划城区发展、完善排水系统和加强绿地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

  • 标签: 不透水率 径流系数 SCS模型 福州
  • 简介: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侵蚀问题,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门.黄土高原环境演变和水土流失问题也是黄土高原研究难点和重点.本研究从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植被变化、降水量变化和土壤侵蚀量变化等几个方面,简要回顾了国内学者在上述领域研究成果,针对领域内成就和问题提出了粗浅看法和建议.文章认为,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总体植被景观以草原为主;降水量也有显著变化,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态势,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移动;土壤侵蚀强度也有阶段性变化,全新世早中期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晚期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

  • 标签: 全新世 植被 降水量 孢粉 磁化率 黄土高原
  • 简介: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是3种重要温室气体。水库是这些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排放途径多样,而且排放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水库消落区是连接水陆生态系统能流、物流枢纽,是温室气体产生重要场所。通过分析国内外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相关领域研究成果,阐述了水库消落区、水库沉积物中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特点;总结分析了水库温室气体4个主要排放途径:水面自由扩散、气泡排放、水轮机和溢洪道、大坝下游河流排放;从季节变化、水面风速、水体pH、水温、水体含氧量、水位变化、水体中氮元素和磷元素浓度、库龄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在水库温室气体研究中需要加强几方面内容。

  • 标签: 水库 温室气体 排放 影响因素
  • 简介:福州市以其政治、地理和文化等优势,吸引着众多金融服务业企业聚集在福州市,研究其集聚特征,对于经济发展研究是非常有意义。通过使用基于距离行业地理集中度多空间尺度方法M函数和热力图可视化表现,利用福建省法人基础数据库数据,从总体和不同类型金融服务业展开分析,研究了福州市金融服务业行业空间特征,得到了福州市金融服务业总体集聚情况,以及包括银行业、信托投资业、证券业等不同行业集聚程度与特征。

  • 标签: 金融服务业 集聚特征 M函数 热力图 福州市
  • 简介:通过对福州市不同功能区域降雨径流水质现场监测,研究福州市中心城区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降雨径流中部分污染物平均浓度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指标,尤其是CODcr.降雨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并随着降雨历时延长而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功能区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异较大,其中交通区和工业区相对其他区域污染较为严重.

  • 标签: 降雨径流污染 城市非点源污染 福州市
  • 简介:根据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职能对土地要求,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济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对济南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济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其城市总产值有所增加,城市绿地、道路广场及公共设施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比例增加,同时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比例降低.优化结果充分体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性质和职能发挥对用地调整需要.

  • 标签: 城市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多目标规划 济南市
  • 简介:土壤中最大甲烷生物汇是甲烷氧化菌氧化作用,约占全球甲烷汇10%.甲烷氧化菌在土壤中以多样性群落形式存在,鉴定其群落多样性对揭示土壤中甲烷氧化微生物学机制及全球甲烷循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土壤甲烷氧化菌定义、分类和氧化甲烷过程,对比了目前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主要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不依赖于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等,提出了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能很好地检测到土壤中活跃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 标签: 甲烷氧化菌 PCR 稳定同位素示踪 SIP—PLFA
  • 简介:以闽江口琅岐岛为研究区,选取1989年4月9日、1997年1月28日LandsatTM影像和2005年1月7日SPOT5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琅岐岛湿地区域特点,将湿地景观划分为滩涂、灌溉水田、养殖水面、河漫滩、水库坑塘、河流6种类型;研究了琅岐岛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和各景观类型间转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湿地面积发生明显变化,与1989年和1997年相比,2005年湿地面积大幅增加,达到4056.12hm2,湿地景观类型以灌溉水田、养殖水面和滩涂为主;1997年,湿地斑块数量(60块)、斑块密度(2.2508)和景观破碎度(0.0205)最大,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干扰较大;各湿地景观要素中,水库坑塘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指数最大,斑块小,分布零散,灌溉水田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指数最小,表明灌溉水田斑块大且连通性好,破碎化程度低;研究期间,除河流较稳定外,其他类型湿地面积变化较明显,面积变化较大是养殖水面和灌溉水田;与1989年相比,2005年养殖水面面积净增1124.01hm2,其中由其他类型湿地转化面积有541.44hm2,还有582.57hm2由非湿地转化而来;灌溉水田面积净增252.54hm2,除各类湿地之间转出、转入外,另有761.76hm2由非湿地转入;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琅岐岛湿地景观多样性趋于增加。

  • 标签: 湿地 景观格局 琅岐岛 闽江口
  • 简介:构建了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Cannaindica)、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和木块的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添加不同缓释碳源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个人工湿地具有很好脱氮除磷能力,对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4.3%、90.0%、94.8%和87.9%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125.9mg/L时,所有人工湿地都能去除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87.4%和93.1%以上;当总氮含量进一步提高,为179.2mg/L时,所有人工湿地硝态氮去除率都减小,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能保持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91.6%和92.1%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为179.2mg/L时,人工湿地硝态氮去除率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硝态氮去除率还能达到81.1%。以玉米秸秆为缓释碳源、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适用于治理以硝态氮为主要污染物污水,可以对该类污水进行高效净化。

  • 标签: 人工湿地 缓释碳源 反硝化 温度
  • 简介:基于福建省大气环境污染现状,通过对2010年福建省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计算,得出福建省2010年SO2和NOx大气环境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各县级行政区SO2和NOx大气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大部分县和县级市承载力为高承载,但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对超载和严重超载区域分析其超载原因;从政府、工厂负责人、居民等角度提出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措施.

  • 标签: 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承载力 福建省
  • 简介:使用树轮年代学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树木径向生长气候要素响应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局地树木生长状况制约因素,进而有助于全球变化应对与适应。简要回顾秦岭及周边地区树轮年代学研究工作,发现该地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响应关系存在明显地域分异现象:在秦岭以北,水分是树木生长主要限制因子;秦岭分水岭和南坡,温度则是主要控制因子;秦岭以南区,海拔差异影响树木生长和气候因子响应关系。针对当前研究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该区域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秦岭 树木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
  • 简介:福建省自然人文地域分异产生了两大双核结构,即福州—南平、厦门—龙岩,分别以福建省两大流域,即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为产生、发展区域背景.本研究根据双核空间结构,以"一体两翼"空间格局作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四大战略.

  • 标签: 一体两翼 双核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战略 福建省
  • 简介:为了了解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期间浮游轮虫昼夜垂直分布和迁移情况及其影响因子,在春季甲藻(Peridiniopsissp.)水华暴发期间,于2007年2月26日08:00至27日06:00对浮游轮虫昼夜垂直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轮虫虽在各个水层中均有分布,但是呈聚集分布形式。轮虫密度垂直分布因种类和时间而异,优势种类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vulgaris)、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quadrata)和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valga)白天都存在一定垂直迁移运动,且都是先向下、再向上迁移过程,夜晚则不存在垂直迁移现象,且聚集程度明显低于白天。光照强度变化是轮虫垂直迁移运动重要影响因子。由于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都很高,二者对轮虫昼夜垂直变化影响不显著。

  • 标签: 轮虫 密度分布 垂直迁移 香溪河库湾